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這是什麼?這是漂浮在地球近地軌道(2000千米),一直到地球同步軌道(36000千米)之間的太空垃圾可視化示意圖。生活在地面上的我們,看不到也感覺不到,但是,我們的地球實際上已被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所包圍,這些危險的“碎片”,一直漂浮在我們頭頂,並且隨著航空航天科技的發達,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多。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自從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以來,60多年來,人類共發射將近5800次,發射衛星數量將近9000顆。同時,大量負責發射衛星的運載火箭的末級以及失效的衛星、解體的航天器碎片等太空垃圾也長久地留在了近地空間,給正常工作的衛星帶來極大的威脅。截止目前,地球軌道上的空間碎片質量已經將近8000噸!從上圖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從1957年以來,地球近地空間碎片的數量急劇增加,這些碎片密密麻麻的包裹著地球,看起來地球已經被這些碎片給包圍了!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碎片有多危險?

距離地面2000千米附近的近地軌道的碎片,飛行過程中由於受到氣球大氣阻力的作用,軌道會逐步降低,直至最後跌入地球大氣層。大部分碎片會在墜落過程中由於大氣摩擦而燒燬,但是偶爾也會有一些未能全完燒燬的碎片,墜落至地面,據統計,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個太空碎片墜落到地球大氣層中,這些碎片中,有十分之一的碎片未能完全燒燬,最後會墜落至地面。這些碎片如果墜落到人口密集地區,會對地面人員造成重大傷害,或毀壞建築物。碎片中還有一些是載有核燃料的運載火箭末級或帶有放射性物質,將對地面人員和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墜落在澳大利亞的“太空球”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上世紀60年代,澳大利亞出現多起神秘事件,有神秘的外太空球體墜落當地,在澳大利亞西部的梅克諾卡地區發現了一個鈦質金屬球,被當地民眾當成外星UFO事件。之後這個金屬球體被證實只是雙子座4號太空飛船的飲水箱。該太空船是於1965年8月21日發射,8月29日從外太空進入地球大氣層,最終濺落在大西洋海域。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這是1997年墜毀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ROM德爾塔運載火箭推進劑存儲箱。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這是2016年墜毀在越南北部的兩枚太空球,來源不祥。

1978年蘇聯曾有一顆名為宇宙的衛星墜落在加拿大的西北部,衛星上的30千克濃縮鈾反應物的放射性碎片灑落在800公里長的地帶上,最終蘇聯賠償加拿大政府300萬加元。01年04年05年不斷有GPS衛星運載火箭容器先後墜落在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泰國。11年美國一顆如公共汽車大小的衛星隕落,引起了全球恐慌。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墜落在沙特阿拉伯的太空碎片

外太空中也時不時發生著衛星與衛星相撞的事件,這些事件會帶來產生更多的太空碎片,09年美國的銥星33和俄羅斯的宇宙2251不幸相撞,產生了數千個空間碎片。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美國的銥星33和俄羅斯的宇宙2251太空撞車示意圖

這些太空碎片對於正在空間中執行任務的衛星和飛行器也存在很大威脅。即使小至毫米微米級的碎片,也會對航天器或衛星造成極大危害,還會對倉外工作的航天員造成生命威脅。這些碎片在某一軌道高度的密度達到一定數量後,會超過一個臨界值,碎片之間會產生鏈式碰撞,導致空間碎片數量急劇增加,從而整條衛星軌道會遭到永久性破壞,這是很可怕的,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不管我們發射什麼東西升空,都會被碎片擊毀,我們將不得不停止我們的太空活動了!到時人類將會被禁錮在地球之中。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所以我們必須找到辦法來應對這些空間碎片。目前對於空間碎片的移除,各國已經有了一些構想和實驗。其中一種是發射帶有機械臂的衛星,用機械臂抓取碎片帶回大氣層讓它燒燬。由我們中國在2016年發射的遨龍一號,就是一臺機械臂清道夫,”遨龍一號”是世界上第一個主動的軌道碎片離軌清除實驗項目,它裝載了一臺機械臂,可以模擬抓取廢棄衛星和太空碎片,並將它們帶到大氣層燒燬。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特殊時期遨龍一號還可以抓取敵方衛星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日本也發射了機械臂衛星。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還有一種是發射帶有金屬網的衛星,網張開可以達到幾千米遠,在太空中像撈魚一樣,捕獲這些太空碎片。歐洲空間局15年就實驗了這種項目,不過直到現在仍未上馬。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除此之外還有用地面發射激光摧毀的方式,還有發射阻力帆黏住太空垃圾,讓它阻力增大,繼而跌落到地球大氣燒燬的方法。下圖是

英國研製的一種“自殺式衛星”,就是用阻力帆回收太空垃圾的。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隨著人類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對太空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尤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商業航空公司,也加入到太空探索的行列,不少商業航空公司已經開展起了太空旅遊業,比如美國的SPACE-X公司2023年要送一位日本億萬富豪上月球,維珍銀河公司計劃要把幾百甚至幾千人送到近地軌道中去旅遊。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希望這些航空機構和商業公司,也能承擔起清理太空垃圾的責任,別光是忙著製造垃圾。

平均每天1次墜落,10天1次地面撞擊,地球已被危險“碎片”包圍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還沒關注小編的,記得點關注

噢,小編專注解說天文人文科學小知識,每天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