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子朱標為何會受到朱元璋的喜愛?

不吃甜豆腐腦怪


相對於歷史上眾多的悲催太子來自說,朱標就是一個“幸福死了”的太子。皇帝對太子的猜忌、打壓、甚至廢黜,這些在朱元璋身上統統沒有,非但如此,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和關愛,不亞於歷史上任何一位慈父。其實,要說綜合能力,朱棣恐怕不在朱標之下,其他被歷史淹沒的朱家兄弟們,恐怕也未必都是酒囊飯袋,那麼朱標為什麼會受到朱元璋特別的喜愛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封建禮法觀點決定了朱標的獨特地位

看待古人的問題,不能脫離當時環境。按照古代封建禮法,嫡長子具有別的兄弟沒有的崇高地位,皇家更是如此。

朱元璋作為皇帝,後宮佳人無數,兒子二十六個,兒女十六個。朱標出生於至正十五年,那一年朱元璋二十五歲,當時朱元璋正在領兵攻打金陵。朱元璋聽說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高興地在山上刻字留念。

九年後,朱元璋自立為吳王,朱標被冊立為世子。也在這一年,朱元璋的第六子和第七子出生。不過,無論朱元璋有多少兒子,都不能改變朱標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相反,兒子越多,嫡長子的地位越重要。

二、朱標的為人深得朱元璋歡心

朱標本身也是個值得父親疼愛的好孩子,史書說,他自幼好讀詩書,為人謙恭謹慎,既孝且悌,是一個仁德君子。

因為朱元璋對朱標的過於寬仁,曾經表達過不滿,後世對此過度解讀,認為朱元璋認為“子不類父”,對朱標很不滿意。其實這是個誤解,朱元璋曾經明確說過,對太子的三點希望:仁、明、勤。第一個要求就是“仁”,只是在這個“仁”的分寸把握上,父子倆有一些分歧,本質上,朱標的“仁”是符合朱元璋的要求的。

按照歷朝一般規律,開國皇帝以武功立國,二世之君以仁德承之,這樣的組合是王朝永續的基本前提。朱元璋不可能不明白這麼道理,所以,他給朱標請的老師都是當世大儒,朱標的為人,基本是按照朱元璋的期望塑造的。

三、朱元璋在朱標身上的付出最多

朱標十三歲被朱元璋冊立為太子,為了培養太子,朱元璋幾乎將朝中有名望有才能的人,一股腦都推到太子身邊,給他組建了一支豪華而又龐大的講師團隊、伴讀團隊。歷史上恐怕除了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教育外,沒有第二例可與之一比。

朱標二十二歲開始,朱元璋下令將所有政務,先呈交太子處置,而後再稟報於他,“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毫無疑問,朱標身上,承載的不光是朱元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更是皇帝對萬世基業的殷殷期許,可以說,朱元璋在朱標身上,耗盡一個父親所能做的一切。

這也不難理解,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會痛哭不已,越禮節給朱標舉辦喪禮。

四、馬皇后對朱元璋的影響

朱元璋雖然妻妾眾多,但他一生最鍾愛的就是馬皇后這位患難之妻,以至於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不再立皇后。

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感情,沒有哪個皇帝可以與他一比,自然作為馬皇后的親兒子朱標,也會多受到一點朱元璋的疼愛。

民間傳說,曾經有一次,朱元璋對朱標發怒,想要責打朱標,朱標就舉起馬皇后的遺像,做擋箭牌。朱元璋一見立刻心就軟了,對太子的怒火瞬間就釋放了。

總之,朱標是中國封建王朝罕見的幸福太子,朱元璋雖殘忍好殺,但對朱標,也是幾千年封建王朝難得一見的好父皇。大概過於圓滿了,所以註定會留下遺憾,朱元璋所承受的遺憾,竟然是兒子的英年早逝,實在是痛心!


尋根拜祖


朱標有何過人之處深受朱元璋的青睞

朱元璋在成就事業之後殺功臣,搞的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如此嚴厲的皇帝為何獨愛朱標,個人覺的有以下幾點可能。

嫡長子的光環

朱標是朱元璋的大兒子,也被稱為嫡長子。出生與元至正15年(1355年),當時的朱元璋27左右。在古代那是比較晚的,加上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攻打集慶(如今南京),得知朱標的出生,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由此看出朱標的降生對朱元璋來說有多麼的欣喜。後來也是有意不留餘力的培養朱標當做自己的接班人,即使在行軍打仗的艱苦條件下也沒有放下對朱標的教導。

後來朱元璋自從朱標的出生,事業一帆風順,驅逐了元氏成就了帝業,就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起因其品信據有馬皇后的宅心仁厚。

朱標宅心仁厚

  • 為師求情

  • 洪武十三年,朱標的老師,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因其長孫宋慎涉及胡惟庸案中,導致宋濂也受到牽連,其子孫都被朱元璋誅殺,向來趕淨殺絕的朱元璋沒打算放過宋濂的,滿朝文武人人自危,噤若寒蟬,沒人敢為宋濂求情,這時的朱標站了出來,冒著極大的風險向的時處在暴走狀態下的朱元璋求情,宋濂最終才免於一死,被流放四川茂州。

  • 為兄弟求情
  • 晉王朱掆是朱元璋的三子,是朱標的三弟,朱掆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被封為晉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到太原就藩上任,在上任期間無法無天,無惡不作,幹了很多壞事,也得罪了不少權貴,就此有人誣陷朱掆,到朱元璋面前說晉王要謀反,這可激怒了朱元璋,決定好好懲戒一下他,朱掆得知朱元璋要懲戒自己,想來想去決定去找老大朱標為他當說客,他知道此事也只有朱標才能辦得到,最後還是朱標力保朱掆只是心性不成熟,鬧點小事,覺不敢搞謀反的事情,朱元璋看在朱標為其求情,才沒有太追究此事,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此後的朱掆也算真氣,一改一晚的惡習,待人恭敬有禮,在也沒擺過晉王的架子,文武百官對他的口碑也有此改觀了,朱元璋也漸漸的重視起來,讓他領兵學習軍事。還有同年就藩的秦王朱樉也一樣招人誣陷,朱標一樣以自身擔保,才讓朱元璋於第二年放了朱樉回到藩地。

臣子的擁護

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但朱標去宅心仁厚,與其截然不同,朱元璋打下了江山靠心狠手辣,對自己的老部下痛下殺手,絲毫不留情面,朱標在群臣的心中是比較好的,起碼他做皇帝大家不在擔驚受怕,朝不保夕了,所以群臣都很支持朱標,群臣支持帝王權勢才能夠穩固,朱元璋才會歡喜。


個人認為朱元璋之所以喜愛朱標其因有三,其一嫡長子光環加身,其二宅心仁厚的一面,其三群臣的擁護,以上三點是朱元璋喜愛朱標的原因,其真正愛的是他的仁德


魅影醉凡塵


太祖高皇帝在建立大明時即立朱標為太子。而且讓標太子早早參與政務處理,甚至在太子逝世後跳過一眾皇子立太子之子為皇太孫,可見朱標深受高皇帝喜愛。

一、朱標是嫡長子。封建王朝特別是漢族政權對禮教的尊崇可謂頂禮膜拜了。有寧願立嫡不立長而主少國疑而失國的,有立嫡出皇太孫最後被親叔叔奪了位的一一本文客串人物建文帝、成祖文皇帝。且朱標之母馬皇后與高皇帝從淮西直到入主南京,同甘共苦,愛屋及烏,對朱標自然百看百順。

二、明帝國成立時太子朱標已十幾歲,對待眾弟弟宅心仁厚,一眾小弟也服這個哥哥。換句話說,朱標在高皇帝兒子中有威信。

三、群臣對朱標的擁護。太祖高皇帝畢竟是打江山的,自然有點個性比較暴戾又專橫。而朱標生性忠厚,比較寬厚仁慈,所以深受朝廷大臣的敬重和喜愛。高皇帝也明白暴戾是因為奪權,一個有威信、仁厚的第二代皇帝能讓帝國休養生息,更加強大。

綜上,即高皇帝喜愛朱標之理由。不足之處歡迎列位補充。感謝翻閱拙作。


荒井胡桃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


歷史寶藏


其實不能說朱元璋喜愛他,只能說朱元璋願意好好培養他,因為他是長子,未來是要繼承皇位的。當然馬皇后的兒子,他和馬皇后夫妻關係極好,自然會有點偏向。

朱標本人能力也不錯,處理事情也比較符合朱元璋的期望,朱元璋本人殘暴,但不希望後代也這樣,剛好朱標就很仁厚。

可惜朱標正值壯年就去世了,對朱元璋打擊很大。


史蠹


因為他是長子有第一繼承權


浪漫星空81808118


朱標是朱元章長子,立長不立幼是中國傳統,而且朱標仁慈寬厚與朱元章相反,朱元章殺功臣,殺異己,明白天下已經到休養生息的時期,朱標各項指標達到條件,所以在朱元章心裡是最好繼承人!


鄙人朝揚


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朱元璋當初的選擇是個錯誤。如果選朱棣當皇帝,就不會出現後來歷時4年的內戰。但歷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淚,它只相信實力。朱棣發動戰爭,將朱允炆趕下臺取而代之。


提筆再畫西遊


首先朱標是長子,古代受封建思想影響一直都是傳位長子。其次朱標是朱元璋跟馬皇后所生,眾所周知朱元璋很愛馬皇后的。在就是朱標是有治國的能力的,在眾多皇子中也是最有威望的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