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地久天長》這片兒好像受了詛咒。

參與人員陸續在社交媒體上踩雷,因發言不當,引發眾怒。

先是導演王小帥“泡妹泡哥新絕殺秘籍”的低俗營銷,把自己的嚴肅電影作品當春藥賣,引發惡評。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王小帥引發惡評的朋友圈

結果話題上了熱搜,票房卻沒有得到改善。

近日,《地久天長》的男主演,拿了柏林電影影帝的王景春又發文聲討“復仇者聯盟4”排片。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再次引發輿論強烈反彈。

結果發文當日就認錯了,承認自己“酸”。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作為一個什麼類型電影都看,喜歡文藝片也喜歡商業製作的觀眾,其實挺能理解王景春的情緒的。

不喜歡超級英雄電影的人很多,也不全都是藝術電影導演。比如科幻作家劉慈欣,就明確表達過自己不喜歡漫威電影;電影之王,本身也是商業電影扛旗者的詹姆斯卡梅隆,也表達過對超級英雄電影的鄙視。

王景春的這種情緒,是在《地久天長》的票房持續低迷一段時間之後,又遭遇了“復聯4”這樣的劃時代的重量級作品之後,突然引發的。

抱怨可以理解,但他噴錯了對象,也分析錯了原因。

導火索是《地久天長》票房遇冷。本來王景春憑藉電影在柏林拿了影帝,女主角詠梅也拿了影后,破天荒的收穫讓電影風頭很盛,受到媒體熱捧。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這兩年又都說國內市場成熟了,流量與IP的魔力正在消退,好電影的春天來了,大家市場預期很高。

但顯然,這種聲勢沒有轉化為商業收益。

究其根本,依然還是電影藝術屬性與娛樂屬性的對立與共生,在同一個市場中,截然不同的兩股群體在爭奪話語權。

拍藝術電影很辛苦,費心費神,可調動的資源也相對較少,又未必受市場待見,容易淪為賠本賺吆喝。

把電影奉為藝術的,多少精神上也有些執著,對商業電影尤其超級英雄題材多少有點兒輕視,總覺得自己是搞藝術創作,而那是流水線產品。

兩種電影歸根結底不是同一門類,就好比唱美聲的看不上流行的,鄙視鏈不一定合理但客觀存在。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電影歧視鏈

要清高,難免曲高和寡,就得受得住清貧。

也不是說藝術電影就不能賺錢。畢竟年初畢贛的“地球”依靠劍走偏鋒的營銷賣了2.8億,奧斯卡新貴《綠皮書》更是在網絡資源流出的前提下爆賣了4.8億,只走藝術院線的《波西米亞狂想曲》,都賣了快1億。

如果不是覬覦票房,《地久天長》不會使用有流量號召力的“王源”,也不會展開大規模的路演和點映,在商業院線高調上映。

可最後電影的票房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不說跟同檔期的商業片比,連同為第六代導演的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票房都是《地久天長》的2倍。

偏偏輿論又是一片叫好,電影一直維持著高口碑。較好而不叫座,確實讓人上火。

一上火一失控,就容易亂說話,說錯話。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王景春肯定罵錯了,對象就不對。

《復聯4》絕不是中國電影的野蠻入侵者,恰恰相反,它是目前冷清的中國電影市場的拯救者。

現在市場真的太冷了。

開年以後,隨著賀歲檔結束,國內電影市場逐漸冷清直至冰封,復聯4開畫前全國電影單日票房已經降低至2000多萬,比傳統意義上票房最低的大年三十還低。

2019年一季度,即使算上火爆的賀歲檔,即便算上表現爆炸的《流浪地球》,全國電影票房收入與觀影人數出現雙降,票房同比負增長8%,觀影人次負增長14%,平均上座率僅12%,一半以上影院虧損經營。

票房水平與觀影人數是有關部門政績的重要指標,更維持著資本對整個行業的信心。

另一組數據,則是電影投資盈利能力的低下。據藝恩網數據,中國電影2000萬以下投資的盈利率只有可憐的3%,3000萬到8000萬投資的盈利率僅僅為10%,大多數電影都在賠錢。

最新消息是,曾經的中國電影一哥,華誼兄弟於4月26日晚發佈2018年財報,淨利潤虧損11億,同比下跌231.97%,系2009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虧損。公司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虧損9400萬。這些虧損,主要來自電影部門。

加上此前引發軒然大波,幾乎震動整個行業的“明星欠稅”事件,整個行業可謂一片悲觀,哀鴻遍野。

大環境萎靡,投資的信心和意願都在下降,電影的製作與放映會更加市場化導向,拍片和排片資源都會流向更能賺錢的商業片,小眾文藝片生存空間只會更加狹窄。

畢竟電影首先是門生意,要吃飽飯才能講情懷。

整個市場都需要一針強心劑,來提振信心。而聲勢浩大、明星雲集、深耕已久的《復仇者聯盟4》,就是這強心劑。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所以才會有政策上各種一路綠燈,實現了內地超前北美首映的狂歡盛宴。

“復聯4”的確也不負眾望,瘋狂預售讓許久不見的黃牛再現影院。電影首映3天票房就接近15億,5天收入23億,以約80%的排片拿下了近98%的票房收入。

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票房市場。

“復聯4”並不是在擠壓國內電影的生存空間,反而是在維持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的所謂體面。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罵錯了對象,王景春提出的原因也不對。

“不要臉”是情緒話,是罵人,暫且先不說;“跪久了”有其專屬語境的,一般暗指崇洋媚外,諷刺部分國人膝蓋軟。

把一個藝術電影如何在商業環境下實現生存與發展的問題,變成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問題。

這就有點兒偷換概念了。

“復聯4”上映的檔期並不是絕對的黃金檔期,它甚至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五一假期,充分體現出了有關部門既想保年度總票房又想保國產電影票房比的糾結。

這個檔期是完全自由開放的,沒有任何強制性政策護航。

其兇猛的票房表現完全是自身商業價值的體現。

這種生猛也不僅僅只是中國,放眼全球,復聯4都在創造紀錄,神當殺神,佛擋殺佛。一個迪士尼傾注心血步步為營培養了10年的龐大商業計劃,爆發出這樣的能量是意料之中,也是理所當然。

硬要說是跪,那全球都在跪。

如果王景春真敢說,倒不妨想想誰在被保護,誰佔據著最有利的假期檔期,阻擋分賬電影進入,繼而形成潛規則和準壟斷。

他都知道,也懂,可不說。

“復聯4”是體量大,但在國內沒根沒底,就跟一傻大個兒一樣,罵起來一點風險都沒有,不罵你罵誰。

可他忘了,罵“復聯4”是不政治敏感,但站在後面的可不是什麼包場群眾和被收買的票房,是真金白銀花錢買票的觀眾,以及極端狂熱的粉絲們,人花自己錢看電影卻被扣個“愛跪”的帽子,誰能忍?

網上反擊的罵聲四起。

所以又火速道歉。

才發現,哦,原來自己的經紀公司CAA也是美國的,這不就尷尬了嘛?不能說你搞藝術就是國際合作,觀眾看引進大片或者影院給“復聯4”高排片就是跪久了啊。

復聯4大賣,藝術電影該保持怎樣的姿態?

所以啊,抱怨可以,但問題根源要找準了,別揣著明白裝糊塗。你就好好說藝術電影院線建設和專項配套資金支持,甚至打打悲情牌,說說嚴肅的藝術電影工作者多麼不容易,誰也不會吐槽。

別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到國家民族尊嚴的高度,否則最後容易弄得不可收拾,一地雞毛,自己也跌份兒。

對票房和藝術電影發展也沒起到什麼積極作用,就是圖了一嘴痛快。

何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