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為何如此重要?

太空伊卡洛斯


土耳其很幸運,因為他們完全擁有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所有權。任何國家的船隻要從地中海進出黑海,都要經過土耳其同意。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亞洲與歐洲的天然分界線,海峽南、北長約30公里,東、西最寬處3600米,最窄只有708米,水性好的人是可以游過去的。土耳其被稱為亞、歐、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而博斯普魯斯海峽,則堪稱是這條“十字路口”上的“紅綠燈”,被稱為地中海(黑海)的鎖鑰。曾經的“歐洲之母”君士坦丁堡,土耳其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伊斯坦布爾,就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以東的市區屬於亞洲,以西屬於歐洲。

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土耳其來說極端重要,類似馬六甲海峽之於新加坡。當土耳其還處在奧斯曼帝國的輝煌時期,沒有哪個國家敢打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主意。英國、荷蘭等國的商船可以進出黑海做生意,但要事先與土耳其簽訂貿易互惠條例,雙方地位平等。當奧斯曼衰落後,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就成了列強眼中的肥肉,誰都想上來啃一口。土耳其不讓啃?這已不是土耳其的國力所能決定的事情了。

十八世紀末的1798年,土耳其國勢明顯下滑,加上法國拿破崙佔領埃及。這讓英國意識到拿破崙可能盯上了博斯普魯斯海峽。英國捷足先登,與土耳其簽訂《達達尼爾條約》。該條約規定,英國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奧斯曼土耳其的利益不受侵犯。同時,所有國家的軍事船隻,都禁止進入黑海海峽。英國暫時控制不了海峽,但也不會讓其他國家的船隻隨意進出海峽,這在間接上保護了英國的利益。

英國此舉,除了防備法國,還意圖堵死沙俄進入地中海的出海口。土耳其衰落期正趕上沙俄崛起期,幾次俄土戰爭均慘敗,沙俄意氣風發地要突破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地中海,並尋找“溫暖的水域(不凍港)”。土耳其知道英國距離自己太遠,沙俄距離太近,對於沙俄“參觀”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要求,一般都是“半推半就”,沒少和沙俄暗通款曲。

但是,沙俄想獨佔博斯普魯斯海峽,英國等國肯定不會答應。在1877年,第十次俄土戰爭爆發後,沙俄軍艦從黑海威脅土耳其國都伊斯坦布爾。英國軍艦毫不含糊,第一時間就闖進達達尼爾海峽,向博斯普魯斯海峽進發。有了英國支持,土耳其對沙俄的態度就強硬了很多。

奧斯曼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站錯了隊,德國戰敗,行將就木的奧斯曼帝國也土崩瓦解。戰勝國如英國、法國、意大利,則可以“合法”地佔據博斯普魯斯海峽,美其名曰“軍事管制”。而土耳其,已無權力“干涉”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任何事務。

這是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克君士坦丁堡後四百年內,從未遇到的“千古未有之變局”。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土耳其太過重要,失去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就等於英國倫敦失去了對泰晤士河的管轄權。只是國力不如人,只能忍辱負重。

1923年7月24日,新成立的土耳其國,和英、法、意等7個國家,簽訂《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土耳其和約》,簡稱《洛桑條約》。該條約除了劃定新土耳其的邊界,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是這麼規定的:各國的軍艦無論何時,都可以隨意進出博斯普魯斯海峽,土耳其不得干涉。同時,禁止土耳其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附近部署軍事力量。

土耳其不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至少也是個中等強國,不可能受此羞辱。等土耳其慢慢恢復國力後,就有能力對《洛桑條約》進行修改。1936年,土耳其代表和各國代表又去了一趟瑞士,但這次是在蒙特勒。恢復元氣的土耳其說:“各國軍艦平時還可以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但是,噸位要有限制。另外,如果各國發生戰爭,則各國不允許逼著土耳其選邊站隊。如果土耳其也加入戰爭,那麼其他各國的軍艦能否通過海峽,要由土耳其來決定。”

江湖就是弱肉強食,土耳其不再是“弱肉”,列強也只好按土耳其的意思,簽訂了《關於黑海海峽制度的公約》。

土耳其當時自認國力還不是很強,為了穩住各國,對外聲稱這份公約有效期為20年。各國覺得20年期限可以接受,到時再來勒索土耳其。但20年後的1956年,土耳其已是北約成員國,根本不理會任何要求修改《關於黑海海峽制度的公約》的呼聲。

完全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土耳其來說,一是日進斗金,二是可以在國際大棋盤上的博弈上,土耳其有足夠的話語權。


地圖帝


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基本控制了黑海的出海口,該海峽也稱為伊斯坦布爾海峽。這裡是亞歐交通的要塞,可以說控制了這個海峽,那麼蘇聯黑海艦隊就不好過了。這就意味著蘇聯四大艦隊之間的支援變成奢望,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還能有所溝通,那麼黑海艦隊就成了孤立無援。因此在二戰後土耳其很快就成為了北約的成員,美國也阻擋了蘇聯對土耳其的野心。與土耳其直接爆發衝突對蘇聯意味著直接與北約集團翻臉,而在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蘇聯並沒有力量在南歐與北約集團大打出手的能力,其對土耳其的野心也只能收斂。

但是,蘇聯海軍平時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通行並未受到限制,雖然有北約撐腰,但土耳其在國際政治上也比較識趣,並不主動招惹蘇聯。所以說蘇聯並不是不能利用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只是不能完全控制。

黑海艦隊在冷戰期間支援位於地中海的第五戰役分艦隊時並未受到阻礙,蘇聯海軍在東地中海的存在在進入七十年代以後也一直十分強勢,以“禿鷹”反潛巡洋艦為首的編隊在東地中海的反潛陣位上驅趕著美軍的核潛艇,美軍甚至一度被“趕出”了東地中海。然而如果是在戰時條件下蘇聯海軍的通行與否就是另一回事兒了。在政治和軍事影響下蘇聯未能拔掉的君士坦丁堡始終是紮在蘇聯海軍喉嚨中的一根刺。

川陀太空軍事小組


川陀太空問答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

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

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

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黑海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

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的內海~馬爾馬拉海❕


四都火雞


1、博斯普魯斯海峽是黑海沿岸國家進入地中海海的必經水道2、黑海沿岸國家有很多,重要的是俄羅斯也是黑海沿岸國家3、博斯普魯斯海峽是重要的歐亞分界線,而博斯普魯斯大橋就成為連接歐亞大陸的狹窄而重要的陸上通道4、博斯普魯斯海峽也是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分界線

總之,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水道;大橋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陸路通道,真正的“世界的十字路口”!地理上這裡是兩個大洲的分界點;精神世界裡,這裡又是世界兩大宗教的分界點!


不知道140863172


看對誰!對美國和中國並不太重要,雖然我國買“瓦良格”那裡重要了一次。蘇伊士運河對英國重要;巴拿馬運河對美國重要;馬六甲海峽對中國重要;波羅的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對俄羅斯重要;波斯灣對伊朗重要;直布羅陀海峽對地中海國家重要,這都是地緣政治地勢。相對來說,只要沒有任何的敵人,這些都不重要!中國的外交政策是“無敵國外交”,追求經濟共贏,不講敵對。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國沒想著有敵國,但“敵國”一直惦記著你,所以地緣政治顯得凸出,才有這種地勢的重要性。風平浪靜的馬六甲海峽暗礁林立,使得中國經濟命脈顯得十分脆弱;俄羅斯也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也與我們有同感,而且那裡還是熱點地區。試想,如果那裡的國家友好相處,馬六甲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還有那麼重要嗎?


娵訾靜淵


中東地區被稱作“五海三洲”之地,這“五海”之一就包括黑海,黑海不但是俄羅斯南向的通道,也是整個歐洲東部南下的通道!沿海格魯吉亞、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六國視其為生命之海,還有歐洲運輸量很大的國際河流多瑙河也是注入黑海!可嘆的是,這麼重要的一片水域只有一個與外面水域聯接的狹窄通道,就是土耳其海峽,又叫黑海海峽!這個海俠有三部分組成,由北向南分別為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而且全部穿過土耳其國土,為其所控!其中,緊臨黑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只有400米不到,一艘沉船都有可能造成海運癱瘓!因此,博斯普魯斯海峽又被稱為“咽喉中的咽喉”!


翱翔126053051


其之所以重要,只是個“軍事術語”而已!作為政治家,我並不以此為重要!它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溝通馬爾馬拉海、地中海和黑海,也是鏈接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僅此而已!


用戶50013994969


重要是因為成了某個地方的唯一通道,就像馬六甲海峽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