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弒母吳謝宇上得了北大當得了男模,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有沒有人從心理學上分析一下?

玩遊戲麼我上官賊秀


其實相關問題,我在問答中已經有過回答,這裡再從心理學專業角度來詳細加以闡述。



我想關心案件的人大部分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何吳謝宇上得了北大,當得了男模?到底他是個怎樣的人?



但縱使我們有太多的不理解,案件就是發生了。這種高智商的犯案人員,心思和想法是有別於常人的。案件發生似乎在一次印證一個道理: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

離奇的案件我們不再分析,相信警方的審訊很快會讓真相大白。(目前關於案件細節的審訊似乎不太順利)

根據吳謝宇在案前和案後所表現出來的完全不同的一面,我認為他的表現就是“本我”打敗“超我”的過程。

“本我”與“超我”的博弈

這裡需要給大家介紹幾個心理學概念:“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id):位於潛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慾望構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樂原則” 。

自我(ego):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則”。

簡單理解就是,本我只在乎快感,不在乎責任與道德;超我一心只追求道德理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自我則在本超二我之間努力調和,使一個人在既能滿足自己一定需求的情況下,又不為社會道德所指責,且努力向理想進發。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始終處於衝突——協調的矛盾運動之中。

吳謝宇在別人眼裡是一個自律、專注、早熟、嚴謹、聰明、理智、熱情、情緒穩定、追求完美的人,甚至別人找不出他一個缺點。從小到大他都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也就是說他從小到大都表現出的是“超我”,人性的弱點在他身上似乎完全被隱藏了。



但是每個人都有“本我”的存在,只是對他來說“本我”被完全壓抑了,但是潛意識裡“本我”在不斷的積蓄力量,這就是我之前說的,這麼一個近乎完美的好孩子,其實是個高度壓抑的偽裝者。

一個別人看不出他缺點的人是可怕的人,不是他沒有缺點,而是他一直活在偽裝之下。就像一個演員,別人演一時,他卻能演一生。

其實他的內心也是十分痛苦的,他沒有很好的調解“本我”和“超我”,兩者在不停地鬥爭著,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鬥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從上大學生他對好朋友透露出想要自殺的念頭就能得到印證。

後來,“本我”也越來越佔了上風,最終突破了道德底線。就想火山噴發一樣,他周密計劃,殘忍地將母親殺害,在母親死後,又迫不及待做了她生前可能最厭惡的兩件事:騙錢和招ji(可能向ji女求婚)。吳完全像是解放了自己被壓抑二十多年的天性,他終於不用再戴面具。

講到這裡,可能人們都能理解他騙錢和招ji的做法,但心中還是有疑問:為什麼非要殺害自己的母親?

因為母親是他“超我”的重要來源和“本我”的巨大阻礙。

這就要從母親的教育說起。

吳謝宇的母親謝天琴,在眾人心中是這樣一個道德楷模的形象:要強、清高、保守、忠貞、刻板、道德潔癖、原則性極強。謝天琴可能無形中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關於學習、關於成功、關於交往、甚至關於性。

吳遵照他母親的意願,以少年楷模的完美人設活著,成為多少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卻壓抑了作為一個孩子的天性。讓一個天性自由的兒童去從接受這些道德高標準,內心是非常壓抑的、非常痛苦的。



一個童年幾乎從來沒有經歷過頑皮、淘氣、放縱時光的人是可怕的。

吳父去世,吳母變得焦慮、易怒,把全部注意力和希望放在吳身上,讓吳承受了巨大壓力,卻又無處排遣。

在孝順、乖巧背後,他卻是一個極其叛逆的人。

反思當前教育

教育的目的並非培養高智商的人,而是為了培養人格健全的人。而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人格是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也是各種心理特性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它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使他具有區別於他人的、獨特的心理品質。

有心理學家說,家庭是“人類性格的工廠”,表明了家庭對孩子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歡互相拿自己孩子作比較,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只要求孩子“要努力”“要優秀”“要成功”, 從來不問孩子開不開心,不問孩子幸不幸福。可是父母所謂的“成功”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的“成功”,很大程度是他們將自己未曾實現的夢想強加給下一代。

父母的這些期望無形中使孩子生活在充滿壓力的生活環境中,容易產生心理恐慌、焦慮以及逆反等各種不良心理,這些都將嚴重阻礙孩子正常的身心健康發展,等到孩子“爆發”“崩潰”、出問題時,才後悔莫及。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以“分數”“升學率”為第一位,而忽略個人心智成長,長時間如此,讓部分孩子變成了思想上“人云亦云”、心理上“黑燈瞎火”的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

這告誡我們,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要刻意站在偉人的高度上提要求,不要作為旁觀者客觀批判,而應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在理解、同情的基礎上講述、教授做人的道理。

父母的關愛做到位了,孩子自然能夠感受到愛,也能從心中生出愛的種子。

願看到文章的每位父母能夠反思自己,既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也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孩子的人格養成。

最後,這個案件屬於極端小概率事件,大家不必恐慌不安,但其中折射出的教育缺失問題值得大家深思。希望通過這個案件,讓大家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不論是家長還是青春期的孩子,不論是學校還是社會。

阿黎心理,助你遇見更好的自己。阿黎還要悄悄告訴你:“點贊加關注,每天有進步哦!”

阿黎心理


小時候會發自內心的愛父母,慢慢開始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價值觀之後,還是會愛父母,但是裡面會摻雜受道德觀念的影響的責任感在裡面,這種責任感越強,對自己的壓力就越大,如果現實再不如意,落差就會越來越大,這時候道德的約束又會加劇壓力,就容易抑鬱或是做出什麼極端行為,愛是可以生出恨或是惡。

拿我自己舉例,我一個農村出身,復讀二流本科畢業的,今年畢業第3年,工資也就5000左右。在農村能出一個大學生真的很難,所以我媽給我從小灌輸的思想就是,必須上大學,我們家的希望就寄託在你的身上了。高中我考進的市裡一所重點高中,很快發現了我與周圍同學的差距,在見識上,思想上,他們更多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自己的愛好,而我幾乎和他們聊不到一塊去。比如我第一次聽說郭敬明是在高中的時候,而幾乎班上的女生都把他的書看過了。然後我就只能戰戰兢兢的學習,不太與周圍的人來往,只和寢室裡面的幾個人說說話,再加上高中家裡出了點事,第一次差幾分上二本線。我央求我媽讓我再讀一年,最後我媽還是心軟同意了,那會我媽剛生了我妹,家裡經濟很緊,還是很感謝我媽復讀了一年。後來考上了大學,我媽每個月給我700的生活費,好在大學在一個二線城市,節省下也還可以過得下去,但是自己心裡會很過意不去,覺得是自己增加了家裡的負擔,我媽又屬於那種非常喜歡抱怨的人,每次打電話一方面會抱怨家裡沒錢,一方面又說你不要虧待自己。所以大學的時候我整天都在想如果兼職賺錢,也不敢談戀愛。

這裡說點關於不談戀愛的題外話:不談戀愛還有一點是因為我在初中13歲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男孩子,然後寫了篇日記,被我媽發現了,然後她把那篇日記扔到我面前,說你才多大啊,整天東想西想,還問我有沒有不給那個男孩子寫字條,我說沒有之後,她說幸好沒有寫,要是讓人家爸媽知道了,會說你沒有家教,說你父母沒有把你教好。她的那番話讓我覺得喜歡上一個人好像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導致了我重來不敢去正面面對我的感情。自這件事開始我就不會再寫日記了,即便寫了,也會寫完當場銷燬。中國的孩子真的太沒有隱私權了,越是這樣侵害孩子的隱私會把孩子推得更遠。

終於畢業了,去了本省的一線城市找工作才發現,985,211畢業生隨處可見,然後找到了一份旅行社的銷售工作,剛開始一個月就2000元,我媽每次打電話都是問你這個月工資是多少,不問點其他的,要不就是你哪個同學又買房了,又結婚生孩子了。然後不斷說這些,我頂不住壓力辭職了,中途還做了幾份工作,都是頂不住公司和我媽的雙重壓力辭職了。最後去當培訓機構的老師,老師工資就很穩定4000+然後每次打電話就成了你今天上了幾節課,反正就是和你聊工作。我想你是我媽啊 你不是我的老闆,為什麼家人還要聊工作呢。然後就說你要不換個工作哦,你那點工資買不起房啊什麼的,人家誰誰誰,大專畢業工資又是多少多少~每到她這麼說的時候我就想放棄,想辭職,後來終於走出了這個怪圈,因為這是我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啊,肯定做不到讓每個人都滿意的啊。以前苦惱是因為我真的很愛我媽,我從小體弱多病,是我媽悉心照顧才能長到這麼大的,我媽在我身上傾注太多心血了,把什麼都寄託在我的身上,中國的父母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自己省吃儉用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孩子一旦有點忤逆他們的意思就開始道德綁架,我對你這麼好,你還不聽話,我什麼都是為你好。每到這種時候,孩子心裡其實也內疚的不得了,表面是孩子勝了,其實孩子背地裡會自責,會覺得自己不應該那樣,可是又不想違背自己的心意。

所以我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孩子,至少目前不會這樣打算,很多人根本沒有做好對自己的人生和對別人的人生負責的準備就去結婚生孩子,所以最後以離婚收場,其實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孩子。


霓虹志


我是小雨,我來回答。

上得了北大是天賦,當得了男模是天性,這兩個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並不衝突。至於吳謝宇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總結為:一半天才,一半瘋子,謝天琴高原則性風格下的產物,表面乖巧的高級演員。


吳謝宇能上得了北大,還真是靠天賦。

有的孩子一生下來就和別的孩子分出個“高下”,大多數能上北大的人,絕對是從小時候就十分優秀的,沒有太卓越表現的小孩成為了“普通人”,表現優秀的小部分人就成為了“尖子”。

吳謝宇小時候就表現出別的孩子沒有的自律性,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乖乖寫作業;初中的時候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文理科都十分優秀,是當時福州一中的狀元;高中拿下奧利匹克物理競賽全國三等獎,並輕鬆通過了北大的自主招生;大學拿下廖凱源獎學金,在知名網站發表多篇論文,英語達到了頂尖的水平。這就是天賦,孃胎出生就自帶的優秀基因,雖然父母的教育也佔功勞,但是還是吳謝宇的天賦讓他成為可塑之才,畢竟朽木不可雕的道理大家都懂。



當得了男模是天性釋放,也是生活所迫。

吳謝宇在弒母后,就愛上了一名性工作者,這在母親生前是絕對不允許的。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個原則性極高的人,朋友們對她的評價是比較保守和清高,典型的知識型女性;新聞說她經常把不好的情緒只向家裡傳遞。


外界都比較認可的觀點,吳謝宇之所以愛上ji女,是因為長期以來受到天性的壓制。他從來不敢在母親面前談及戀愛與性的問題,從來都表現出聽話乖巧的形象,更別說越“母親的”界去談女朋友了。

弒母后,他在酒吧當陪酒男模,根據他的同事講述,這期間他一直存在外出找妓女的行為,好似這個“特殊”愛好貫穿了他殺母后的幾年。所以當陪酒男模,自然是順應他的內心的,壓抑太久必然會導致無限的縱慾;再加上他四處逃亡,酒吧魚龍混雜,相對來說是個不錯的藏匿地點,這麼看來,北大學子當陪酒也不奇怪。


心理學上來看,這就涉及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分為個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才會往高層次需求上想,俗話說就是“溫飽而思淫慾”。吳謝宇低層次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但是較高層次的需求一直處於壓抑的狀態,當然會產生縱慾、抑鬱、暴躁等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

目前,吳謝宇的審訊並不順利。這個傢伙承認弒母,但是對於案件細節避而不談,反而和審訊員談論起了案件以外的天文哲學,具備較難突破的心理防線和反審訊能力,想要成功拿下他,想必是一場攻堅戰。


小雨影視


我被知乎上的他與母親的不倫戀洗腦了(勿噴),我覺得這樣的分析才能說得通一個人提前幾個月準備了大量的工具去殺人,注意,這個做了充分準備的預備殺人行為針對的可是他的生母,這就排除了激情殺人和在精神疾病無民事行為能力時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情況。很明顯他是知道他在做什麼,他也知道他要謀殺的對象不是陌生人,而是自己的親人,之後還嘗試了分S。再來分析他弒母之後的一些列動作:處理屍體(購買活性炭之類的)的同時就向親屬借錢,之後跟性工作者交往,在酒吧坐檯等等,簡直放飛自己,也遊走在這個社會黑暗的邊緣。之後被警方抓住訊問過程中又避開弒母情節,他迴避警方的問題說明他也在逃避,也許他也沒辦法回答或者正視自己的行為,而我們普羅大眾又不能以自己正常人的思維去理解他的內心世界,總之他一定是有人格障礙的,期待一個厲害的心理學家能敲開他的心扉。又或許,我們永遠不知道真相。


迷糊周迷糊


1上北大,是被母親控制逼迫,是一個假像,是一個傀儡,也就是一個吊線玩偶。

2當的了模特,當鴨,是極度壓抑後,肆無忌憚的釋放,是一個扭曲的,過度自由的假象,是一隻斷了線的風箏。

總之,吳謝宇的母親聽說有嚴重潔癖,他的三個姑姑都有精神疾病。再次應驗了兩句話

1,所有成年人的心理問題都是兒童時期心理問題積壓的總爆發。

2,精神疾病有明顯的遺傳性。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造成吳謝宇的今天,我大膽推測,都是童年的不正常經歷造成的。


納蘭雨杭


一個人從性封閉到性開放,吳謝宇放飛了自我。學習是他的天賦,但他心裡又有一個魔鬼,這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有的。他從小就受到母親的讚揚中長大,他母親一直希望他成為她的驕傲,他也確實成了她的驕傲。於是,在謝天琴眼裡,吳謝宇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存在。她給他設計的人生應該是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或者在本國讀研究生,碩士博士的讀下去再找個好工作,出人頭地。

而他,由於年齡的增長,社會接觸面的增加,身體的發育,性的成熟。他再也不想做個乖孩紙,他也想談戀愛,也想過性生活。但他無法逾越母親對她的期望,有母親在他無法去放縱自己心裡的那隻小野獸。他像一隻披著羊皮的狼,成為眾人心中的“宇神”。可是他病了,他想要抱著女人狂歡,釋放他那如火的青春。他不想讀書了,他要做個男人。

於是,他要清除阻礙他迴歸狼的本性的母親,他是一個被性的慾望充昏了頭腦的人。他殺了阻礙他釋放自我的母親。他為了慾望,毀滅了自己。

他揮霍錢財,要和一個妓女結婚。他放縱自己,做一隻在酒池肉林中游弋的鴨子。他知道,要想長久的享受人生,就要有個好身體,所以他鍛煉出了八塊腹肌。

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從人生巔峰跌入萬丈深淵,此生萬劫不復。如此放縱自己的慾望,下輩子投胎做狼。




路過你們的愛情


心理學上有一句話叫“越道德越墮落”。就是說一個人外在的形象,越是維護道德的,在內心裡就越想走向道德的相反的一面,即墮落的一面。

吳謝宇弒母行為的心理解析

吳謝宇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同學眼裡是個男孩兒。他的完美形象正是她媽媽幾十年來打磨出來的,因為他的媽媽本身嚴厲保守,有道德潔癖,所以她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是一個完美孩子。

對於任何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問題,或者嚴重或者輕微,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但是吳謝宇的媽媽是不會接受他出現成長中的瑕疵,也不接納他的不完美。所以在小的時候,為了能夠獲得父母對自己的認同, 吳謝宇必須掩蓋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必須表現出來父母喜歡和認同的特點,這樣經過20多年的演練,吳謝宇在外在表現上已經達到他母親要求的標準,也就是沒有瑕疵的完美男生。

但是,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是優點和缺點積於一身的,讓他向外人表現出太多的優秀時,他只能將自己的不足、不好或者甚至自己的不堪壓抑在內心裡,久而久之,這種壓抑產生的後果或者向內攻擊自己,也就是產生抑鬱甚至自殺行為,或者向外攻擊他人,也就是傷害他人,甚至殺害親人。我查閱資料瞭解到吳謝宇在上大學期間,曾與同學交流過自己有自殺的傾向,但是後來又轉向了向外攻擊,也就殺害了他的母親。

所以說正常的人要有一個發洩情緒的通道,吳謝宇的正常發洩渠道被阻塞了,他活的太累了,導致最終的悲劇。

吳謝宇已殺死母親的方式釋放了壓抑的情緒,他以這種方式實現了自己的重生,她殺死媽媽的目的就是為了重生。她殺死媽媽,意味著殺死了那個代表媽媽意願的完美的自己,從此,他開始展現真實的自我,這種自我即使很骯髒,那也是真實的,他心裡也是舒服的。

吳謝宇為什麼要混跡聲色場所?

看過他的一些資料,他母親是一個對自己非常嚴格的人,夏天不穿裙子,具有道德潔癖,也就是他母親討厭情感不忠的事情。當吳謝宇殺死母親後,他摘掉了自己完美男生面具,開始了真實的自我生活,他選擇了做這種男女不堪的事情,目的就是為了完全擺脫母親的影響,因為他認為只有這樣才是對母親的不認同,是實現真正的自我。

北大學生吳謝宇選擇在混跡於聲色場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釋放殺人的心理壓力。這樣的場所比較放鬆,不像其他職業,容易引起他人的關注,這裡的工作人員也比較亂。同時他也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會被抓住,現在的生命是倒計時,所以他也有一種玩樂人生的意思。


中考政治劉老師


吳謝宇決不是個案!是一種社會現象!已初現端倪!那就是中國目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弊端已突現!那就是在家庭中溺愛無度,揠苗助長,太看重學分,而忽視對下一代的人文關懷,自身責任!這責任就是對父母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學校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而我們目前太重視應試教育,孩孑們走向社會後是一個個冷血的高效率機器!他們不懂什麼叫人情,也毫無人情。前幾天的那位孩孑,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爭執後母親在車上報怨了幾句就跳橋自殺,這與吳謝宇也不分伯仲!都是些亳無人情可言的冷血動物!父母十幾載含辛茹苦培養你成人,你可曾想你身上所承擔的責任,你所認為的孝就是以一死了之來報答父母之恩!所以說現在的孩孑是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一代!嚴酷的現實已給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敲響警鐘!我們的教育不轉變,一次次悲劇決不會終結!


提筆安天下立馬定乾坤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一個強勢的母親,一個有主見不甘被控制的兒子,這矛盾能小得了麼,這只是各種矛盾激化的結果!家務事是很私密的,並非表面看到的那樣,這母子在外人面前演技好,可能掩蓋了很多問題!這兒子蓄謀數月殺母,可見母子矛盾非一般深!這兒子就是個家庭悲劇的受害者,無論怎麼做都會被無腦噴子們罵,不反抗母親就不能擺脫這種壓抑的控制,反抗了母親就犯了法被千夫所指,將心比心,站在他那個位置上,確實沒法辦,當忍不下去了就無須再忍了!他母親就他一個兒子,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是她所有的情感寄託,還寄託了她後半生的希望,是她一生的驕傲和自豪,你一句話她就能輕輕鬆鬆放走她兒子,你覺得有這麼容易麼!


加菲貓9208


父母在督促孩子讀書時,也應多與孩子溝通,有時認為這孩子很聽說,成績又那麼優秀,便一再要求孩子更加努力,創造更大的成就。

然而在一味要孩子讀好書,卻忘記他年少輕狂 ,他也有一般孩子的叛逆好動活潑的心理,而這些都被父母居高臨下的命令式或人生大道理傷淹蓋。

雖然父母並無強迫性的行為,但僅一些做人道理來“洗腦”,也是足夠讓孩子感厭煩,但又迫於情理,道德規範等而學習,腦子裡只有學習才是正理,其餘的都屬“犯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人性上講,心裡早已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也許母親在,這輩子都無法超越這種“地獄式”的安排人生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