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有三窟,保護數字資產,你需要幾個私鑰簽名才最安全?

在幣圈中,最悔恨的事情並非被割韭菜,而是“忘記私鑰”,曾經坐擁千億卻取不出來,此時除了怨天尤人捅自己,你還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使用多重簽名技術,分散資產遺失風險。

去年12月,加拿大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QuadrigaCX首席執行官Gerald Cotton於印度旅行時驟逝,該交易所保管的法幣和加密貨幣加起來價值近1.9億美元,就此隨著無人知曉的私鑰永遠埋葬在一個黑洞中,該交易所因此身陷危機,11萬5千名用戶的數字資產也蒙受巨大損失。

其實這種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多重簽名技術即為其中一種方式。分散資產遺失風險,如此即便其中一把私鑰丟失,憑藉其他私鑰還是可以重啟數字資產,真正實現“你的資產就是我的,但我的資產還是我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降低黑客盜幣的風險,即使黑客偷走一把私鑰,也無法順利取得用戶資產。

基於底層Chain33開發的比特元公鏈在近日就發佈了含權重設置特色的多重簽名功能,多重簽名顧名思義就是多個用戶對同一個信息進行簽名和認證,透過多個私鑰參與計算,調用打開數字資產的地址。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用戶把資產放到一個藏寶箱裡面,這個藏寶箱總共有十把不同的鑰匙可以打開,就算有一半的鑰匙不見了,用剩下的鑰匙也可以有進行解鎖藏寶箱。

該技術可用於交易所、冷熱錢包等終端產品上,比特元公鏈的多重簽名技術最多可支持32個獨立私鑰控制多重簽名賬戶,用戶可以自由定義每一把私鑰的權重,這是其他多重簽名技術所沒有的。

自由分配每把私鑰的意思是什麼呢?

比方有一個錢包設置了3把私鑰,但每把私鑰被授權的票數不同,比如王一、張三和李四三個人,王一的私鑰可以有兩票權重,如此當王一發起交易時,他只需要張三或李四任一人的私鑰簽名,就可以成功發起交易,反之如果只有張三和李四兩個人發起交易,但是王一沒有簽名,他們倆總共只有兩票,就無法發起交易了。

含權重設置特色的多重簽名適宜於用在大額資產的管理上,如數字資產基金公司、企業、交易所、錢包、家族資產等,對於類似交易所QuadrigaCX這種不當管理數字資產而導致鉅額損失的悲劇希望能儘可能的少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