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在熱河得了重病,為何不允許恭親王見最後一面?

洪俊毅


第二次英法聯軍進攻中國的時候,作為大清的統治者,咸豐帝不僅不思抵抗之策,反倒倉皇逃往河北,致使幾代人經營的圓明園毀於一旦。又氣又羞的咸豐帝藉助酒色消耗身體結束生命,病重之時拒絕一個人的探視請求,結果成就了一個女的野心,毀掉了一個帝國最後的希望。

這個人的名字叫奕訢,是咸豐帝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按理說哥哥病重,兄弟前來探視是人之常情,可是在咸豐病重時刻,每一個行動都涉及到朝廷政局未來的走向問題,因此這種探視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探視。為何咸豐帝會拒絕兄弟奕訢的探視呢?

第一個原因是“羞”。清朝自入關以來,從來都是攆著別人跑,從滅南明勢力到平定三藩叛亂,再到收復臺灣、平定西北,再到平定西南,咸豐的祖輩一直為大清朝開疆擴土,剿滅叛亂。可是到了咸豐帝,他成了清朝第一位“逃跑皇帝”,撇下大清子民獨自逃跑,任大清被英法列強蹂躪。

這個時候,奕訢作為王爺和自己的兄弟來河北探視,世人會不會把兩個兄弟進行比較呢?一個逃跑,一個留守,誰更能得到認可,一目瞭然。咸豐帝羞於見奕訢,更羞於面對朝廷大臣和百姓。當時咸豐帝逃跑時,一幫大臣就力勸咸豐帝不要逃跑,堅守京城一同抗擊侵略者,可是咸豐帝卻被列強嚇破了膽,一路狂奔,此時的他心中能沒有羞愧嗎?

第二個原因是“憂”。早在皇子的時候,奕訢就是咸豐帝爭奪帝位的有力競爭者,雖然最後道光選擇咸豐帝為皇帝,但是奕訢仍然被道光帝封為“恭親王”,還是軍機大臣,在朝堂之上握有實權,在群臣之中也有很高的威信。

咸豐帝逃跑之後,奕訢留在北京,處理同英法聯軍以及俄國的談判事宜。雖然最後割地賠款,但是奕訢畢竟停止了混亂局面,成為當時京城的實際統治者。這個時候,咸豐帝自然擔心奕訢奪權。奕訢此次前來探視,會不會是摸清自己病情的底細,從而決定提前動手呢?咸豐帝心中不安,擔心大權旁落,自己兒子無法繼承帝位,因此拒絕奕訢前來探視。

第三個原因是“急”。這個“急”不是咸豐,而是肅順。肅順是當時咸豐帝身邊的紅人,跟著咸豐逃往河北。英法聯軍侵華期間,肅順一直幫著咸豐在河北處理政務,成為咸豐的心腹。而且咸豐病重之時也有意立肅順等人為輔政大臣,肅順為八大輔政大臣之首,這會是一個極有實權的位置。

如果順治帝順利即位,那輔政大臣還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奕訢。奕訢不論是從皇親國戚的角度還是在京城的威望,似乎都要超過自己一頭。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奕訢探視成功,兄弟情深,說不定自己第一輔政大臣的位子就要讓給奕訢了。所以急眼的肅順自然極力阻撓奕訢的探視。

可惜的是,心胸狹窄的咸豐最終也沒能召見奕訢,反倒是把奕訢推向了慈禧。咸豐雖然給慈安留下密旨防備慈禧的野心,但是慈禧的手段和野心已經遠遠超出了咸豐的預料,結果慈禧不僅殺掉了肅順,除掉顧命大臣,還讓慈安莫名死去,最後執掌大權。此後的大清朝便在慈禧的統治下不斷地割地賠款,自己在宮裡卻歌舞昇平,葬送了大清帝國。


聊點野史H


咸豐十年春,英法聯軍進逼北京,一國之君咸豐帶著妻兒老小和後來的贊襄八大臣一起逃亡熱河行宮,並在那裡住了一年多。

皇帝雖身在熱河,但也很在意京師的情況,多次督促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儘快處理好和英法兩國的事務。


奕訢千辛萬苦處理完對外事務,熱河那邊卻又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咸豐當政以來,十餘年間內外交困,長期處於憂心忡忡的情況。在熱河為了排憂解愁,咸豐開始縱情聲色,嚴重損壞了身體,加上逃亡途中狼狽不堪。在熱河呆了一年之後,咸豐明顯感到身體是越來越不行了。

身體不好卻依舊花天酒地,咸豐將政務全部交給了肅順等人,“文宗最喜肅順,言無不盡”。其實早在咸豐十年九月,英法聯軍已經陸續退出了京城,這時候在京師和熱河,不少王公大臣都勸咸豐迴鑾(回去北京),可這些都被肅順以“敵情叵測,不宜毀京”的藉口給壓了下來。


到了咸豐十一年,熱河方面多有皇帝病重的消息傳到京師,恭親王奕訢聽後十分緊張,上奏想去熱河請安,希望能直接和哥哥咸豐見面,商討以後的事宜。可這些上奏基本都被肅順給攔下了,所以咸豐可以說是相當於被肅順等人“軟禁”了起來,對外面的消息十分封閉。

其實肅順攔截恭親王奕訢的奏摺也不是什麼怪事,畢竟奕訢可是皇帝的弟弟,他母親還是咸豐的養母,而且同樣都得到了道光皇帝的疼愛。要是被奕訢入見咸豐,難保咸豐會因兄弟之情而起用奕訢,讓他來“贊襄事務”,到時肅順這八大臣地位可就不保了。

不過肅順這種做法,則是直接把奕訢逼到了兩宮皇太后那邊,最後的辛酉政變,就是奕訢和兩宮皇太后的密謀。肅順雖然控制得了眼前,卻不能完善於身後,這位晚清救國重臣,結局就是被斬於菜市口,任人唾罵。



狐史首丘


大家好,我是作家九命貓耳,我來回答!

恭親王奕訢是咸豐皇帝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排行老六,咸豐皇帝的母親是道光帝的孝全慈皇后鈕鈷祿氏,在咸豐皇帝九歲的時候孝全慈皇后病死,由奕訢的母親靜妃代為撫養,所以兄弟兩人從小一起長大。

兩兄弟慢慢長大,道光皇帝對於繼承皇位這個問題上在咸豐和恭親王之間舉棋不定,心裡的人選是恭親王,但是因為在開春的時候打獵因為咸豐皇帝說了一句動物繁衍的季節,兒臣不忍殺之,而覺得咸豐皇帝是仁義之君,所以後來終決定立咸豐皇帝為皇帝!

但是,為了給恭親王奕訢一個交代,道光皇帝臨終前下了旨意,給奕訢封恭親王,之所以選擇“恭”字,就是兄友弟恭的意思,後來兄弟兩人的感情依然非常好,咸豐皇帝讓恭親王進了軍機,打破了皇帝的兄弟不能參政的格局。

那麼兄弟兩人的矛盾就是在恭親王母親靜妃病重期間,當時稱為“靜太妃”,太妃病重,有個想法就是想晉封為太后,恭親王自作主張的給母親加了諡號,太后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嗎?那只有她的兒子是皇上,而靜太妃的兒子是恭親王,這一件事讓咸豐大怒,這就是越權,但是還是給了諡號,等到太妃病逝,咸豐就讓恭親王回家反省去了,這反省的時間可不短,六年!

後來咸豐皇帝逃往熱河,重新啟用奕訢,讓奕訢留在京城之中與洋人談判,自己帶著妃子,眾大臣一干人等以“木蘭秋狄”的名義逃往熱河,在這期間,咸豐皇帝病重,恭親王在京城裡聽到消息,心急如焚,幾次上摺子請求來熱河探望,見四哥一面,可是咸豐均拒絕,恭親王之所以要來見咸豐,無非是知道哥哥病重,要來探望,解開兄弟之間的嫌隙,可是咸豐在這期間,身體不好,對肅順是非常的倚仗,肅順一向與恭親王不和,這期間也沒少打恭親王的小報告。兄弟之間嫌隙越來越大。

但是,也不能不說咸豐帝不想見,恭親王上摺子期間,咸豐開始吐血,他也回想兄弟兩個小時候在一起的場景,兄弟兩人一起長大,想起那些美好的歲月,可是如果讓恭親王來熱河,兄弟兩人必然抱頭痛哭一場方才罷休!對自己的身體養病不利,於是就沒有讓恭親王來!

恐怕咸豐皇帝自己也沒能想到自己會走的那麼的匆忙,才三十一歲就駕崩了,所以兄弟兩人到了最後也未能見到一面,抱憾終生!


作家九命貓耳


咸豐皇帝和恭親王從小的感情和親兄弟一樣,因為咸豐皇帝的母親死的早,從小由恭親王的母親靜貴妃撫養長大,道光皇帝去世以後,下面的皇帝為了爭奪皇位,大家的關係都搞得很不好,包括咸豐皇帝和恭親王,後來咸豐皇帝幾位以後,從此以後他們的關係都有了一道隔閡。

後來靜貴妃去世以後,恭親王叫咸豐皇帝封她為皇太后,讓咸豐皇帝大怒,在葬禮上就免除了恭親王的一切職務,讓他回到尚書房去讀書,從此不問朝政。

當英法聯軍來到京城後,咸豐皇帝倉皇而逃的時候,就想起了自己的這個弟弟,叫他做為朝中的一事大臣,和英法聯軍一起協商事情,咸豐皇帝的目的就是讓恭親王擋在前面,看看他們想要幹什麼,在和他們議事時恭親王和他們都簽了和平協議,讓他在朝中贏得了很大的威望。


在熱河避暑山莊的咸豐皇帝,染上了疾病,當恭親王的知,馬上寫了一本奏摺,上面寫上我能來熱河看看你嗎?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咸豐皇帝看了就回到,沒什麼事,你在京城事情都辦得很好,等我從避暑山莊回來我們在聊,就不必前來了,恭親王看見回折後不敢前去看望,就在咸豐皇帝死在熱河避暑山莊的時候,身邊也沒有多少人,皇后和懿貴妃《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還有顧氏八大臣。

咸豐皇帝和恭親王都是道光皇帝的兒子,我覺得他們應該是在爭奪皇位的時候,咸豐皇帝就對恭親王有意見了,所以直到最後死去也沒有讓弟弟恭親王來見他一面。


半城古今


1861年夏天,對於居住在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的咸豐皇帝來說,格外煎熬。雖然頭一年,留守京城的恭親王奕訢就與英國、法國、俄國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和議大局已訂,但咸豐皇帝竟然在惴惴不安之中,染上了大病,雙頰潮熱,虛浮無力。

[圖片]皇帝患病,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消息傳到了京城,恭親王奕訢上了一道摺子:“奏請赴行在,敬問起居。”“行在”,指的是熱河承德避暑山莊。奕訢奏請到熱河承德避暑山莊來,看望咸豐皇帝。咸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恭親王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們是兄弟。咸豐皇帝的生母死得早,由奕訢的母親靜貴妃撫育長大,因此他們猶如同胞兄弟,關係非常特別。現在,哥哥生了重病,眼看不治,弟弟來看望他,手足之情,天經地義。可是,咸豐皇帝卻沒有批准。這是為什麼呢?

[圖片]咸豐皇帝與恭親王奕訢在小時候關係很好,這不假。可是,當他們長大後,成為皇位的競爭者後,關係就出現了罅隙。咸豐皇帝在老師杜受田的幫助下,成功繼位後,他們的矛盾加深了。後來,靜貴妃死後,奕訢請求咸豐皇帝將她晉封為皇太后,惹怒了咸豐皇帝。咸豐皇帝在靜貴妃安葬後的第二天,就罷免了奕訢一切職務,令他回上書房讀書。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皇帝在倉皇逃出北京之前,才想起弟弟奕訢,讓他擔任議和大臣,留守北京。咸豐皇帝的本意,是奕訢他擔個名兒,好把局勢緩一緩。因此並沒授予大權,且在手諭中寫明“不必親見夷使,也不必進住城中”,以防他藉機攬權。

沒想到,奕訢不但見了洋人,還與他們達成了幾個協議。雖然這些協議都是按照咸豐皇帝的意思辦理,但奕訢通過主持議和,贏得了威望,籠絡了人心,是不爭的事實,讓咸豐皇帝著手不痛快。這次,奕訢奏請前來熱河看望自己,固然有手足之情的因素,難免也有苦諫自己回京城的意思。所以,咸豐皇帝決定拒絕奕訢前來熱河。經過一番思索,咸豐皇帝在批覆中寫道:“朕與恭親王自去秋別後,倏經半截有餘,時思握手面談,稍慰僅念。惟朕近日身體違和,咳嗽未止,紅痰尚有時而見,總宜靜攝,庶期火不上炎。朕與汝棣萼情聯,見面時回思往事,豈能無感於懷?實與病體未宜!況諸事妥協,尚無面諭之處,統俟今歲迴鑾後,再行詳細面陳。著不必赴行在!特諭。”

[圖片]大意是,我現在生了病,你來看我,兩兄弟回憶往事,動了感情,反而有礙養病。反正現在和議已成,我也沒有什麼指示需要當面講的,不如今年回京城後,再詳細面談吧,你不必來熱河了。奕訢收到咸豐皇帝的批覆後,不敢擅自前往熱河。因此,當咸豐皇帝於7月17日凌晨病逝於熱河承德避暑山莊時,身邊只有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和皇后、懿貴妃等人。這裡的皇后,就是後來的慈安太后;這裡的懿貴妃,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


小菲的農村故事


傳說中,光緒皇帝看了,康有為一眼,老康就大,大做文章,就憑這一眼後半生吃香喝辣的,如果咸豐皇帝敢接見鬼子六,大夥信不信鬼子六都能造出兄終弟及的偽詔來,那大清可熱鬧了


東北虎173486174


皇帝既然已經有意疏遠,防著他,就一定不能讓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進而影響或改變皇位的繼承


用戶9577565135887


因為他不喜歡恭親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