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真的贏過小米了嗎?真實情況讓人唏噓,格力財報暴露一切

從2018年交出的答卷來看,小米的業績並不差,營收、淨利潤增勢亮眼,分別同比增長52.6%、59.5%,IoT平臺已連接IoT設備數更達1.51億臺,同比大增193.2%,領先地位近一步鞏固。然而2019年4月28日晚上,格力電器披露了2018年報,顯示格力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981.2億元。比小米更勝一籌,贏了賭局。

格力真的贏過小米了嗎?真實情況讓人唏噓,格力財報暴露一切

宣佈賭局勝利的同時,董明珠不忘強調,“賭局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於輕資產”。其實董明珠這場勝利的優勢是壓倒性的。贏得毫不光彩。因此根據財報深究起來,格力去掉其他收入之後,格力1981億元的總收入重,主營業務收入只剩下了1706億元。​

格力真的贏過小米了嗎?真實情況讓人唏噓,格力財報暴露一切

同時格力還要附上慘痛的代價,畢竟根據格力經銷商說:“這2000億的營收就這麼回來的,好好對待我們基層的經銷商吧。”一位湖北地區的經銷商說,格力是不允許經銷商賣不掉而退貨的,無論是賣不掉貨的經銷商還是去不了庫存的生產企業,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最終會被淘汰掉,能留下來的經銷商都是精英。勝利背後的董明珠可能高興不起來。最近成為輿論焦點的銀隆風波中,她或會輸掉本錢。​

格力真的贏過小米了嗎?真實情況讓人唏噓,格力財報暴露一切

​雖然看上去格力很佔上風,相關的財報數據只不過是糊弄人罷了!天。因此單憑雙方的主營業務收入來看,格力不但沒有贏得這場勝利,反而輸得一塌糊塗。回顧打賭的當年,2014年小米的全年營業收入不過265.8億,而格力電器的全年營收是1200億,雙方當時的差距是800多億。相比之下小米非主營業務帶來的收入只有13.4億元,而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三架馬車帶來的總收入達1736億元。​

格力真的贏過小米了嗎?真實情況讓人唏噓,格力財報暴露一切

孫國華則直接點破,格力電器向銀隆新能源銷售190億元的內容,“絕大多數是格力在為銀隆新能源代採購”。 因此,這個賭局董明珠贏得根本不光彩。相反小米才是大贏家,畢竟五年來小米的業務卻增長了將近5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