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分了快慢班,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普通教師教普通班,對此你怎麼看?

一師者


分快慢班這種現象,現實情況是上級不允許,學校都在做。我的態度是不贊成。

為什麼我不贊成分快慢班?

一、分快慢班違背了教育的良心,背離了教育的本質。

學校分快慢班的目的是分層教學,將優質資源進行集中,追求的是升學率,其中很明顯暗含著對後進生的放棄,是一種教育功利和教育懶惰的結合體,不符合“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公平原則,更違背了教育的良心,背離了教育的本質。

我教過快班也教過慢班,明顯感受到學校和老師對快班的傾向性,教師中教學水平高、年輕力壯的都給了快班,老弱病殘都給了慢班。學校有個什麼露臉的活動,都會讓快班的學生去,就連歌詠比賽和運動會這種普通班學生最容易出彩的活動,最終的一等獎也是給了快班。

如果你的孩子進了慢班,受到這種待遇,你會覺得公平嗎?你會甘心嗎?

二、分快慢班的效果未必見得好。

如果全校前六十名的同學都進了一個班,競爭將是極其慘烈的。一般情況下後20名同學會過得極其痛苦,會整天懷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這些同學最終也必將成為別人的陪襯品。所以,如果把60個人分到兩個班裡往往比集中在一個班要好。

快班同學的感情往往不如慢班來的深。一是因為他們的考學需求比較強烈,無暇顧及和同學及老師之間的交流;二是這些同學往往把考上的功勞看成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與他人無關,有非常強的自我意識。老師們估計都有這種感覺,畢業了回來看老師的還是慢班的同學多一些。

有些學校優質生源比較少,還要分快慢班,結果最後只能弄出一個快班來,連個競爭的都沒有。結果是快班老師不努力成績也比努力的慢班成績好,快班老師不正經幹,慢班老師累死也追不上快班,索性吊兒郎當。最後的總評,還不如平均分班,那樣大家同一起點競爭,誰幹不好認賭服輸,人人有動力,個個奮爭先,學校又是一番什麼景象,成績又怎會差?

三、分快慢班破壞了公平、健康的學校生態。

在最不應該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教育裡,卻把高低貴賤分得最明顯,這種隱形影響將對學生造成終生難以磨滅的影響,會干擾他們正常價值觀的形成,這種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呢?我們整天強調立德樹人,難道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而被分到慢班的老師也明顯感受到這種歧視。我就有這種經歷和感受。剛上班的時候,接手的是慢班,抽菸、喝酒、打架,化妝、戴首飾、男女交往過密各種違紀此起彼伏,管理難度比快班高十倍不止,天天被學生處抓去扣分,月底量化,基本墊底,年底發獎,與你無緣。我就不服氣,憑什麼我花的力氣比快班班主任多,而最後的評價卻不如人家。找領導理論,領導說:你為什麼沒得獎,因為你不行;你要是行的話怎麼不讓你帶快班?噎死人啊!你沒通過競爭就直接分了快慢班,連試試都不讓,怎麼知道我不行。關鍵是有些老師教學水平擺在那裡,明顯不行,也因為跟著快班吃肉喝湯,年底優秀獎勵的往回拿。快班,成了某些人權力尋租的資源,烏煙瘴氣就此起,學校生態一年壞比一年,有人洋洋自得,有人怨聲載道自暴自棄,這種對學校的戕害,誰又承擔的起?

四、分快慢班給家長制造了巨大的焦慮。

這種焦慮不比“進名校還是普通校”的焦慮小。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會被分進慢班,歸入考學無望的一類,你會坐以待斃嗎?肯定不會。於是乎,在學校的選擇上經過一番廝殺過來的家長,又得託關係走後門想辦法把自己的孩子弄進快班。每個學校的快班裡都有那麼一些成績差但是後臺硬的角色,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只好默默忍受這種不公平,而且還常常自怨自艾:誰讓咱孩子成績差呢?

一個學校有了快班,校長、主任就有了給上級領導提供方便的平臺,對自己的升遷實在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以我快班,換我升遷,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快慢班明裡暗裡的好處多的很。雖然上級部門三令五申,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快班發生著名稱的變種,五花八門,如火箭班、培優班、奧賽班、成才班、外語特長班等等,但是換湯不換藥。

總結:分快慢班現象頑強的存在有著多方利益的角逐,之所以屢禁不止就是因為學校強烈的升學率訴求,還有快班家長的擁護,地方主管部門的默許,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掩蓋教育惰性的事實和教育不公平的本質。

怎麼解決?我也不知道。或許當教育不再負擔篩選和分層的功能時,這個問題會不攻自破吧。


我是曉行致良知,愛教育,愛思考,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讓我們共同努力把教育變得更美好!有什麼想說的,請留言。


曉行致良知


學校分快慢班,多數人反對,我比較傾向支持分快慢班。

我支持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更有利於因材施教,更有利於教育公平。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學習上也不例外。

學生學習,有的接受的快,有的接受的慢。而老師在講課時,一般是按照中等接受程度同學的節奏來講,這樣,往往是接受快的同學吃不飽,接受慢的同學消化不了。對吃不飽的同學來說簡直是智力浪費,對消化不好的同學來說,容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終導致學困生越學越困難,越學越沒信心,以至於厭學。其實,這對於優秀生和學困生是不公平的。

如果分快慢班,接受快的同學在一塊學習,他們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識。對於接受慢的同學,他們在一塊兒學習,老師可以放慢節奏,使他們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接受。我認為,這樣,對他們來說是真正的公平。

雖然很多專家及大多數家長反對分快慢班,但事實上,很多學校,尤其是中學階段,他們或明或暗的,以各種形式存在。當然,我雖然支持分快慢班,分快慢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去解決。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


首先我反對學校分快慢班!第一,學校分快慢班會給學生直接造成心理負擔。我當年曾在初中教學,本來學習差不多的學生,一上了不同班級之後,在慢班的學生中最好的,也立馬比在快班的學生中最差的差很多!也就是說,學生一旦被分在了慢班,整個的學生就全毀了。第二,學習差的學生畢竟是少數,他們被均勻的分在不同班級中,有利於教師管理,對這些差生也能起到帶動作用,有利於差生轉化。相反如果把差生編到一個班,他們就能臭味相投,形成團伙,更不利於學校管理!第三,因為學習的差異性,同樣是快班,也會造就新的差生!

從教學上講,讓優秀教師教快班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很有直接把教師一棍打死之嫌。我認為,既然是優秀教師,他理所應當擔當起慢班的教學重任,卻相反,讓優秀教師教快班,很有人情因素在內!而且有可以直接讓學校領導來報復不套近乎的教師之嫌!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說,分快慢班是不人道的,也是錯誤的!


瑞豐131


學校分快慢班是學校經過多年教學經驗總結的結果,學生到了初中高中接受能力差距漸漸拉大,不分快慢班有一部分學生課堂知識消化不了(由其是高中教學)。一部分在班級排名較後的同學失去自信,學習興趣會越來越差,因為他們認為怎麼努力都是班級較靠後的學生,更甚者會中途輟學,所以我識為分層教學是高中教育的優選,初中慎分層,小學禁分層。高中成績優異的去衝擊名校,中層去牢固保本,而特長或偏科學生去衝各種藝術學院,體育學院,或各種優秀專科專業學校。各盡所能,按特長去分層也是人盡其才,不留遺憾。木身中招分數較不理想,中學基礎較欠缺,和一些接近滿分的優秀生分到一起也是給老師設計課堂教學和留置作業造成很多困難,依優秀生設計對欠佳生不負責任,以較基礎的東西設計課堂對優秀生是不負責任,折中設計會造成雙雙不能滿足。所以能分層次教學是高中教學的優先選項,只是一些較差基礎的學生家長不理解,感覺到沒面子,但卻是對孩子的學業負責的一種安排。同時也並非快班老師就是最優秀的老師,而是他的教學節湊可能更適合接受能為較強的學生而已,細節基礎可能就一略而過,這樣去帶基礎較弱的學生可能是一點不出成績,反而層次較弱的班級授課老師講課可能更認真仔細,面面俱到,學生也能慢慢接受,打下級段性基礎,所以本人對老師的評價是沒有明顯的好次之分,只是有更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而已,真正的知識是從自身的學習方法習慣中積累的,也並不是遇到一位好老師就成績騰飛了。老師只是激發了你的學可興趣和潛能,關健要養成適合自已的好習慣!我給我讀高中的孩子說你不要懷疑任何課任老師,他們只是給你點明的是學習方向,任何一位老師不可能把知識都教會你,只能教你怎麼去自已學可更多更廣的知識體系。因此高中教育也並非進了快班就一定名校!普通班裡也一樣會有高考黑馬!只是一定要選對的層次和對的方法。


用戶8647053592204


我女兒所在學校是一套教師班子帶2個快班2個慢班,快班慢班的孩子水平不一樣,快班孩子也自覺,老師講課較輕鬆,但快班老師水平必須高,普通老師滿足不了那些智商高預習到位的孩子。但也有些成績好的孩子適合慢班的節奏在慢班照樣年級名次靠前,所以快班慢班成績主要是孩子的層次決定而不是老師。

分快慢班其實是好事,讓學習能力不同的孩子分層教育更能提高效率,我女兒有好幾個在快班成績不好,到了慢班反而提升很大,所以家長不要過於強調快慢班,適合就好。


雨山尋趣


一個老教師帶了30年優秀班級(快板,"火箭班”),快退休了,學校讓年輕老師上來。這位老教師帶普通班之後,深有感觸地說:帶普通班(慢班).才是真叫有本事,付出太多,勞動量太大,最細心,最有耐心,最有德性,一張卷子,甚至逐題,逐題的講,有好多題甚至講幾遍,學生還是反應不過來(學校抓考試成績分數,不講行嗎?再說班上也有好,差學生,不講越發沒救了),帶慢班,就像醫院醫生給病號治病一樣,那治的都是疑難雜症,重病,大病,癌症病人一樣。治好的少,死亡的多。醫生被罵的多,受辱的多,醫患多,那有成就感,還罵醫生醫德差等等。類比帶慢班老師,一樣的感受,被人歧視,不被尊重,等等。回顧過去帶快班,火箭班的時候,重點題,分析清楚,一張卷子講3,5道題就可以了。帶火箭班也像醫生治病一樣,治的都是些頭疼鬧熱,感冒之類的病,治好的快,治好的多,老師有成就感,自豪感,榮譽感,受人尊敬,領導器重,家長讚譽。


維護正義281748086


學校分快慢班,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普通教師教普通班。這是一種因材施教的做法。但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嚴禁分快慢班,這會導致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不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資源,是對普通班學生的歧視。

在十多年前,我們學校也分有快慢班,初中三年級分有兩個快班,五個平行班,兩個慢班。快班的學生是由初二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篩選,每個班有60多位同學,不排除個別家長找關係進入快班,學校將快班學生向重點高中學校培養,配備了較強的師資力量,學生成績提升較快,絕大多數學生都能考上重點高中,將慢班的學生向中職生源學校輸送。



這種快慢班的教學方式,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學生家長對學校的做法很不滿意,一部分慢班學生家長找到學校領導討說法,認為學校的這種做法是對慢班學生的歧視,強烈要求學校取消快慢班。


這一年,學校的中職送生工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同時升入重點高中的學生是建校以來人數和比例最好的一年。校長也在年終教育質量分數會上,得到表彰並向大家分享經驗。這次經驗的分享,也讓校長退居二線。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為了平等享受教育資源,嚴禁分快慢班。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班教學。


Lance課堂


人是生而平等的,僅僅指呱呱墜地的那一瞬間,作為生命的個體都是平等的。但一旦賦予這個個體以社會身份的屬性,不管你承不承認,他們已經開始分層了。

舉例來說,窮人、富人、官人家同時有孩子降生,僅僅是在作為人來到世上的那一刻,他們是平等的。但是一旦被稱之為窮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官人家的孩子時,他們已經開始進入自己的那個階層了。

在學校受教育也是如此。

新生報到之後第一節課開始的那一刻,孩子們是一樣的(假使之前都沒接受過提前教育,但事實上已經在不同的家庭裡接受過不同的教育,孩子們的差距已經形成了),但是老師一開始講課,孩子們表現不一,接受程度不一,差距就開始產生了。隨著時間推移,好、中、差學生相繼分層。

而從事教育的老師也逃不出這條規律。拋開其他複雜的因素,假設從同一所師範學校考入同一所學校當同一個科目老師的張三和王五,他們第一次走進課堂的時候水平是相當的。但之後,張三教學不用心,又在品德方面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而王五用心用功,對自己各方面要求嚴格,一段時間後,王五成了學校的名師,而張三成了庸師。

有人會說,讓名師去教差生,讓庸師去教優生,不是剛好可以中和一下嗎?想法不錯,但現實中從來不這樣。

因為本質上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爭奪稀缺的優質資源。所以,馬太效應無處不在。讓名師教優生,正如好馬配好鞍,能發揮雙方最大的優勢,形成驚人的合力。而這些優待不是隨便得來的,恰恰是他們自己用力拼來的,你可以羨慕,但不應該嫉恨!

有些真相揭開來之後是很痛的,但不願意揭開來,把它捂得嚴嚴實實,只不過是掩耳盜鈴。分層次教學其實是公平的,不分層次平均對待恰恰是對所有人的不公平。

仔細琢磨一下,是不是這個理?歡迎留下你的真知灼見。


劍客談教育


我完全認同這樣的做法:學校分快慢班,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普通教師教普通班。給每個學生、每個老師安排最合適的位置,這不是不公平,而是實事求是。

順便說一句,我本人做學生時成績一般,做老師時也談不上優秀。古希臘“最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我想套用這句話說:“我愛我自己,我更愛真理”。之所以說這個話,是因為在論證自己的觀點之前,我想特別聲明,我在這裡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基於個人私心,而是為了求真。下面言歸正傳,從三個方面說說我的理由。

1 普天之下,萬品不齊,此乃自然之理。

談教育問題,一些人總喜歡拿公平二字來說事,但是對於什麼是真正的公平,卻往往不甚了了。這些人的所謂公平,其實大都是指絕對平均主義者的公平。對於這樣的錯誤思想,早在紅軍時期,毛澤東就已批判過。事實上,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絕對公平。在自然界,鳥獸蟲魚草木天性各異,生存機會也各不相同。有的如朝菌、蟪蛄,不知晦朔春秋,有的如古木、海龜,能活千年百年,這公平嗎? 顯然不公平! 在人類社會,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白馬王子、白雪公主,有的人一落地就是醜小鴨、灰姑娘。有的人能住獨棟別墅,有的人只能住單元套房。同樣是人,憑什麼你就長得比我高,比我美,我就長得比你矮,比你醜,這公平嗎? 顯然不公平! 但是,自然界也好,人類社會也好,就是這麼存在和發展的。在學校,學有快慢,教有高下,難道不是一種教育現實嗎? 毛主席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學生學的能力、教師教的能力當然也有大小。頭腦有智愚,言行有敏訥。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承認這個現實,並實事求是地辦教育呢?



2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此乃社會需要。

對於學校分快慢班,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普通教師教普通班的做法,社會上一直有一種看法,認為不公平。因為這種做法有違機會均等原則,讓一部分學生,一部分老師的利益、心理受到傷害。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讓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跟那些學習態度一般甚至不好,學習成績一般甚至很差的學生同處一班; 讓那些教學能力強,教學水平高,本該教重點班的老師來教普通班,對這一部分學生、老師的利益、心理不也是一種傷害嗎? 同樣是傷害,既然傷害前者是不公平,那麼傷害後者當然也是不公平。當兩個不公平擺在一塊時,我們面對的,無疑是一對難以解決的矛盾。如何正確解決這對矛盾呢? 古人的智慧、經驗告訴我們:“兩害相權取其輕"。更明確地講,我們優先照顧的應該是後者,而不是前者。因為,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優質教育資源,讓優秀學生進快班,讓優秀老師教重點班,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社會利益才能達到最大化。假如反其道而行之,那必然不符合社會需要。比如說把我這麼個平庸之輩跟電商領袖馬雲放一塊,是應該優先照顧我的利益,還是馬雲的利益呢?只怕連三歲小孩都知道,應該優先照顧馬雲的利益。因為像我這樣的人,即使有一千個,一萬個,也抵不上一個馬雲為國家和社會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再比如社會學和企業管理學常用的“二八定律”也能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3 好馬配好鞍,美女配好漢,此乃人之常情。

唐代散文巨擘韓愈寫過一篇幾乎盡人皆知的論說文《馬說》。該文以千里馬為喻,給人們講述了應如何對待人才的道理。在談論學校分快慢班的問題上,《馬說》的論理是頗為值得借鑑的。不把最好的學生放進快班,不給快班配置最好的師資,其結果必然如韓愈所言:“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有過多年從教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在同一個班裡,同樣的知識,有的學生老師講一二遍就懂了,有的學生老師講三五遍都懂不了。把這樣兩類學生放一塊,無異於叫兔子跟著烏龜的節奏跑,鴻鵠按照燕雀的高度飛。前一類學生能不憋屈嗎?像小學6年的課程,中學6年的課程,有部分學生是能夠分別提前一二年完成的。但是在不分快慢班的情況下,大家只能一起往前走了。這實際上是智力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按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一個學生如果是7歲開始上小學的話,那麼等到他博士畢業的時候,至少已經29歲了。如果實行快慢班分類教學,有的學生是可以提前二三年拿到博士學位的。節約時間成本,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於國於家於個人,不都是一件好事嗎?再說了,不分快慢班教學,又怎麼能更好的貫徹因材施教原則呢?所以,從學生本身來說,分快慢班教學,可謂好處多多。

關於“好馬配好鞍”的問題,前面已經說了很多了,接下來,我再簡單說說“美女配好漢”的問題。現實生活裡,大概沒有哪個男人不想娶個美女為妻,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美女是稀缺資源,所以社會只能有意無意地把美女調配給優質的或成功的男人。如果出人意外,偶爾調配錯了,比如把個潘金蓮配給了武大郎,人們就會扼腕嘆息:一朵鮮花插到了牛糞上。為什麼大家會這樣想呢?因為這一男一女不等值,不匹配。同樣道理,在學校教育中,優秀教師也是稀缺資源,所以讓他們去教重點班,等於是強強聯合,相得益彰。學校這樣安排是既合情,又合理,實在是無可厚非。也許,我把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比作美女配好漢有點粗俗,但常言說得好:話糙理不糙,理是這麼個理。



最後我想強調,教育公平是指每個學生都有依法接受學校教育的權力,每個教師都有依法執教的權力。享有這種權力,同時承認個體之間客觀存在的差別或者事實上的不平等,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而絕對平均主義者所主張的教育公平,則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偽公平。學校分快慢班,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普通教師教普通班,符合真正的教育公平原則,我們有理由支持這種做法。


張藝黃岡


首先國家實行義教均衡,所以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不要能分快慢班,分快慢班學校屬於違規行為,且學生從小就受到不公的對待,其人格受到影響,不利於國家人才培養,如果差班學生沒有得到好的教育,以後對社會造成巨大危害,學校難道沒有責任?再說學校裡教尖子班的教師真的優秀嗎?別說是弄個優秀教師,很多領導幹部的職位都是靠錢色弄來的,如果讓他們來教差班估計效果更加惡劣。其次成績好的學生長大後未必對社會能做出巨大貢獻,很多學而優則仕的尖子生做了官掌了權,最終卻走上了反國家,反社會,反黨的不歸路,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在權錢色的誘惑下,利用學生時代學到的智商,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這種學生時代是尖子生的貪官,你說他們優秀嗎?其實不見得優秀,只是學校領導眼睛只盯著學生的成績,只考慮自己的私利,學生犯下的小錯已經忽略,正所謂一好遮百醜,當年因為學生的優秀,尖子班的老師或許成了名師,那麼學生長大後一旦犯罪走上不歸路和當年教育他的老師沒有關係嗎?最後,慢班的學生長大後是否都成了國家的累贅?是否很大一部分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試想如果慢班的學生如果都能像尖子班的學生一樣享受優越的資源,得到公正的對待,那麼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就會少一分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