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泰山上的神為什麼這麼多

小說:泰山上的神為什麼這麼多

俗話說:“濟南府的人多,泰山上的神多”。過去的濟南府,大街小巷,天天門庭若市,人聲鼎沸。來到泰山,三步一處宮觀,五步一座廟宇,座座奉神,處處供仙。然而,知底的人卻說:“泰山上的神沒正神,仙沒名仙。”那麼,泰山上的神為何這麼多呢?

在很古的時候,有一年,天下鬧災荒,莊稼欠收,百姓苦不聊生。就在這種時候,各種妖神怪仙也紛紛興妖作怪,殘害生靈。

一天,玉皇大帝駕祥雲,率百神,來泰山巡察。各路地方神官如實向玉皇大帝上奏了災情。玉皇大帝聽了,非常氣憤,當即傳令,讓天宮護衛武將白氏郎帶上盛仙袋,去察巡各地,把那些興災害民的妖神怪仙全部捉迴天庭問罪。

白氏郎帶上盛仙袋,日夜兼程,走遍了東南西北九九八十一個郡府,遍查了山峰江海七七四十九處界域,把成千上萬的各種妖神都裝進了盛仙袋。這天,白氏郎走的又飢又渴,來到泰山西南的辭香嶺,看到一座飛簷鳳柱的廟宇,修的煞是壯觀。進廟一看,見諾大的廟堂正中,供著一個“碧霞神主”的牌位。白氏郎一見,立刻火從心來,說道:“這些妖仙,真是膽大包天,堂堂泰山腳下,竟也敢冒碧霞元君的牌位!”

說著,他打開盛仙袋,唸了一個咒語,只見那神主牌位一個筋斗便翻進了盛仙袋裡,可他哪裡知道,這辭香嶺大廟,正是碧霞元君的行宮,他的這一舉動,恰好被正在泰山頂上游玩的碧霞元君那千里慧目看個一清二楚,

“好你個白氏郎,你收千收萬,竟敢收到我的頭上來了!”碧霞元君當即傳令,讓巡山王王靈官去南天門下等候,一定要在白氏郎上天前把自己的牌位截回來。

王靈官領命去了南天門,躲進了昇仙坊的後面。這時,只見白氏郎揹著盛袋,一步一喘地走了上來。王靈官一聲大喝:“大膽的白氏郎,快把我家奶奶的神位交出來!”

白氏郎大吃一驚,抬頭一看,見是王靈官,不覺有些詫異,說:“我並沒有收你家奶奶的神位呀!”

王靈官把眼一瞪,說:“你還想賴,你剛才在那嶺上大廟中收的什麼?告訴你,那兒就是我家奶奶的行宮。”

白氏郎聽了,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那廟蓋得如此堂皇!慌忙作揖陪禮,可怎麼辦呢?這盛仙袋是隻能收不能放的,要放,得迴天宮後才能放,沒有辦法,白氏郎答應迴天宮後奏明玉帝,立即把牌位送回。可王靈官哪裡肯依,二人言來語去,竟交手打了起來。兩個神人各自扯住盛仙袋口一角,你拉我拽,“嘶拉”一聲,盛仙袋破了。滿盈的神怪一齊掉了出來,骨碌碌地向山下滾來,再想收也收不回來了。兩人一見,知道闖了大禍,都嚇得沒了主意,只好先到碧霞祠,向碧霞元君作發稟報。

元君一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嘿,偌大一個泰山,目前正是有主無將,這些妖神怪仙,大都有此造化,我若將其收伏,正可壯我山威。於是,便命王靈官向藏進山腳旮旯裡的眾神怪發出了“如若改惡從善則既往不咎”的赦免令。再說,那眾神怪自被收進盛仙袋後,終日提心吊膽,擔心大禍臨頭。聽此召喚,正是求之不得,於是聯名請碧霞元君向玉皇大帝上奏了改惡從善的祈罪書。玉皇大帝准奏,眾神怪在泰山上安了家,就從那以後,泰山上的神便多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