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相聲界馬季,姜昆,郭德綱三人相比較,誰的創作表演水平更高一籌?

柳笛15


馬季,姜昆,郭德綱三人比較,誰的創作表演水平更高?

我認為他們三人比較,馬季第一,姜昆第二,郭德綱最差些。馬季在世,創作表演了大批相聲節目,且出了不少精品,他的相聲既有歌頌型的又有諷刺批判型的,都還能夠接受。姜昆相聲也同時具有歌頌和批判兩種類型,而且也很注重與現實結合,表演中現場效果感覺也還熱烈,但說學逗唱,馬季姜昆都不如師勝傑,候寶林,候躍文這三人,他們創作表演的相聲深入人心,說學逗唱基本功很過硬。師勝傑尤其突出,綜合能力可比候寶林都不差。他的嗓子好就明顯佔優勢。郭德綱的相聲不倫不類,說是傳統吧他不那麼純碎,說是現代吧又夾著傳統。他的相聲創作最大特點主題不集中,不突出,語言不精練,不精彩,他逗樂觀眾大多靠低級趣味的東西。但郭德綱旗下的謝津,陳映泉的創作表演明顯高於郭德綱,岳雲鵬全靠賣萌,文化素質不高的特點很明顯,總體上和郭德綱相象,但創作表演勝過郭德綱。


渝龍寶99611585070


我已經六十歲了,在我記事開始就一直聽馬季的相聲至馬季大師去世,馬季一生中說了幾百段相聲,那才是真正的相聲大師,現在馬季已經去世了,但我平時一直聽馬季生前的相聲,因為感覺他的相聲才是真正的相聲,現在郭德綱火了,我也不知道他的相聲到底火在哪裡,也許我們這個年齡段可能適應不了郭德綱的相聲,我也聽過他的幾段相聲,但沒有說的讓我笑,我今天說這些並不是說郭德綱的相聲不好,是我沒有那種事實上相聲感覺,現在反過來聽馬季的相聲,不管哪段還能讓我哈哈大笑。


用戶4116558362375


文無第一,這個還真不好比較,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若論創作水平,馬季先生>目前的郭德綱>姜昆。

馬季先生是侯寶林、劉寶瑞、郭全寶、郭啟儒四位先生的高徒。從五十年代登臺開始表演傳統相聲,到後來的歌頌相聲,再到後來的諷刺相聲。每個時代,馬季先生都有佳作問世,並且都能夠緊跟時代做出變化,為相聲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特別是到了五六十歲,一般演員在這個時期早就過了創作高峰期,而馬季先生還經常有新作問世,並且影響巨大。《宇宙牌香菸》、《五官爭功》等,傳播度非常廣,諷刺力度也很大。



而郭德綱呢,他的創作高峰期主要集中在2010年之前,除了那些傳統翻新的相聲,經典作品還有我字系列、你字系列。現在由於德雲社商業化版圖太大,郭德綱過於繁忙,創作頻率和質量不如從前。

看郭德綱的一些訪談和文章,就會發現他的創作能力還是在的,希望他以後還有好作品出來吧。

姜昆的創作主要在86年之前,有《詩歌與愛情》、《鼻子的故事》,在當時有一定的影響。

到了1986年之後,姜昆有了一位能幫他創作的高手——梁左。《虎口瞎想》、《特大新聞》、《電梯奇遇》、《著急》等,這些姜昆的代表作,都是梁左創作的。

到了後來當了官、梁左去世,姜昆也就再也沒有出什麼好作品了。



再看看錶演水平,我認為是郭德綱>馬季先生>姜昆。

郭德綱說學逗唱四門功課比較均衡,並且都有較高的水準。特別在使相方面,非常出彩。郭德綱表演小人物、小地痞,表情、肢體動作,令人叫絕。所以網絡上很多他的表情包,光看錶情,就讓人覺得非常可樂。

馬季先生的表演,我們能從宇宙香菸、五官爭功等作品中看到一些。可能是受電視相聲的限制,基本以說為主。



在宇宙牌香菸中,馬季先生把一個精明、狡猾的小商人演得活靈活現。節目裡還有一段類似地理圖的貫口,馬季先生不疾不徐、清楚自然,展示出他紮實的功底。

姜昆的表演則比較雷同,基本每一個節目都是表演城市裡的小青年,尖細嗓子、嘿嘿的乾笑、再叉叉腰、揮揮手。中規中矩,也能符合電視相聲表演的要求。後來年齡大了,在舞臺上還是小年輕形象,觀眾就不愛看了。

其實比較這三個人,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時代的需要,都在特定的時期為相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至於誰的貢獻大、誰的水平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最後歷史會給出公正的評價。


一鍋魚三樣


我們有一個很怪的現象,就是評論現在的人永遠不敢說超越了先人,比如說京劇誰敢說比梅蘭芳好?所以說沒人敢說郭德綱已經超越了仙貝,可事實上他做的卻真的是前無古人,我先說一下德高望重的馬季先生,我也特別喜歡他的相聲,馬季先生的那個年代,一輛夏利都算豪車,買輛嶄新的自行車你都能和同事炫耀幾天,那時候一個笑話山東說完,山西說,河北說完河南說,總有新鮮感,那時逗笑觀眾不是太難,現在呢,你現在放個屁,特朗普馬上都聞到臭味了,沒有哪一個笑話是新的,這種環境下,你的組織能力如果不行的話,你用一些廣為人知的笑料去逗笑觀眾,很難,郭德綱做到了,並且說是買票去聽,而且是一票難求,這就是能力,並且說在郭德綱之前,有著一大批笑星,其中馬季馮鞏姜昆等等,按理說有這麼多大名鼎鼎的笑星在,相聲應該是紅紅火火的吧?大家都知道當時相聲的狀態,不死不活,各大晚會的雞肋節目,是郭德綱把相聲帶紅火了,這一點毋庸置疑吧?那麼多笑星都不能把相聲弄的紅紅火火,郭德綱一人就帶動了相聲,誰高誰低大家評判!


飛翔42762711


要說創作和表演,馬季和郭德綱都算是相聲行業的佼佼者,而如果再論這兩個人的能耐,就要稍微細說一下。

馬季絕對是中國相聲承前啟後的大師級人物。他的師父侯寶林等人把相聲內容進行淨化之後,馬季作為當時的年輕演員代表迸發出極大的創作熱情,他的歌頌型相聲如果沒有及時出現,相聲很有可能就會在當時陷入絕境。那非常的十年期間,除了現代樣板戲幾乎所有文藝活動都停滯不前,馬季一段《友誼頌》既讓全國人民聽到了久違的相聲,也開懷地笑了。從那之後相聲開始解凍,而後迎來八十年代相聲的中興。進入八十年代馬季又創作和表演了很多諷刺型作品,很多作品都開相聲歷史上的先河。

馬季一生創作了300多段相聲,很多都是具有標誌意義的,不管從數量和質量上,馬季的表現在中國相聲史上都有口皆碑。

郭德綱是近十幾年以來知名度最高的相聲演員,並且具有最強的市場號召力,開創了相聲走向市場的新時代。郭德綱的相聲創作與馬季有很大不同,馬季直接改編傳統相聲不多,更多是直接創作新作品,而郭德綱更擅長改編傳統相聲,在原來段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迎合當今相聲觀眾的需要。

在表演方面,馬季在唱的方面尤其是唱傳統唱段方面有所欠缺,而郭德綱由於個人愛好並從小學習,加上個人的好嗓子,在唱的方面比較突出。

馬季2006年去世,在生前他是注意過郭德綱這個新人的,但兩人始終沒有機會見面。郭德綱對於馬季,應該也是尊重和服氣的。

具體誰高誰低,在這裡就不比了吧。


鄭捕頭


就創作來講,馬季應該能排首位,作品質量很高,郭德綱也不錯,但是倫理哏多了點,這就比馬季差了一檔,姜昆可以忽略。

表演方面馬季郭德綱各有自身的特點,單講“說”不分伯仲,但是“唱”郭德綱要比馬季強些,天生一副好嗓子,這沒辦法。姜昆其實在表演方面也挺有自己的特點,他喜歡一邊表演一邊笑,從頭到尾都是這樣,觀眾喜歡或討厭這種風格的五五開吧,總的來講比前兩位還是差些。


老火放羊


馬季最不容易。在當時的年代,不講傳統相聲了,都是創作既有思想性又有相聲藝術的好作品來。馬季做了大量工作,他的作品切入時弊,既保持了相聲嘻笑中善意諷刺的特點,又在短時間內濃縮了經典故事,塑造經典形象,讓人久久難以忘懷。最早聽他的友誼傳,描寫坦贊鐵路中非友誼的。現在我還記得哈哈尼尼。打電話的羅嗦。賣宇宙牌香菸的廣告公司,吹牛人不要臉啦。等等。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目前文化創作自由度更寬鬆,傳統段子也多了,說學逗唱基本功還算郭德綱了。姜昆屬於領導幹部型的藝人。他有時代侷限性,也有身份職業的侷限性,只能把他作為相聲領導。


寂春居士


馬是侯之後的相聲領軍人物,他和侯一樣為相聲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有了他相聲和以前不一樣了,他們豐富壯大了相聲,他們成就了相聲。姜是馬一手培養出來的`,他以及他那一代人的存在使相聲藝術在當時興盛達到了前所未有高度,當時的人民群眾對相聲的喜愛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他們的段子在普通群眾中能達到口口相傳,或許是興極必衰吧,在他們之後相聲陷入低谷,一度沉寂了十來年,當然,這中間也出來不少優秀的演員和段子,但都不能和馬姜等同日而語。馬已故去,姜尚在為相聲事業奔波,無論其水平影響和地位有目共睹,但若拿他和馬相提並論未免有點勉強。至於郭,他是聽著馬、姜的相聲長大的,的確很會說相聲,相聲成就了他,這一點和馬恰恰相反,馬成就了相聲。有了馬,相聲和以前不一樣了,而有了郭,相聲還是那個相聲。拿郭和馬比恐怕就連他本人也不好意思吧。至於有人常拿他和姜比想想也順理成章,必竟上一個相聲高鋒是姜那一茬人創造的,必竟姜在相聲上的高度在那擺著呢,必竟人人都想揚名立萬。


與君同行40


我還是認可馬季老師的創作水平,馬老師擅長去群眾中汲取經驗,找素材和靈感,在他的相聲作品裡,經常能看見生活裡不足之處,馬老師用他的語言犀利,諷刺誇張的表達手法,把一些生活現象傳達給觀眾,讓觀眾從中感覺到作品裡的人,事,物好像就在自己周圍,比如他的五官爭功,宇宙牌香菸等,都具有上述特點,這樣也抓住了觀眾的心,觀眾認為作品結實,有意思,不假。

馬老師作品在表演上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馬老師特點就在這學上,在作品裡模仿每個角色也是能看出馬季老師的藝術功底,口齒表達清晰,思路敏捷,眼神充滿渴望,嘴角上揚呵呵一笑,唇紅齒白,讓人印象深刻形象,臉上和肢體語言豐富,不會刻意去演,講究自然流露,發自內心與觀眾產生共鳴,這樣的表演也是觀眾喜歡馬季相聲的一大原因。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馬老師充分把這句話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裡,所以經久不衰的原因。



怪叔叔是個逗比


郭德綱能和大家作比較笑話:中國幾十年來一直要求嚴肅文藝:正能量:從來沒人在文藝界演出有社會陰暗更不會帶黃突然有人把這些都帶岀:使封閉的人的思想德以解放:形成一陣熱:讓人感覺新奇可笑:如當年小說廢都一樣:時間長了大家見的多了都很平常:論藝朮形勢郭早期相聲還很好:很期靠全套搬出民間相互瘋刺:取笑噁心的段子直不敢叫成藝術也沒生命力:笑過以後回味感覺很發冒:當年大師的相聲如今聽來一樣是經典:兩者沒有可比性:相聲是一門藝木:聽後笑過有所語:只為笑那社會上可笑之事太多:作品不興多:只需精:好象現在的郭家相聲都是一個路數:相比新出來的相聲新勢力的作品都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