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楊連弟,在國內是架橋英雄,到國外抗美援朝,是一級戰鬥英雄

在三門峽市陝州區(原陝縣)觀音堂鎮和硤石鄉之間的隴海鐵路上,有一座橋樑叫“楊連第橋”。這是我國鐵路線上唯一一處以人名命名的鐵路橋樑。在該橋的西北側,矗立著一座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是60多年前國家鐵道部指令鄭州鐵路局,專門為全國戰鬥英雄楊連第而建立的。

他叫楊連弟,在國內是架橋英雄,到國外抗美援朝,是一級戰鬥英雄

楊連第烈士紀念碑是三面體磚石空心結構,底座為長方形,刻有碑文,記載有楊連第的生平事蹟。碑身高15米,碑身東西兩側各有“楊連第烈士永垂不朽”九個紅色大字,面對隴海鐵路,供過往旅客觀瞻。

楊連第橋原稱八號橋,是隴海鐵路線上最高的橋樑,也是隴海鐵路貫通東西的關鍵工程。1921年由法、英、比利時三國工程師共同設計,用了4年時間建成。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將橋炸燬,只剩下5個橋墩。

他叫楊連弟,在國內是架橋英雄,到國外抗美援朝,是一級戰鬥英雄

楊連第,1919年生,天津市北倉鎮人。出身貧寒,當過學徒、電工、鞋廠傭工、三輪車伕。194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195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8月,為解放大西北,追殲殘敵,鐵道兵奉命搶修隴海鐵路八號橋。由於技術落後,只得靠人力在半空中作業,而且隨時都可能粉身碎骨。當地民眾都說:“八號頂,八號頂,失手掉成餅;八號墩,八號墩,上橋如上天。”鐵道兵某支隊戰士楊連第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創造了單面雲梯,帶頭登上了40多米高的橋墩,進行高空爆破,使大橋提前修復。為此,楊連第榮獲“登高英雄”稱號。1950年9月,他光榮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勞動模範代表會議。

他叫楊連弟,在國內是架橋英雄,到國外抗美援朝,是一級戰鬥英雄

1950年10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作戰,在鐵道兵團第1師第1團第1連任副連長。在朝鮮戰場上,楊連第多次出色完成搶修鐵路大橋的任務,有力地支援了朝鮮前線的戰鬥。1951年7月,在搶修清川江大橋時,楊連第帶領一個排12次搭設浮橋,並創造出“鋼軌架浮橋”的方法,保證了正常施工,使幾次中斷的大橋順利通車。1951年8月,楊連第出席了志願軍鐵道兵首屆慶功大會;9月,楊連第當選為志願軍戰鬥英雄國慶觀禮團代表歸國觀禮,並應邀列席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他叫楊連弟,在國內是架橋英雄,到國外抗美援朝,是一級戰鬥英雄

1952年5月15日,楊連第在清川江大橋指揮連隊架橋時,被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彈片擊中頭部,光榮犧牲,時年33歲。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他“一級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命名他所在連隊為“楊連第連”,並號召全軍學習楊連第同志偉大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授予金星獎章及一級國旗勳章。在朝鮮熙川郡富士山修建了“戰鬥英雄楊連第之墓”。

他叫楊連弟,在國內是架橋英雄,到國外抗美援朝,是一級戰鬥英雄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特將隴海鐵路八號橋命名為“楊連第橋”,將八號橋附近的火車站命名為“楊連第車站”。1953年3月,楊連第烈士靈柩從朝鮮運回祖國,安葬在瀋陽烈士陵園,與志願軍英雄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長眠在一起。1957年,鐵道部指令鄭州鐵路局,在隴海鐵路楊連第橋西北側修建了“楊連第烈士紀念碑”。(薛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