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業業的青海鹽湖人——記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鉀肥分公司鹽田管理部電工工段長郭延濤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這是老一輩鹽湖人對郭延濤工作態度的評價。

二十多年的鹽湖職業生涯中,郭延濤秉承老鹽湖人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憑藉高超的職業技能,高尚的職業道德,認真細緻做好每一項細小的工作,示範作用明顯,為身邊的同事樹立了老實做人、認真做事,在崗建功立業的典範。

現任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鉀肥分公司鹽田管理部檢維修工段電工工段長,在崗26年的郭延濤一直都堅持勇於創新,不斷進步,也主張技能的傳承,極力為公司培養技能型人才,從“全省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到“青海省首批青年職業技能導師”“青海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再到獲得“青海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的背後是他盡力做好每一項工作的職責,也是日復一日對工作的鑽研與嚴謹。設備出現問題時,他總是能自覺地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

2014年正值新百萬噸採船項目電氣自控系統調試,由於時間緊迫,邊調試邊學習成為常態。為了快速掌握新項目電氣系統對比原有采船電氣系統的升級換代,他在要兼顧項目試車、試生產,大量技術資料編制、整理,繁瑣工作的同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進入安裝調試現場,通過設備型號比對、上網查閱資料等方式,快速掌握新建採船電氣系統的維護要點。

“檢修工不是換件工,不找出故障發生的根本原因,我睡不著。”每逢深夜處理完設備故障後,勞累了一天的同事都在抓緊時間休息,郭延濤還趴在桌子上對著圖紙、手冊進行著查找、分析、記錄。

近百平方公里的鹽田,是鉀肥生產的“糧倉”。對於這片區域,11座導、排滷泵站的分佈,160餘臺混流泵的泵型和配電設施,沒有人比他更熟稔於心。做為這些導滷泵站的直接管理者,他和他班組的任務就是保障這些泵站的電氣設備的高效有序運行。

2016年面對從兄弟單位接手過來的兩個泵站,在原始技術資料缺失,泵型不熟的情況下,他提前介入現場,放棄休息時間,與兄弟單位老師傅同吃住,虛心請教,將日常維護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知識以及維修心得整理成冊提供給班組成員學習,從而順利完成了泵站的交接,保證了鹽田導滷的連續性。

鹽田點多面廣,導滷泵站分佈較散,大多遠離廠區。工作期間為了更好地掌握情況,郭延濤會盡可能多走泵站,對每個泵站的設備運行情況,做到有整體上的把握。

“電氣維護工作能力的體現更多的是一個經驗積累和不斷學習的過程。”這是郭延濤一直秉承的工作原則。在鉀肥分公司成為TnPM試點單位後,他從這套先進的設備管理方式中學習到了更多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在改變提升自己的同時,主動把TnPM的要求轉化為自己檢修工作中的行為規範,真正做到了“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踏實的腳步,精湛的技能,紮實的作風,郭延濤用26年的時間身體力行地詮釋著一個平凡職工不平凡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