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四川影像:炮火炸燬了貢院,年輕的土司和他的兒子


廢墟上搭建的窩棚。成都“劉戴之戰”造成貢院附近的大片民房被毀,瓦礫遍地,居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火災之後神龕。成都戰亂使得神靈一樣遭殃。

飛沙關殘破的塔。飛沙塔又叫聖母塔,傳言南宋一官員為感念聖母救難,在飛沙關山坳古道旁修建。影像中的飛沙塔為三層六面磚石結構,歷經長期的風化及腐蝕,已開始局部崩塌

飛沙關的馱畜隊。 “羊店一宵眠,飛沙曉渡關。高高一塔聳雲端,塔鈴聲碎風吹遠,人行須早晚。日當午,風正酣,若遇著大王雄,縱烏獲、孟賁也稱不敢。揚塵撲面,吹平李賀山,杜陵茅屋怎經卷?”這是董湘琴《松遊小唱》中描述都江堰到松潘長達700裡的茶馬古道中十八關之一的飛沙關景象。

桃關到汶川的剃頭匠。這是典型的剃頭挑子和剃頭匠,一頭是燒熱水的爐灶和金屬水盆,一頭是顧客的坐凳。







澤護兩渠牌坊。灌縣都江堰二王廟兼為山門的三層飛簷牌坊,牌坊背面為“ 玉壘仙都”匾額。

伏龍觀或二王廟的道長

灌縣的基督徒在道教的廟裡開會,細看這座道教廟宇還很新,能在裡面傳基督教,看來道家還是很包容的

灌縣依山傍水,山中木材豐富,運輸木料的人很多,並有專門背運木料的工具,便於休息、爬坡上坎。

桃關 抽旱菸的人。兩個老漢相對而坐,其中一位抽著四川人愛好的葉子菸。



第二十三世瓦寺土司索代庚和他時年13歲的兒子索觀澐在土司官寨拍的合影。1928-1929年,國內學者黎光明深入岷江上游一帶考察民俗,在汶川與瓦寺土司索代庚相見交談,他描述“土司口齒清楚,語言流利,所談輒引報章雜誌”。據已有資料載,瓦寺土司與中央政府關係最為密切。



這是被“劉戴之戰”川軍炮火、地雷轟開的成都貢院城牆,城牆豁口處站滿了看熱鬧的居民,到處是破爛的傢俱和房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