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1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知道的毛公山,一直想去看看,今天終於成行

位於青島城陽區惜福鎮,主要景點有一個天然形成的穿中山裝的毛主席站立天然石像。

坐326到58中換成111直達宮家村,一條寬闊的馬路直通毛公山。

路旁有一塊大石頭寫著紅色的“毛公山”三個大字。

石頭下有一個賣水果的青年,我們向他問路:他手一指:“一直往前走就到了。”

的確沒有岔路,是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馬路兩旁是望不到盡頭的葡萄園,夏天可以到這裡來摘葡萄吃。

我順著路跟著遊客一起往前走,路的兩旁是很多賣東西的商販。

毛公山是不要門票的,其實不要門票來的人多,來的人買東西也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路的兩旁一排排式樣別緻的別墅。

走到這些別墅的盡頭就是毛公山的入口,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門口,傳入耳中的是一首歌曲,曲調有點像電視連續劇《毛岸英》的主題曲。

紅色的歌曲,讓人心情跌宕起伏,不能平靜,會不由得想起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2

百度一下,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毛公山,紅色的山》

清晨登上毛公山

鳥語花香 晨霧綿延

一束陽光照亮大地

紅色旋律 縈繞耳畔

毛公山

家鄉的山 紅色的山

喜聞社區舊貌換新顏

山間新居拔地起

人民生活比蜜甜

毛公山

家鄉的山 紅色的山

喜看城陽飛躍大發展

共建共享征程壯

陽光城陽東風暖

毛公山

家鄉的山 紅色的山

喜迎社會主義新時代

紅色傳承凱歌起

民族復興譜新篇

走進毛公山 幸福暖心間

神龍盤踞 屹立東方

革命道路 前途光明

一束霞光點燃希望

一面紅旗染紅大山

城陽有座紅色的山

革命傳承毛公山

伴著紅色歌聲

城陽人民攜手並肩

3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景區反覆播放這首歌,聽著很舒服。

進景區是是上坡的水泥路,走不遠就是臺階路,叫革命道路,一路上隔不遠就有一個圖片的展示框,裡面介紹毛澤東一生的歷程。

走完這條路,也就走完了他的一生。

這次來主要就是看主席的石像,但是其他的也還有很多像形石,比如像扎馬尾辮子少女的,像純情短髮女生的秋水伊人,還有金蟾望月,等等,但是在山腰處有一處“長眠青山”確實比較的形象。

我正走著,邊走邊看旁邊路上的圖片介紹,看到有人登上旁邊的臺階望對面望,我也跟著看,是山,是樹和石頭,“看什麼啊?”我莫名其妙的問旁邊的一個老者。

“你看對面。”

我又伸長了脖子看,“還是沒看見什麼特別的東西。”

“就對面那塊石頭,你看那圓的就像一個頭,下面就像身子,蓋著國旗,跟主席躺在水晶館裡的樣子很像。”

我趕緊又看:“看到了,看到了,真的很像的。”

那個像形石堆就在對面的山脊上,後面是翠綠的松樹,那石堆頭朝東,安靜的躺在那裡,長眠在巍巍青山間。

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感。

懷念,惋惜,敬仰,留戀。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4

毛公山,海拔不高,也就200來米,強度不大,而且景區的路修的很好,就像在逛公園。

慢慢悠悠到山頂,頂多半個小時,到平臺,我四周一望,沒看到那處著名的經典啊。

前幾天群裡有個網友來過,就說沒有見到那處景點,我們感到很遺憾,難道今天我也找不到?

我不死心,繼續往上走,到最後路堵死了,無路可走,我四周一看,一回頭,哇塞,我看到了。原來,他就在我的身後。

對面的山坡上,有一處岩石也是上面一塊石頭圓的,像是頭,下面身子魁梧挺立,面朝東方,表情凝重的養著嶗山水庫,讓人浮想聯翩。

這處景點是2009年發現的,當時當地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的旅遊業,修建通往山上的路,他們修到山頂,坐在地上休息,一抬頭,看到對面的山峰酷似主席的穿著中山裝身影,於是流傳開來。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毛公山,那一份溫暖

據說這石像有“四絕”

一絕是偉人像生於風雨,成於天然,絕無雕刻,史書並沒有記載。從遠處看就像是身著中山裝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在眺望遠方。

二絕是全國天然形成的毛澤東主席石像不乏其數,但站立的唯有這座,它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

三絕是這個偉人像高8.3米,毛澤東主席生於1893年,與世長辭於1976年,享年83歲,可謂無巧不成書。

四絕是澤,水積聚的地方,東,就是東方,而我們眼前的這位偉人正面對東方眺望著山腳下美麗的嶗山水庫。

據當地老百姓說,嶗山水庫一直相安無事,就是毛主席在保佑著他們。

這處景點被發現以後,2009年5月26日上午10時30分,毛澤東嫡孫、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毛新宇,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一行人特地來到城陽惜福鎮青峰社區毛公山登山。

在主席像的旁邊插著很多的紅旗,使我不由得想起那首詞,江山靠誰守。訴衷腸(贈周恩來)

【作者】毛澤東 【朝代】現代

當年忠貞為國酬,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5

我在觀景臺上拍照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媽媽領著孩子也在觀看,他對孩子說:“你看看,像不像毛爺爺?”

“那就是塊石頭,怎麼像爺爺。”小孩子還太小,他恐怕毛爺爺是誰都不知道。

我想來這裡的人無論如何都是對他有好感的人,那些罵他的人應該是不會來這裡浪費時間的吧?

我坐在旁邊的樹下凝望,聽著優美的旋律,心情又是欣慰,又是悲傷,滋味複雜。

我們現在的生活,應該是很幸福的了,這是他渴望的未來,可惜,他看不見了。

也不能說看不見,他其實從未離去,他一直在我們心中,他站在那裡,注視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的疾苦。

他是不多的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能夠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幸運。

去看他一眼,會覺得溫暖。

好多年過去了,他依然溫暖著中國。他依然溫暖著中國最底層的百姓,他依然是暗夜裡最亮的星。

他依然溫暖著你和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