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查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一定要做根除治療嗎?

袁緒強


其實,對於幽門螺桿菌陽性是不是要治療,怎麼用藥治療,還是有的是需要補充對抗幽門螺桿菌的益生菌,現在在消化科已經有了比較一致的意見。


具體是要分這幾種情況:

(1)如果有潰瘍疾病的還或有淋巴瘤(胃黏模相關淋巴)的就一定要用藥治療並清除,(2)如果一些有消化不良情況的、有黏膜有萎縮或糜爛病症的、胃部腫瘤術後的、有胃癌家族史的、還有就是有一些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這類相關藥物的等等

這些人群,如果發現有幽門螺桿菌陽性感染,都是要主張要用藥物清除的。

(3)還有就是陽性的主動要求根除治療的,在消化科門診,檢查有一些有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精神負擔比較重,堅決要求要用藥清除治療,這種也是需要治療的。

(4)檢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沒有家族遺傳史,沒有其他任何症狀,可以暫時不用藥物治療。


我認為

目前在國外的消化屆有這樣的一個說法,要是沒有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想法,就先不要去做檢查,檢查之前都是好好的,正常生活,也沒有任何的不適。檢查後發現自己是幽門螺桿菌陽性,就開始緊張了,胃部又是一個“情感”器官,受人的情緒影響很大。

所以我認為

沒有什麼不適,一切如常,其實不用檢查,或是自行服用一點對抗幽門螺桿菌的舒克幽益生菌也是可以的。

這也是我不主張一個人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感染後,就非要把全家查一遍,還要全部用藥的作法,幽門螺桿菌用藥也相對複雜,藥物對於兒童是不太適合的。



知乎郭DR健康說


幽門螺桿菌是在胃酸環境中可以長期存活繁殖的一種細菌,現在的研究已經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多種疾病的誘因,比如慢性胃炎、胃腸道潰瘍、甚至胃癌,有超過60%以上的人群可能有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是,並不是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就都必須根除,如果胃部無不適,無家族胃癌史,可以繼續觀察,不用急著進行根除治療。


哪些情況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呢?

1.有慢性胃炎、胃潰瘍,胃黏膜萎縮、胃部經常不適,比如胃痛、反酸、灼燒感,如果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就需要根除。

2.如果有家族胃癌史,或者胃部已經有息肉,或者病理改變呈現“疣狀胃炎”等這些情況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3.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返流、腸易激綜合徵、口腔潰瘍,這些症狀如果老是不好,也可考慮根除幽門螺桿菌,有的患者根除後,症狀可明顯緩解,有的則沒有改善。


4.如果長期需要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比如有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長期使用阿司匹林,檢查出幽門螺桿菌,則建議行根除治療,因為這樣可以減輕非甾體類抗炎藥對胃腸道粘膜的刺激損害,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風險。

5.其他比如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癌術後、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的紫癜也可能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總之幽門螺桿菌是否需要根除,需要考慮本身合併疾病狀況以及一些個人史家族史情況,如果需要根除,一定要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合理用藥,才可以完全根除,不易產生耐藥。


歡迎關注無名藥師,我會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非常常見的問題,普通人中的感染率挺高的,我們曾對門診做呼氣試驗檢測的數千名被檢者,包括體檢人員,統計的陽性率在40%左右,如果對全社會的人進行體檢,估計陽性率差別不會太大,可能會存在地區差異。如果對所有人都進行根除治療,既不可行,也不推薦。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決定了即使根除治療後仍有較高的再感染率,實際上我們在臨床上對於無特殊不適症狀的既不推薦做幽門螺桿菌的檢查,陽性的也不治療。重點需要治療的,是一些較特殊的病例,這些病例的治療是可以獲得較大的益處,我將它們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消化性潰瘍(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不論是否活動和有無併發症史)

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或糜爛

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或手術胃次全切除

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PPI)

胃癌家族史

計劃長期服用NSAIDs(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

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

其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énétrier病)

以上是推薦治療的病種,目前國際上推薦的治療方案是四聯方案,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如拉唑類的藥物),鉍劑,兩種抗生素。兩週的療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導致胃癌和很多胃病的原因,不是僅有幽門螺桿菌,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消化醫生


對於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者,一定要進行評估有無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依據,如果確實有殺滅幽門螺桿菌的必要,應該行正規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而對於沒有沒有根除依據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則切忌盲目的使用藥物去根除。


那麼,怎樣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需要進行根除治療的呢?

1.伴有消化不良症狀的患者:如患者除了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之外,還有腹脹,噁心,噯氣,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的患者是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

2.伴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小克最好的建議就是再進行相應的胃鏡檢查,如果胃鏡檢查顯示有萎縮性胃炎,就應該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而萎縮性胃炎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應該以抗生素+胃粘膜保護劑為主,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不建議服用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抑酸藥物。


3.伴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病因就是由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導致,所以在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的時候,還應該行胃鏡檢查明確有無消化性潰瘍的出現。

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根除,一般是以四聯療法為主,常用2種抗生素+1種質子泵抑制劑+1種胃粘膜保護劑為主,適用於除萎縮性胃炎之外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對於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是則要用2種抗生素+1種胃粘膜保護劑為主的三聯方案來進行根除治療。



藥物組合推薦:

枸櫞酸鉍鉀+雷貝拉唑+克拉黴素+阿莫西林

果膠鉍+奧美拉唑+奧硝唑+左氧氟沙星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必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潰瘍,是胃癌的元兇。而且這種病菌具有傳染性質,如不根治易感染家人。


多點健康


是的。目前研究認為Hp與胃潰瘍及胃癌是密切相關的


膽石病醫生張洪威


需要根除,但是不要採取對身體有副作用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