【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4月24日召開的運城市市城區建設系列規劃宣介會,向全社會隆重推出了《2035版大運城總體規劃》以及北部新城片區規劃、河東東街片區規劃、官道河水系規劃。本臺記者就《北部新城片區規劃》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專訪這一規劃項目主持人——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土地所總規劃師謝愛華。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記者 弟泉

謝總您好,北部新城建設是運城市城區建設的主戰場,也是現有建成區的一個新的“倍增”工程、“翻番”工程,您作為總體規劃的設計師,首先請您介紹一下《北部新城片區規劃》編制的背景。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北部新城片區規劃》項目主持人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土地所總規劃師 謝愛華

這次規劃,首先要在規劃上勾勒出北部新城片區的完整輪廓,從而體現規劃至上、片區開發的理念。北部新城的規劃建設,有這樣幾個基礎的優勢:一個是在地理位置上看,北部新城位於全市中心位置,在市域層面是一個天然具備區位優勢的新的發展增長極;二是這裡聚集著一定的產業基礎和高教資源,同時可利用的土地資源也比較豐富;三是運城不可多得高鐵、機場、高速等現代化的交通方式是為北部新城提供了便捷通達的對外聯繫。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記者 弟泉

我們運城將集中精力全面啟動北部新城建設,在您心裡,北部新城將是一幅什麼樣的願景?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北部新城片區規劃》項目主持人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土地所總規劃師 謝愛華

北部新城將構建形成“一軸、雙廊、三心、三區”的空間結構。“一軸”就是依託解放北路向北延伸的城市創新發展軸,這也是總規中城市主軸的一部分。“雙廊”一個是伴隨官道河建設的縱向的中部生態廊道,另一個是藉助高鐵-高速的通道,控制兩側大規模綠色空間,形成的交通型的生態廊道。“三心”位於創新發展軸線的三個城市級功能中心。其中,創新中心位於高速以北,形成北部新城最重要的門戶空間。距離高鐵站5分鐘車程,距離運城國際機場15分鐘車程。功能上包含了智慧政務、創新總部、金融服務、運動休閒、商務酒店等內容。在規模上,創新中心用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可提供200萬㎡的辦公、休閒空間,其中的水系、綠地等藍綠空間達一半以上。商務中心是在高鐵站以南,利用北部新城內的高鐵資源優勢,充分激活高鐵區域價值,構建大氣現代的商務中心,將來乘坐高鐵無論是到訪還是路過,在高鐵上向北能看到創新中心,向南看到商務中心,呈現欣欣向榮發展景象,這本身就是一種城市的魅力和號召力。再有一個就是高教中心,北部新城現有運城學院等三所高等院校,在校師生3萬餘人,形成龐大的人力人才資源,也為北部新城帶來無限生機。在這個區域建設高教中心,整合教育科研、工業研發、人才培養、職業培訓等資源,力爭建成晉陝豫區域最具影響力的人才人力聚集區。“三區”指的是商務功能板塊、產學研一體化基地以及居住功能板塊。三大功能各有自己的鮮明主題,同時又互補融合,共同構建北部新城完善的功能本底。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第二,交通整合,實現協同發展。

北部新城位於現狀市城區中心以北5公里,高鐵站、機場、高速出入口等這些交通的接口均在15分鐘車程以內,有了這些接口,就可以迅速融入區域乃至全國的網絡,藉助國家發展的大勢和政策優勢,提高城市影響力,同時也便捷了同周邊幾十個地級市的緊密銜接,資金、智力、人才等高端要素互聯互通,不斷提升綜合實力,也使得大運城能夠加快融入中西部地區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在路網建設方面,與鳳凰大道、涑水街等主要道路相平行、構建間距1公里的主幹交通路網,形成內部交通骨架,呈現“五橫六縱”格局,與大運城整體交通格局充分銜接,同老城區、空港片區及臨猗、夏縣等輔城區緊密聯繫。輔以新能源為主體的低碳公共交通體系,實現600米內公交站點服務全覆蓋,為北部新城營造步行友好、出行便捷的綠色城區。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第三,產業聚合,實現創新引領。

面向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結合產業相關專題的研究,規劃確立北部新城內的產業功能區,堅持創新引領,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製造、大數據四大主導產業,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成為晉陝豫區域一流的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實現從“運城製造”向“運城創造”的跨越發展。


【規劃繪就新藍圖 實幹建設大運城】《北部新城片區規劃》設計師談編制的背景、定位和願景

第四,生態融合,實現綠色美好生活。

以生態廊道和快速交通線路為邊界,規劃形成三個生態融合、服務便捷、美麗宜居的居住組團,位於鳳凰大道西側和大運高速南側。居住組團用地規模約20平方公里,能夠容納35萬居住人口。以官道河水系為主線,同時增加橫縱交織的城市綠道,將各個社區公園與城市級生態廊道有機串聯,構建“城市公園-社區公園-街坊綠地”三級綠地體系,呈現500米有園、300米見綠的城市環境。在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上,以人民的需求為出發點,建設5分鐘-15分鐘-30分鐘生活圈,形成“社區中心-家園中心-組團中心”三級配套服務體系。我們在做規劃的時候,把自己作為北部新城未來市民的角色,從日常的教育、醫療、健身、購物等的體驗出發,構建各級的公共服務設施中心,以此來驗證規劃是否真正滿足了大眾的需求,是否是一個能帶來幸福感的規劃方案。

最後,還要說明一點,建設北部新城並不是不再關注老城區,將城市發展的重點完全轉移了,而是要立足於老城區,拓展新空間,兼顧舊區改造與新區發展,新老城區遙相輝映。就像不斷生長的大樹,長到一定程度會生長出新的枝幹,新枝、舊枝都會開花結果。

值班主任:晉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