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則天登基還早162年的中國女皇,在位數天被廢,最終結局成迷

每當提起“中國女皇”這個概念,很多人便會想到武則天,而且還會誤認她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其實,早在武則天登基前162年,中國歷史上便已經出現過一位女皇帝,只是她在位時間太短,而且結局成謎,所以很容易被忽略。此人,便是北魏孝明帝的女兒元氏。

孝明帝元詡即位時年紀太小,根本沒有治國理政的能力,所以生母胡太妃在除掉太后高氏後,便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時在延昌四年(515年)。胡太后執政之初,頗有一番積極的作為,然而隨著執政日久,尤其是經歷過一次宮廷政變,被囚禁長達5年時間後,便開始性情大變,不僅嗜權如命,而且在私生活方面變得肆無忌憚。

比武則天登基還早162年的中國女皇,在位數天被廢,最終結局成迷

孝明帝對母親的作為很是憂慮

胡太后重新執政後,根本無視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完全可以親政的現實,而是繼續將軍政大權緊緊攬入手中。不僅如此,胡太后還與面首鄭儼、徐紇、李神軌等人公開來往,絲毫不避諱外界的議論,令孝明帝尷尬至極。當然跟私生活混亂相比,更讓孝明帝頭疼的,則是胡太后大肆寵佛。

胡太后在入宮前,曾做過數年的尼姑,對虔誠信佛便能消解罪孽之說深信不疑。所以在執政後期,胡太后大肆寵佛,並在洛陽等地廣建佛寺,使得全國廟院數量激增至3萬餘所,僧尼多達200餘萬人,耗費的金錢難以計數。如此窮折騰,把孝文帝、宣武帝時期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敗光,弄得國窮民貧、怨聲四起。

比武則天登基還早162年的中國女皇,在位數天被廢,最終結局成迷

北魏都城洛陽復原圖,城內遍佈佛寺

面對著胡太后的倒行逆施,年輕的孝明帝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強烈的危機意識驅使他開始走上跟母親抗衡的道路。為了能奪取執政權,孝明帝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並在各地將領中尋找可靠的盟友,因鎮壓北方六鎮起義有功的秀榮第一領民酋長、梁郡公爾朱榮由此得到他的賞識。

對於孝明帝的種種舉動,胡太后看在眼裡,心中自然是很不爽。為了能遏制兒子的獨立傾向,她便屢屢藉故誅殺皇帝身邊的近臣,意在孤立皇帝。不僅如此,胡太后還開始在孫兒輩中物色人選,準備一旦跟孝明帝“撕破臉”,便會另立新君。所以等到武泰元年(528年),潘嬪為孝明帝生下一個女兒後,胡太后便急吼吼地對外宣佈皇子降生。

比武則天登基還早162年的中國女皇,在位數天被廢,最終結局成迷

胡太后惱恨兒子孝明帝,竟然將其毒死

對於母親這種顛倒黑白的舉動,孝明帝當然瞭解她的真實意圖,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便密詔爾朱榮率軍入洛,以脅迫胡太后交權。很不幸的是,孝明帝的舉動被人告發,胡太后得知後大發失心瘋,竟夥同面首鄭儼、李神軌等人將兒子毒死,時在當年二月二十五日。孝明帝遇難時,年僅19歲。

孝明帝遇害後,胡太后便把孫女元氏扶上帝位,由此,女扮男裝的元氏便成為中國史上首位女皇,比武則天上臺早了162年時間。不過,胡太后在扶立孫女為帝數日後,發現朝野內外人心安定,並沒有公開反對者,便大著膽子宣佈小皇帝其實是女兒身。很快,胡太后廢黜元氏女皇,並把年僅3歲的臨洮王子元釗扶上帝位,以符合皇帝應由男子來做的傳統。

比武則天登基還早162年的中國女皇,在位數天被廢,最終結局成迷

武則天並非史上唯一的女皇

明帝所親倖者,太后多以事害焉...母子之間,嫌隙屢起。鄭儼慮禍,乃與太后計,因潘嬪生女,妄言皇子,便大赦,為武泰元年,復陰行鴆毒。其年二月,明帝暴崩,乃奉潘嬪女,言太子即位。經數日,見人心已安,始言潘嬪本實生女,今宜更擇嗣君,遂立臨洮王子釗為主,年始二、三歲,天下愕然。見《北史·卷十三》。

胡太后如此輕易地更換皇帝,在此之前又隱瞞元女皇的性別,讓天下臣民無比愕然。很快,胡太后毒殺孝明帝的消息被人公佈,天下匈匈之餘,爾朱榮趁機扶立孝文帝之侄元子攸為帝(孝莊帝),並舉大兵南下,迅速攻陷洛陽。同年四月,爾朱榮將逃逸未果的胡太后抓捕,然後將她和幼主元釗一起,拋進黃河中淹死。

比武則天登基還早162年的中國女皇,在位數天被廢,最終結局成迷

爾朱榮率軍入洛,殺害胡太后及大量公卿

胡太后作惡多端,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實屬罪有應得(“榮遣騎拘送太后及幼主於河陰。太后對榮多所陳說,榮拂衣而起。太后及幼主並沈於河。”引文同上)。至於元氏女皇的下場,正史當中並沒有記載,但根據當時的形勢來推測,她極有可能遭到爾朱榮的毒手。

胡太后及兩位幼主遇害後,爾朱榮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又以“祭天”為名,將王侯公卿兩千餘人盡數殺死在河陰,史稱“河陰之變”。此事過後,北魏迅速崩潰,歷任皇帝們也都淪為傀儡。六年後,北魏又一分為二,也就是歷史上的東、西魏,而兩邊的皇帝依然全都是傀儡。

史料來源:《魏書》、《北史》、《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