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00萬,因“母慈子孝”而得名!

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浙江省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在悠久的歷史下,其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截至2018年,浙江省下轄11個地級市,杭州、寧波為副省級市。其中,就縣級慈溪市來說,人口超100萬,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縣級慈溪市東離寧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

浙江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00萬,因“母慈子孝”而得名!

首先,縣級慈溪市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在地理位置上,縣級慈溪市介於北緯30°02'~30°24'和東經121°02'~121°42'之間,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東距寧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也即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就縣級慈溪市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越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楚國消滅越國,今浙江省慈溪市一帶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在此基礎上,秦朝推行郡縣制,設立句章縣,屬會稽郡,縣治在城山渡(今餘姚市河姆渡東5裡)。

浙江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00萬,因“母慈子孝”而得名!

漢朝時期,今寧波市慈溪市一帶仍屬會稽郡句章縣。東漢時期,該地區曾為會稽東部都尉治。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慈溪市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東晉時期,句章縣遂遷治小溪(今鄞州鄞江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縣級慈溪市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省餘姚、鄞、3縣入句章縣,該地區屬之。公元738年,唐朝分鄮縣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鄮縣4縣,並分越州別立明州以轄之始。而這,意味著慈溪縣的正式建縣。

浙江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00萬,因“母慈子孝”而得名!

對於慈溪縣來說,縣治慈城鎮(今寧波市江北區)。治南有溪,因東漢董黯“母慈子孝”的故事而名慈溪,縣以溪名。自公元738年建縣,慈溪縣這一建制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改明州為餘姚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明州,慈溪縣歷為所屬。同年,江南東道下分設浙江東道、浙江西道,慈溪縣隸浙江東道。北宋建立後,慈溪縣歷屬明州,隸兩浙東路。南宋時期,慈溪屬明州,隸兩浙東路。元朝這一歷史階段,推行行省制。在此基礎上,慈溪縣屬江浙行省。

浙江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00萬,因“母慈子孝”而得名!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明州府為寧波府,慈溪縣屬之。清朝取代明朝後,慈溪縣屬浙江省寧波府。到了1914年,慈溪縣屬會稽道。1927年,慈溪縣直屬於浙江省。1970年,慈溪縣屬寧波地區。1983年,寧波地區撤銷,併入寧波市,慈溪縣屬寧波市。1988年10月13日,撤銷慈溪縣建制,改設慈溪市(縣級),仍屬寧波市。截至2018年底,縣級慈溪市總面積達1361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05萬人。由此,在浙江省各個縣和縣級市中,慈溪市的人口是相對較多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