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24只“國禮”大熊貓,其中18只來自雅安!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揭秘“國禮”大熊貓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如果我們要選擇一種動物來代言中國,大熊貓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熊貓肩負著“和平友好使者”的身份,作為“國禮”被送出國門。從20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早期,我國先後送出去24只“國禮”大熊貓。

令人吃驚的是,“國禮”大熊貓大多來自同一個地方——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24只“國禮”大熊貓中,有17只來自雅安市寶興縣,1只來自雅安市天全縣。

在“國禮”如此眾多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今日

2019年4月29日

清晨6點半

大熊貓“如意”和“丁丁”

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啟程

踏上前往俄羅斯莫斯科的旅途

1957年,在雅安市寶興縣救助的大熊貓“磧磧”和“平平”被作為“國禮”從雅安送往了莫斯科。其中,磧磧(後名“姬姬”)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會徽設計的原型。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今天,時隔62年

大熊貓再次從雅安出發踏上莫斯科的旅途

有所不同的是

以前的大熊貓是“國禮”大熊貓

今天的大熊貓是合作交流

但是

它們擔負著同樣的使命

“和平友好”外交使者

走近大熊貓秘事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半個世紀以來,“熊貓外交”都是中國外交的一種獨特方式。從1869年大熊貓第一次來到西方國家令歐洲人為之瘋狂,到1972年抵達美國掀起的參觀熱潮……“國寶”熊貓能夠發揮的作用,往往不亞於外交官或政治家。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宋美齡看望大熊貓

大熊貓真正作為最高規格“國禮”始於1941年,宋美齡向美國贈送了一對大熊貓,以示對其救濟中國難民的謝意,這是中國現代歷史上首次“熊貓外交”。此後,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向英國政府贈送了一隻大熊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首次“大熊貓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這份大禮的是蘇聯。1957年,“平平”“磧磧”成為第一對作為國家禮物送出的大熊貓到蘇聯。兩年後,另一隻大熊貓“安安”被送到蘇聯替回“磧磧”,並作為“平平”的配偶。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1966年,莫斯科動物園,大批遊客觀賞大熊貓“平平”

而對於友好鄰邦朝鮮,中國則在1965年至1980年間先後贈送了5只大熊貓。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贈送朝鮮的大熊貓“丹丹”

早在中國與西方關係尚未打開時,就曾有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熊貓外交”故事。1956年至1957年,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稀有鳥類飼養場、美國芝加哥動物園先後兩次致信北京動物園,希望“以貨幣或動物交換中國的一對大熊貓”。其中一位名叫安東·福里門的邁阿密鳥類飼養場主席在信中這麼寫道:“我極感興趣的是雪豹、雲豹、西伯利亞虎、西伯利亞赤胸雁、蒙古馬和其他你們國家出產的各種哺乳動物和鳥類,更不用說,我最感興趣的是大熊貓。”

據北京園林局1956年的資料表明,北京動物園當時只有3只雌性大熊貓,而這3只大熊貓全部來自雅安寶興夾金山。其中2只已預定送給蘇聯。當時,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此時中國答應美方的要求幾乎不可能的。但中國外交部出於增進中美人民友好交流的考慮,數度斟酌後,通知對方:“原則上可以交換,雙方互派人員到對方動物園訪問並領取交換的動物。”

堅持直接交換而不通過第三方,是中方當時的唯一要求。可當時的美國政府並不“領情”,儘管美國動物園求之若渴,但仍“不同意直接與中國進行動物交換”,大熊貓最終沒能在當時突破國家關係的藩籬走出去。

除了美國,當時英國、荷蘭等也向中國提出了類似要求。1959年,聯邦德國哈諾佛州動物園園長克洛斯·繆勒多次來信,甚至提出希望親自來華捕捉2只大熊貓和3只羚羊並以外匯購買。在當時,這樣的請求可謂“大膽”。但中方以“皆屬稀有的珍貴動物且不易捕捉”等理由婉拒。

時移事異,曾經為得不到熊貓而沮喪的美國人和德國人並沒有遺憾終生。1972年,隨著中美關係破冰,乒乓外交挑開大幕,大熊貓“玲玲”和“興興”贈送美國,這是1949年以後,國寶大熊貓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國家。

“玲玲”和“興興”被送到美國,那可是熊貓外交史上最轟動的一筆。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美國出版的《玲玲和興興》畫冊

周恩來總理在招待尼克松的宴會上,把熊貓牌香菸遞給尼克松夫人,問她:“喜歡嗎?”尼克松夫人有些尷尬地說:“不吸菸。”

周恩來總理笑著指著煙盒上的熊貓圖說:“我問的是,你喜歡這個嗎?你們把兩頭麝香牛送給中國人民,北京動物園也送兩隻大熊貓給美國人民。”

尼克松夫人一聽,驚喜地對尼克松叫道:“天哪!你聽到嗎?大熊貓!周總理要送大熊貓給我們!”

大熊貓“玲玲”和“興興”,同樣來自夾金山,其中“玲玲”就是寶興人王興泰在夾金山螞蟥溝救護的,“興興”是寶興縣鹽井鄉村民丁洪、馬勇救護的;後來送給日本的蘭蘭是寶興縣鹽井鄉村民張曉光救護的,“康康”是寶興縣隴東鄉村民徐洪章救護的,“歡歡”是寶興縣磽磧藏鄉村民楊明才救護的……

尼克松帶走大熊貓同年,中國還向日本贈送了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當時中國與日本已開始“邦交正常化”。隨著中國與歐洲國家關係漸趨緩和,1973年,在西方國家中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法國率先獲贈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1974年,送聯邦德國一對大熊貓“天天”和“寶寶”,又送給英國一對大熊貓“佳佳”和“晶晶”……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生活在美國的大熊貓“玲玲”

在這些大熊貓出國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張中國外交路線圖。可愛的大熊貓能夠發揮的作用,往往不亞於一名外交官或政治家。

當年許多大熊貓抵達當地都得到“國家元首的待遇”。如大熊貓“寶寶”運抵聯邦德國時,受到了紅地毯的接待;“蘭蘭”和“康康”乘坐的飛機一進入日本領空,就有一個戰鬥機編隊護航......

1957-1982年,我國先後將24只大熊貓分別贈送蘇聯、朝鮮、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聯邦德國等9國。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在墨西哥城定居的大熊貓

每隻“友好使者”大熊貓的背後,都有一段關於中外和平友誼的佳話。

1983年7月21日,大熊貓“玲玲”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生下幼崽,但幼崽只活了3個多小時就死了。為此,當時的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發表了新聞公報,並在“基金會”格朗總部下半旗全天致哀,這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1992年12月31日,大熊貓“玲玲”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平靜地死去,美國各大電視臺都在當天的晚間新聞中播放了這一消息。《華盛頓郵報》和《華盛頓時報》都在第二天的頭版刊登了“玲玲”去世的消息和其生前的巨幅照片。

隨著大熊貓生存環境的惡化,並且擔心國內數量本已非常有限的大熊貓日漸減少,自1982年後,中國停止了向外純政治性地贈送大熊貓。許多國家紛紛通過各種方式邀請中國大熊貓去“訪問”,中國也先後組織了數十次“大熊貓訪問團”。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期間,國際奧委會就特邀了一對中國大熊貓前去展出。

20世紀90年代初,越來越多的環境保護組織等對大熊貓租借持抵制態度。在各方的努力下,中國停止了商業目的的熊貓出租。1994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兩隻熊貓第一次以“科研交流大使”的身份出國,旅居日本白浜山野生動物園。此後,日本和歌山、韓國首爾,以及美國亞特蘭大、華盛頓、孟菲斯等的動物園都開始與中國進行長期的合作研究。

2007年9月12日,國家林業局宣佈“中國不再向國外贈送大熊貓,但仍可以與國外開展合作研究”。當時的英國《衛報》曾報道:“中國歷史悠久的‘大熊貓外交’傳統畫上了句號。但顯然,‘大熊貓外交’並沒有畫上句號。”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雅安的小夥伴們

為什麼24只“國禮”大熊貓,有18只來自雅安?

這背後隱藏著什麼?

有小夥伴知道嗎?

●本文內容來源於《大熊貓史話(1869—2019)》一書,這本書史料價值高,可讀性強,既是對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年的回顧和總結,也是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掛牌成立的獻禮。

揭秘|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

●《大熊貓史話(1869-2019)》作者高富華,是雅安日報社編委、策劃總監、主任記者,在雅安大熊貓文化宣傳推廣活動中做了大量開創性與基礎性工作,先後策劃參與了大熊貓“巴斯”和“盼盼”、大熊貓文化大使羅維孝等系列宣傳,被譽為“熊貓記者”。

審稿:程 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