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喝湯養胃嗎?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得胃癌嗎?

解焱



再談談第二個問題。關於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癌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19世紀,但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與胃部疾病存在因果關係的是一位澳大利亞醫生,正是他的發現,人們才認識到胃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胃潰瘍存在因果關係,即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胃炎及胃潰瘍。


由於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100%出現活動性胃炎(當然不一定有症狀),1/6感染者可能發生胃潰瘍,因此患胃癌的風險也在增加。研究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胃癌風險概率可能增加6-8倍。這也與癌症形成理論正常組織細胞受損→細胞突變概率增加→細胞癌變→癌症。因此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重視胃部的體檢還是非常重要的。








喝粥喝湯,未必養胃。雖然是多年故老相傳流傳很廣的說法,但它仍舊是謠言,至少是相當片面的說法。

幽門螺桿菌,則確實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謠傳,胃不舒服就要喝點粥,容易消化,減輕胃的負擔云云。這謠言到今天已不知坑了多少人。

真相是,喝粥反而會增加胃的負擔。

粥裡含有大量的水分,稀釋了人的唾液,因此得不到初步消化;粥裡的水分當然也會稀釋胃酸,仍舊是影響消化。如果粥熬得特別稀爛壞處還小些,若是不特別稀爛,由於經常未經過充分咀嚼就嚥下,還是會影響消化。再加上,粥裡的水分也是有體積的,人們都知道喝粥【不抗餓】,所以通常會多喝一點,水分也就迫使胃容擴大,增加了胃的負擔。老道理說,【吃飯時儘量少喝水】,就是這個道理。

民諺俗語就是這樣,經常有互相矛盾的。只要你聽說過【吃飯時儘量少喝水】,就應該明白它與【喝粥養胃】是兩個方向不同的概念,肯定有一個是有問題的,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不可以完全相信。如果你對兩個俗語都同樣篤信,那麼胃不是大問題,腦子可該瞧瞧了。

除了潰瘍急性恢復期的患者,胃不舒服的人,每天喝一次粥也就夠了。

幽門螺桿菌可以讓胃細胞倒退為類似幹細胞那樣的未分化細胞,而這種細胞具有容易癌變的性質,因此胃部的幽門螺桿菌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現實中,消化性潰瘍患者、早期胃癌術後患者、胃MALT淋巴瘤患者、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糜爛的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必治,否則有很高的風險產生胃癌。

其他情況,像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患者、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的患者、計劃長期使用NSAID的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應該積極治療。


純鈞LHGR


喝粥喝湯養不養胃,其實只是吃了會不會舒服的問題,這個取決於每個的胃腸情況,有的人喝粥會很舒服,有的人喝粥就容易反酸,所以沒有固定之說,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例如,胃酸分泌過少的人,餐前和湯,尤其是肉湯可以刺激胃酸分泌,或者喝粥,利於進餐和消化;而胃酸分泌過多的人,就更適合消化速度較慢的食物,黏性的粥就未必適合了,反而會反胃。主要的還是看個人情況和進餐感受了。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致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微厭氧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黏附於胃粘膜及細胞間隙。

雖然它是明確的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但是並不是決定性因素,真正患癌的幾率在1%左右,而且多見於消化潰瘍病患者及家族史中有胃癌患者的人群中。

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怎麼辦?

我國感染率為50%左右。

1、可以選擇四聯抗生素治療,有效率90%左右,這個需要找醫生開藥,週期7~15天。

2、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一系列胃腸問題,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當然這裡存在個體差異化,有的人可能就是簡單的感染,有的人會導致胃腸疾病,所以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與否就看個人意願和實際身體情況了。

3、飲食就要注意清淡,保證營養均衡,避免高鹽高油飲食,因為高鹽飲食是幽門螺旋桿菌最喜歡的環境,更有利於它們繁殖。


用心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首先喝粥喝湯是養胃的,但是要看怎樣的胃病了,有些胃病和這些效果很好,但是糜爛性胃炎胃潰瘍就和粥要注意,因為有些粥粒過硬會刺激糜爛面及潰瘍面,給有就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少喝粥喝湯,因為這些食物屬於流質食物,所以容易導致反流物增多。而幽門螺旋桿菌則是人體胃部疾病主要的治病因素,也是胃癌的主要罪魁禍首。


胃部疾病有很多,有急慢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及非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多種疾病。而這些疾病引發的病因都差不多,都是由於飲食不當、服用一些刺激胃粘膜的藥物、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導致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後逐漸出現胃部炎症反應,時間久了胃粘膜損壞過多導致糜爛,在進一步發展就是出血裡穿孔。

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是通過將人體食物內的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致癌的,而亞硝胺及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質,幽門螺旋桿菌加上胃部炎症反應在加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胃粘膜上皮細胞過度增殖,導致胃粘膜及腺體畸形變異導致的。


因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出現口臭、上腹部隱痛不適、反酸燒心等症狀,所以胃部不舒服的要及時測幽門螺旋桿菌(C14、C13),如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需要及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治療不及時會導致胃部疾病反覆發作,而幽門螺旋桿菌預後不良的結果就是胃癌。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喝粥養還是不養胃,我來說幾句,簡單幾句就能說明白

晚上喝粥有什麼好處

很多人喜歡喝粥,這是因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喝點小粥不僅有益消化,喝完後還不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喝粥不養胃的原因

健康的人胃也非常的健康,每天都喝粥,長期習慣,那就會很大程度上降低腸胃的蠕動時間,因為粥很好消化,不需要費勁。時間長了腸胃就變懶了,胃動力下降了,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胃就多多少少受到傷害了。

長期喝粥,對於養胃來說,真的是不好,不過在腸胃不舒服的時候喝點粥還是比較好的選擇,千萬不能將粥作為每天主要的飲食,腸胃也是需要鍛鍊的,過分的保護最後只會帶來傷害。


在來說一下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有什麼樣的關係

首先來說:兩者當然有關聯,但絕對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1)在人群中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感染高達50%-80%左右。但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的大多數卻沒有胃部疾病或是炎症,也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患胃癌。

(2)要知道是不是有胃癌的趨勢,不是檢查幽門螺桿菌是不是陽性的,幽門螺桿菌陽性也只是代表有可能患有胃病,只是胃癌發病的一個小環節。

(3)相對於幽門螺桿菌造成的胃癌,其他因素導致的胃癌可能更多,胃癌的形成是一個比較複雜,時間比較常的一個過程。



小結

幽門螺桿菌陽性,只是說患胃病的風險會增高。請不要恐慌,平時對你的胃多關照一些,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及時的多多補充一點對抗益生菌舒克幽,降低幽門螺桿菌發病的幾率。別總是刺激它就好,沒有引起胃部疾病,就養胃,並不需要採取啥特別行動。


袁哥說健康


好好吃飯就是養胃,丁香醫生說不養,太扯了,只要是好好吃飯都是養胃,要注意飲食規律,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喝酒!另外感染幽門螺桿菌不一定會得胃癌,儘管幽門螺桿菌致癌,但是它的致癌是因為它的分泌毒性物會破壞胃的胃黏膜和胃黏膜細胞,破壞胃的自我保護機制,從而使得各種致癌因子發生改變,可以簡單理解為更容易癌變了。

幽門螺桿菌的發現是很早了,為了證明這東西的毒性,發現者在1984年喝了一杯這樣的細菌,後來通過抗生素治好了,還在2005年領了諾貝爾獎,所以只要聽醫生的話,規範治療,也不見得多可怕的。

不要自己嚇自己了,好好吃飯,好好治病,好好生活,好好過日子吧!



“養胃”的食物,其實不一定真的養胃。白粥、小米粥等雖然能暖胃,但常未經充分咀嚼後就被吞下,少了細嚼慢嚥這一關,細嚼慢嚥可使唾液澱粉酶與食物充分混合,從而加速食物的消化。如果沒有足夠的唾液進行初步消化,那麼水分稀釋胃酸的同時,還會增大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負擔;另外胃有一個特點是“用進廢退”,就是說長期吃特別好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會退化變差。

並且,粥裡主要是糊化的澱粉,蛋白質含量低,也幾乎沒有脂肪。但是胃黏膜的修復和更新等過程都需要優質蛋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所以長期喝粥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無論胃好與不好,都應該適當吃一些瘦肉、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得胃癌嗎?

幽門螺桿菌是生長在胃黏膜的一種螺旋形細菌,據統計在中國人的感染率達到了55%,將近7.7億中國人感染這種細菌。


那是不是這麼多人都會得癌症呢?


顯然不是。雖然將近90%的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有關,但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裡,患上胃癌的可能性只有1%~2%。

那麼,如果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哪些人是需要做根除治療的呢?

1、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2、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

滿足這兩條中任何一條的患者,需要去做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如結果陽性,則需要接受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健康之初肛腸科


不會得癌,致癌的是醫生開的幾聯抗生素,抗生素致癌!

用雙岐桿菌可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