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戲曲藝術史探祕:解放初期的八集工農劇團的公私合營之路

地方戲曲藝術史探秘:解放初期的八集工農劇團的公私合營之路

1949年,邳縣人民政府(隴海鐵路以北),隸屬於山東省臺棗專署, 次年隸屬於臨沂專署;邳睢縣人民政府(隴海鐵路以南),隸屬於江蘇省淮陰專署。1953年,邳睢縣撤消,古邳鎮析歸睢寧縣;土山、運河、八義集等地析歸邳縣。邳縣人民政府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專署。次年,邳縣人民政府駐地從邳城鎮遷至運河鎮。而正是在剛解放的邳睢縣境內,由古邳鎮宋小樓村的拉魂腔藝人姚樹仁(姚三)和其二哥姚樹春(姚二)相繼成立了運河人民劇團和八義集工農劇團,後來正是在這兩個團的基礎上才誕生了邳縣柳琴劇團。

1951年夏天,正在賈汪一帶流動演出的王懷忠、王桂俠父女倆的班子和鄭蘭榮、鄭季寬師徒倆的班子合在一起,同去徐州演出。當時,老家在邳睢縣古邳區宋小樓村的姚樹春(姚樹仁的二哥,其大哥姚樹德,弟兄三人均是著名拉魂腔藝人,姚樹德之女姚秀雲是著名柳琴戲表演藝術家)的班子也正在徐州市松林戲園演出。姚樹春便約請王懷忠和鄭蘭榮商議,共同組建了一個大戲班,於當年6月初拉去邳睢縣八義集鎮演出。這個混合班總共20餘人,一開始在八義集鎮街北頭毛家客店演出,自取名為“勝利劇團”。至1952年3月,由八義集區公所出面扶持,正式給這個劇團搭建一個柴草竹木結構的簡易戲園,內設木條凳座位三百餘個,通常可容納五六百人。這個戲園子是公私合營,戲園經理叫王富明。園租為當場演出收入的15%,作為公積金以用作戲園和劇團還賬。演出票價一般為一千元(即1角)或八百五十元(即8分5釐),平均可上七成座,一般每晚演出一場,逢集或逢會再加演日場。園子於1953年4月又進行加固改建。

至此,許多流散的拉魂腔藝人便紛紛來加入這個班子,最多達30多人。大多是魯南、蘇北、皖東一帶藝人,他們來來走走,很不固定。掌班的班主是姚樹春(又稱姚二),因為他是召集人,更因為他有戲箱,所以是當然的班主。這個班子基本成員有姚樹春、劉蘭英夫婦及其侄女姚秀雲(藝名“小響吧”)一家;王懷忠、王桂俠(藝名“小寡婦”)父女一家;鄭蘭榮、鄭季寬師徒一家;劉立全一家;尹傳高(包括尹桂雲和尹傳秋)一家;惠自東、王桂芝夫婦一家,另外還有邵民才、張桂賢、王德昌、楊德貴、王茂蘭、徐成蘭等人。

這個戲班子受到區政府、工商聯及工會的大力扶持,具體責成文化站主管。他們除了在戲園子進行營業性演出外,還到過周邊地區如土山、碾莊等村鎮演出。戲班子的收入除了園租提成和公共支出外,全部用來分紅,採取劈股拆賬分紅,戲箱打成股份參與分紅。

劇團的演出劇目大都是藝人自小就學的,大家共同在一起“說戲”,碰碰頭、對對戲就可以演出了,都是幕表式的傳統劇目。偶爾也在文化站指導下排練一些應景的宣傳劇目。

1953年春,八義集已經劃歸邳縣,而姚樹春的家鄉古邳鎮劃歸睢寧縣,加之團內因分紅問題同他鬧糾紛,於是他聯合在運河鎮任運河人民劇團團長的三弟姚樹仁,兩家同時撤回家鄉,仍以姚家班為主成立了古邳柳琴劇團。當時的拉魂腔已經於1952年由徐州文化局和藝人共同商量定名為“柳琴戲”了,所以許多拉魂腔戲班紛紛改名為柳琴戲劇團。當時同姚樹春一起走的還有劉立全一家和張桂賢等人。八義集工農劇團遂告垮臺,但仍有10餘名藝人留守沒走。其中有王懷忠、王桂俠父女一家;鄭蘭榮、鄭季寬師徒一家;尹傳高一家;以及王茂蘭、徐成蘭、邵民才等人。但是他們沒有戲箱,所以也無法維持演出,文化站時而組織剩下的人員學習。

八義集區政府決心再度恢復這個劇團,於是推選藝人鄭季寬和戲園經理王富明兩人,並特派區幹部李桂芳協助,共同來完成重組劇團的任務。區工會和街道工商聯又募集了約伍佰萬元(500元)的資金支持。於是李桂芳和鄭季寬去徐州置辦戲箱,順便邀請演員。鄭季寬在徐州找到藝人於在海,當時於在海正在永安廣場王寶俠的班子裡演出,於當即答應可以拉走九人去八義集參加,但要先付定金,鄭季寬便付給於在海伍佰萬元(500元)。於在海很快就帶有崔興山、張懷蘭夫婦一家;張懷山、邵玉華夫婦一家;王有才、孫玉蘭夫婦一家;加之於在海、金妮夫婦一家和彈柳葉琴的張孝田等人去八義集。

與此同時,又從魯南和蘇北等地方邀請來了喬德蓮、周桂香夫婦一家;張傳振一家;盧福玉、盧福秀弟兄倆;以及駱成訓、周振乾、陳克俊等人。這樣加上原來留守人員,總共有30餘人,足可以排練演出了。除了從徐州購置的服裝道具外,他們還自制一部分比如頭飾、髯口、刀槍等等,有些演員平時也自備有行頭。各項籌備工作就緒後,1953年7月間,劇團正式恢復了演出。這次恢復後,區政府正式命名為“邳縣八集工農劇團”。團長由鄭季寬臨時擔任,區裡派幹部輔助領導。

是年秋,劇團去賈汪礦區演出,又吸收了孟廣恩、張玉蘭夫婦一家;劉繼先、劉桂花父女一家;至此,該團演員行當齊全,陣容可觀,演出效果頗有影響。

1953年秋後,邳縣八集工農劇團團長由崔興山和孟廣恩擔任。八集區政府又正式派一位半脫產幹部孫承修(時任八集鎮青年團支部書記)擔任劇團文教主任(即後來的政治指導員),平時教演職員學文化,學政治時事,做一些思想工作等。

1953年12月25至28日,徐州專署文教科曾組織專人對私營劇團進行調查分類,對邳縣八集工農劇團調查後的結論是:有演出能力,收入可以自給的一類劇團。

1954年春天,為了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戲曲會演,曾為江蘇省選拔小組演出劇目。

1954年7月,八集區政府在工農劇團內發展了部分工會會員和中蘇友好協會會員,均發給會員證。此時,劇團的組織機構已經完全脫離了私營性質的班主制,而轉變為由區政府配備幹部的民主共和制,而收入仍然執行劈賬按股分紅制度。所以,區政府特意將劇團更名為“邳縣八集新生劇團”,意味著在黨的領導和區政府的扶持下,劇團獲得新生。還製作劇團團徽胸章,讓每一位成員戴在胸前。

邳縣八集新生劇團除了在八集戲園經常演出外,還曾去過邳縣西部各村鎮以及徐州、賈汪、棗莊、臺兒莊等礦區演出。

邳縣八集新生劇團上演的劇目全部是古裝傳統戲,也曾在文化站指導下排演《跨過鴨綠江》等宣傳劇目。

1954年,邳縣縣政府由邳城鎮搬往運河鎮以後,縣文教科更加強了對劇團的管理和領導。遵照中央關於加強對民間職業劇團管理的《條例》精神,於當年8月對本縣兩個柳琴劇團(另一個是邳縣運河人民劇團,筆者已另文介紹)和一個京劇團進行了登記摸底。為便於管理,將較早派幹部進團的邳縣八集新生劇團編為邳縣柳琴一團,而將邳縣運河人民劇團編為邳縣柳琴二團。此時該團團長為孟廣恩,區政府所派幹部孫承修協助管理。

1954年12月10日,邳縣文教科調邳縣柳琴一團去縣城,和邳縣柳琴二團聯合學習,並排演指定劇目,具體有現代戲《光明大道》、《海上漁歌》、《李二嫂改嫁》和古裝戲《喝面葉》、《小姑賢》、《八姐打店》、《挑女婿》等。這樣學習排練了25天,最後挑選以邳縣柳琴二團為主,去東海、新沂、邳縣三地巡迴演出,一團抽調2名演員和個別樂隊人員加強二團。邳縣柳琴一團則在邳縣本地巡迴演出。

這一時期的邳縣柳琴一團,已經基本實現演出舞臺化,逐漸走向舞臺藝術正規化軌道,同時置辦了許多戲劇服裝,頭飾、髯口等,化妝使用油彩。但是劇目生產仍然沿襲“說戲”制度,尚未建立導演制。樂隊文武場除柳葉琴外,還增加了二胡、三絃、嗩吶和苼等樂器;而武場也也使用板鼓、大小鑼和鐃鈸。

從建團開始,團內基本骨幹演員有:女演員王桂俠、周桂香、邵玉華、劉桂花、孫玉蘭及男演員孟廣恩、喬德蓮、張懷山、王有才、崔興山等人。

1955年3月底4月初,邳縣人民政府決定正式成立邳縣柳琴劇團,就由縣文教科組織邳縣柳琴一團(即八義集新生劇團)和邳縣柳琴二團(即運河人民劇團)來縣城統一學習近20天,把兩團合併整頓,人員精簡為44人。同年5月參加職業劇團登記,7月20日獲江蘇省文化局正式批准。從此邳縣柳琴劇團取消私營性質,變為集體事業單位,正式納入邳縣的機構編制,成為縣文教科下屬的專業文藝團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