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格力披露年報劍指10億賭約

實錘!格力披露年報劍指10億賭約

4月28日晚,格力電器(000651)披露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同比增長33.33%;實現歸母淨利潤262.03億元,同比增長16.97%。

從公佈的財務數據看,2018年小米集團營業額為1749億元。在2013年,國內兩大超級網紅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相遇,任性玩起豪賭,金額高達10億。當時雷軍表示果小米的營業額能夠擊敗格力的話,那麼董明珠輸雷軍一元錢,而董明珠則霸氣十足的說,一塊錢有什麼好賭的,要賭就賭十個億。至此,一場關於雷軍和董明珠10億豪賭成為吃瓜群眾熱議的話題。在這五年來刷爆網絡,一個話題熱度持續超過五年,只有這對網紅能做到,伴隨格力電器披露年報,這一場橫跨五年十億豪賭輸贏結果揭曉。

其實,早在2018年5月,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就透露過,2018年格力電器將衝擊2000億元的營收目標。同時,公司擬以公司股本總額60.16億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

從格力電器官方發佈的消息中獲悉,2019年,該企業要加快手機更新迭代速度,結合格力特有的智能家居生態,打造具有格力特色的物聯網手機;同時在5G手機技術研究上實現突破,為格力5G手機推出奠定基礎。推進新能源技術研究的創新,提升光伏產品可靠性,掌握工業儲能系統核心的集成及能量調度控制技術,進一步發力海外市場。

格力電器還將擴展再生資源業務領域,深耕再生資源技術研究,集中資源和技術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推進芯片技術研究和芯片產品研發進度,聚焦芯片可靠性及算法研究,完成自研芯片的全面替代。

分產品來看,空調板塊實現營收1556.82億元,生活電器37.94億元,智能裝備31.09億元,其他主營80.07億元,其他業務275.31億元。除了在主業方面繼續保持優勢外,格力電器還發力高端裝備,加快多元化佈局。

目前,公司已設有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機器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數控機床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六家專業化智能裝備公司,產品覆蓋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換熱器專用機床設備、無人自動化生產線體、數控機床等十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產品。格力電器還深化智能家居技術及產品佈局,加大新能源研發投入,加快市場拓展,佔領近用戶側能源互聯制高點。

對於2019年的工作重點,格力電器稱要加快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統,運用智能化手段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方面問題。

在生產智能化方面,格力電器將通過自動化、信息化等方式實現生產製造全流程的智能化控制;產品智能化方面,繼續優化及革新智能家居互聯技術,建立家居物聯網,逐步打造以智慧能源、智慧空氣、智慧用水、智慧食物四大管理系統為核心的智能家居系統;服務智能化方面,始終堅持以優質服務提升消費體驗為目標,應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完善服務管理體系。

實錘!格力披露年報劍指10億賭約

對於格力電器來說,同樣保持穩健增長態勢,營收規模並突破2000億大關。此外,從1995年起,空調連續24年位居中國空調行業第一,自2005年起領跑全球。同時,格力也積極轉型,面向更加多元化科技轉型,從空調到生活電器、高端裝備,以及以物聯網設備、 手機、芯片、大數據等為主的通信設備領域,這四大業務板塊將支撐未來發展,同樣不斷向智能家居延伸,其智能雲平臺方面,與亞馬遜Alexa、Google Assistant、蘋果Home kit、阿里link、京東JD Alpha等實現互聯。

從營收上來看,董明珠是絕對的贏家,從增長幅度來看,雷軍也沒有落後。作為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的代表,格力電器和小米集團未來的發展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下一個五年誰會贏,還要拭目以待。

實錘!格力披露年報劍指10億賭約


對於小米來說,有眾多可圈可點的成績,,創立七年營收就突破千億大關,且保持高速發展態勢,2018年營收同比52.6%,在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廝殺中成為佼佼者。在面向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多年前就積極探索智能家居行業,並取得良好成績,來自IoT與生活消費業務規模呈現出成倍增長,四年間營收規模增長逾9倍,2018年IoT與生活消費營收規模高達438億元,並結合IDC給出的數據顯示,小米在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份額第一,領先華為等競爭者,這份成績單讓人驚歎。

實錘!格力披露年報劍指10億賭約

多年來賺足公眾眼球的10億賭約,正式有了勝負。這十億會兌現嗎?

此前,董明珠接受採訪談及二人賭局時表示,並沒有去找雷軍要錢,她承認,她和雷軍的賭局本身沒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做的是實體經濟,而小米的互聯網屬於輕資產。

格力年度報表背後的隱憂,真的贏了雷軍嗎?

根據年報顯示格力2018年總營收2000億,小米總營收1749億,咋一看格力比小米多了200多個億。細化來看格力2018年製造業營收是1705億,另外還有個其他補充營收分類275億營收,這就有點值得玩味了。

大家不知道的是2018年格力在無公告的情況下收購了晶弘冰箱100%的股權,極有可能把晶弘的年度報表給併入上市公司。

且內銷佔格力92.2%的利潤,外銷只佔4.94%。外銷毛利率只有內銷的30%不到(內銷37.23%,外銷13.34%)。

反觀同為家電巨頭的美的內銷佔利潤的63.74%外銷佔36.26%,且內銷外銷的毛利率極為接近(30.53%和23.48%),這說明格力極度依賴國內市場,並且只有國內市場接受格力的高定價。

小米的營收都有40%是國際市場貢獻的,這一銷售數據甚至跟華為都有一拼,未來格力的路不大好走,小米卻通過多元化的性價比正在蠶食其他各類家電的市場,比如小米空調,電視,熱水壺,水淨化。

而格力的新能源車、手機等幾次出征都是大敗而歸,董明珠當年放言的500億芯片計劃多半也要胎死腹中。

小米超越格力電器還存在一定差距,吃瓜群眾也開始關心雷軍是否會兌現承諾?如果兌現以何種方式兌現以及是否有涉嫌違法行為?你怎麼看?

最後,千萬別忘了:更多幹貨點擊本人頭像,進入我的主頁可查看!歡迎留言討論,喜歡就點贊吧,你的鼓勵就是我發文的動力!喜歡的話,請關注後,點贊、轉發!謝謝支持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