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吞童子考

在日本的民間傳說中酒吞童子是三大妖魔之一,據說是活動於平安王朝中期的萬鬼之王。

在所有相關的傳說中,酒吞童子都有這四個特點:相貌俊美、力量強悍,性格冷酷,還有就是貪酒好色。關於酒吞童子的各種傳說基本上可以分為《大江山退治繪卷》和《御伽草子》兩個系統。比如酒吞童子的身世之謎——也就是酒吞童子如何成為妖怪的傳說,兩個不同的系統就給了三個版本:

其中《御伽草子》的兩個版本因為是街頭巷尾的說書人用來講給市井細民們聽的,所以就非常非常的“接地氣”,也就是貼近現實生活。在這兩個版本中流傳最廣的一個記載酒吞童子本身是個在越後寺中出家的沙彌,彼時年甫成童,姿容俊秀,因此眾生無不為之傾倒。但也正是如此,酒吞童子在受到了世人愛慕的同時也遭到了嫉妒與陷害。種種惡意在這個少年沙彌的心中凝結累積,最終使其化身成為了惡鬼酒吞童子。

版本二則多少帶有浪漫色彩,初始人設不變——仍舊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美少年,無數的女性拜倒在他的腳下,而這位美少年卻是一個“冰美人”,卻對這些思慕很心機的無動於衷。他毫不留情地“拒絕”了所有女性的求愛,而這些被拒絕的女性皆因不堪打擊,最終都相思而亡。之後,少年又絕情的集中焚燒了那些包含愛意的情書,烈火之中的信札卻化作一陣詭異的黑煙將少年包裹起來。這黑煙中包含著為情而死的女子那種“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的怨恨——等煙火消散,美少年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酒吞童子。

第一個版本和第二個版本對探索酒吞童子傳說真相的幫助不大,因為這兩個故事一個是充滿了安土桃山到江戶初期那些市井怪談的特徵:人的慾壑難填導致底層互害的現象司空見慣,階級友愛蕩然無存;另一個則是根據《源氏物語》中六條御息所的故事改編的,也就是沉淪於可望不可及的愛慾之中,嫉妒的女性對冷酷無情之人展開報復——“得不到他就毀了他”。

第三個版本就比較有內涵了,說酒吞童子為伊吹山山神與村子長者的女兒所生的異形兒,而伊吹山山神其實是就是出雲的八岐大蛇。這個版本,不僅出現的最早,信息量也最大。

第三個版本出現於日本南北朝後期或室町初期製作的《大江山繪詞》之中。在這裡酒吞童子被寫作酒天童子,和他的父親八岐大蛇一樣,都嗜酒如命。

在《繪詞》中詳細的記載了酒天(吞)童子與一條天皇同時,彼時京都的若君、姫君(屬於統治階層的少女)多人失蹤,陰陽師安倍晴明算出這些惡行皆為大江山鬼王所為。於是向朝廷請旨,令攝津守源賴光和丹後守藤原保昌等奉命追討。

這酒天童子不僅割據大江山一帶,稱孤道寡,而且還利用當地豐富的鐵礦資源於險要之地修建巢穴,號稱“鐵之御所”。面對強敵,源賴光等人決定只能智取不能強攻,於是就喬裝改扮為雲遊僧,以接近酒天童子。酒天童子果然中計,接見了這些冒牌的雲遊僧。在接見過程中酒天童子不僅令手下化為美女妖童陪酒助興,而且還自述家世,稱其先祖本世代擁有平野山,但是最澄大師這個惡僧到來後,建了根本中堂延歷寺,彼等便失去了棲身之所,只能離開故山,於仁明天皇嘉祥二年(849AD)來到此山,嘯聚山林,已經百餘年。只等待有朝一日皇威佛法都變得衰落的時復東山再起云云。

酒吞童子考

酒吞童子與茨木童子在傳說中是簡單的君臣兄弟,但是在現在卻被描繪成一對戀人。

酒吞童子考

攝津守源賴光和丹後守藤原保昌斬殺大江山鬼王酒吞童子。

注意,神話、傳說往往是對歷史做另一個角度的敘事。在《繪詞》中酒天童子於京都內不斷製造恐怖的原因並非是出於《御伽草子》中所謂的“怨念”,而報復社會或者是其它那些似是而非的緣由。這位大江山鬼王、酒天童子據山築城、招降納叛並在京城搞恐怖活動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在混亂中奪取天下,可以說有著十分明確的政治目的。

而與酒天童子或者說酒吞童子齊名的另外兩個妖魔‘’玉藻前‘’和‘’大天狗‘’的原型也都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政治人物。

比如玉藻前的本尊就是鳥羽帝之妻、近衛帝之母藤原得子。作為攝關家名門出身的後宮女主,藤原得子在宮中的手腕不亞於妲己、褒姒、王政君。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登上至尊大寶,她先是利用宮廷醜聞整垮中宮待賢門院藤原璋子;在兒子近衛帝夭折之後又暗中激起崇德帝(也就是大天狗的本尊)、右府藤原賴長與後白河帝、藤原忠實兄弟父子之間的殘殺,並引起了保元之亂,無意識的為武家政權鋪平了道路。

既然這兩個妖魔都是以風雲一時的政治人物作為本尊,那酒吞童子的傳說也不會有例外。

考察歷史,在當時的日本確實也有不少像酒吞童子那樣的人物出現。比如在酒吞童子的時代之前,在日本的阪東就有豪傑平將門因不忍百姓受權貴的壓榨,起兵抗暴,並自稱皇帝,另立中央。雖然平將門的革命很快就被朝廷鎮壓,但畢竟撕開了朝廷看似神聖不可侵犯的偽裝。從此之後各種大規模的“盜”“賊”襲擊官府的記錄幾乎不絕於史。

平安時代中期,律令制帶來的改革紅利基本上已經被吃光。此時全國上下看似歲月靜好,但事實上早已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京都猶如抽血機一樣瘋狂的從每一個角落榨取資源,用來供養以藤原家為代表的統治階層那種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但是藤原家的“風景這邊獨好”就意味著其它階層的日益凋零。而藤原一門所推行的攝關政治不僅使朝廷大權旁落,也使得律令製為基礎的政治架構名存實亡。因此滿朝公卿賢者尸位素餐、但求潔身自好;平常庸碌之輩則寡廉鮮恥、簠簋不飭;天性殘忍的不良之輩自然也就會荼毒四海,率獸食人。所以,後人很中肯的將平安王朝歸結為“風雅的黑暗時代”,也就是說國家看似這盛世如你所願,實際上卻隱藏了無限危機。

當時破屋偏逢連陰雨,平安王朝中期以後天災人禍幾乎成為常態,地震、火災、洪水連年不絕。單是京都一地,從村上帝天德四年到六條帝仁安二年,二百年間,僅大內就遭災三十三次,也就是每六年一次。每一次災後重建都會對普通百姓進行一次敲骨吸髓式的掠奪。而隨之激增的流民也時不時地潛入京城、襲擊並焚燒大內皇宮、攝關權貴和各國國司的宅邸。整個日本上上下下瀰漫著一種濃郁末世氣氛。

對現實生活沒有指望,所以怪力亂神之說就會深入人心,就像現在流行玄幻小說一樣,當時的日本如果在“物語”中不加上些詭異的內容,恐怕聽眾就會寥若晨星。而所謂“鬼”、“妖孽”的其實便是這種四海困窮之下產生的絕望情緒而已。

所以歷史上的萬鬼之王酒吞童子其實就是割據丹波國大江山的草頭天子。而從有關酒吞童子的暴行中,其實也可看到這些所謂的“妖”、“鬼”其實更像盜賊。比如佔山為王;以男色勾引公家姬君之後將其綁架;酒吞童子的手下得力干將和戀人茨木童子則經常性地潛伏於城門一帶劫殺進出京城官民百姓……

以上種種,可見盤踞這大江山鐵之御所的酒吞童子一夥兒與其說是法力無邊的妖孽鬼怪,不如說是取人萑苻的盜寇亂黨。

酒吞童子考

酒吞童子考

源賴光率麾下四天王斬殺酒吞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