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家規,子難成器。你說是嗎?

龐健40


那要看怎麼定義這個家規。

教育是靜待花開,但又不是放任不管。

讓孩子在孩子的年紀像個孩子,這是所謂的天性保護,同時需要我們遵循天性的適度引導。

就好像我們播下一顆種子,需要澆水、除蟲、定時曬太陽。而這些按時澆灌和養護的習慣,哪是一顆種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呀,它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去培育這個習慣。

孩子面臨小升初,雞娃媽媽們每次都會問我,樂器考級了嗎?輔導班報了幾門?我坦然接受別人家孩子的優秀,畢竟一份付出一份回報。我不願意把孩子交給輔導班,並不代表我就沒有辦法讓她認字、寫一首好看的字,愛上閱讀和數字遊戲。如果要說規矩,這些良好的習慣就是。

無規矩不成方圓,老祖宗的智慧猶在,只不過看此規矩如何立,有愛的陪伴和引導,是立規矩的第一步,而強制主義的規矩,最終會被推翻。

柔性主義,讓規矩浸潤於日常,才是大智慧。


晴天愛笑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規矩不是你想定就定!

結合自己育兒的經驗還有這麼多年外出培訓接觸過的家長和孩子,我想說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不能定勢化、侷限化,具體到給孩子定規矩也是一個道理,一定是點到為止、留有餘地!

什麼意思呢?聽起來好像雲裡霧裡的,實際上這個道理很簡單,各位不妨想象一個場景,當有一天你來到一個景區遊玩,到了中途突然內急,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廁所,急忙衝進去,卻突然發現廁所門口貼著一張告示“正在打掃,暫停使用”,那各位您會怎麼辦呢?先不要忙著下定論,因為我非常明白,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肯定是不一樣的,我絕對不相信看到這個問題的人能夠有統一的清晰的思路,因為每個人應對緊急情況的態度不同、實際現場的狀況也因人而異,比如說是男士可能隨便找個地方就解決了,但是如果是女士呢,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可能選擇破門而入,給打掃衛生的人說一聲,不管答應不答應就進了單間了!所以說很多時候規矩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你要看給誰而定,我們定的這個規矩適不適合他,這樣定了對於他的成長是否有幫助等等!所以說我真的不敢苟同題目當中所說“不定家規,子難成器”這樣的說法,就像頭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當中的蘇明玉,初中就離家出走了,誰給她規矩,誰去監督她,但是她一樣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獲得了成功,所以在蘇明玉身上,過多的家規很有可能反而是累贅!

所以說不能說沒有家規孩子就成不了才,而應當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的的引導和督促才是更加科學的,比方說有的孩子過於調皮搗蛋,如果不加以正向引導,很有可能就會出大亂子,那我們當然要設定一定的規矩給到他,幫助他改正;如果一個孩子生來就非常的溫順懂事,那過多的家規反而不利於他良好性格的發展,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反而要更多的去給到他寬鬆自由的氛圍,這才是符合他成長需要的!

所以說,我感覺對於育兒這件事情,千萬不要妄圖再去下一些什麼定論,就好像“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度”等等所謂的說辭都是有失偏頗的,因為所有這些定論式的東西統統都沒有考慮到我們孩子的差異性,或者換句話說正因為育兒的複雜性,導致很多的父母想要尋求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法則,才使得這些所謂的育兒法則有了市場,長期被這樣的一些論調所迷惑,就會失去我們育兒的初心,就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哪哪都不行,這樣的後果會非常的糟糕,會讓孩子偏離本來適合他成長的正常有序的軌道,所以說,孩子當然要教育,但是如何教育,什麼樣的孩子適合什麼樣的教育,同樣是做錯事我是要適當的懲罰還是採取冷卻的態度,這些都要考慮事態的嚴重性與否並結合孩子這這件事情當中的責任大小,認真考慮後再做抉擇!

一定記住,所謂的育兒專家只不過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偶然獲得了成功,他們的家庭環境,他孩子的智商情商,甚至往前推及到孩子媽媽孕期的營養,孩子的出生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不要再偏聽偏信所謂的專家的隻言片語,你的孩子什麼樣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有些道理只可借鑑不可照搬,作為父母,對於育兒知識的運用一定要有創新再運用的本領,這才是正道!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通常有句話叫做“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什麼,是為人處事,是人情世故。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從言行舉止就可以看出來,一個孩子的行為不好,品德不好,人家肯定會說是家長沒有教育好,而不是老師沒有教好,因為子不孝,父之過。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成績與社交共存的社會,我們在一心抓成績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待人接物,行為舉止,所以家規也需要樹立,每個家長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做家長得以身作則。


一心渭婉


我覺得家規是要有的,但是具體內容也不要太苛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做個榜樣,最起碼的善良,尊重他人要懂得。其實說了那麼多就是教養!一個人的素質,修養在以後的社會上很重要。人可以窮,不要窮志氣,人可以沒出息,但是不要做社會的廢人!


獨1無2巧巧


就我自己本身來說,我不要求我們家孩子去學什麼固定規矩或者定家規,我希望她能輕鬆快樂的成長,但是該懂的禮貌和道理還是要有的,只有大人自己去以身作則,小孩子自然都會去學習,家庭環境真的很重要


Taboo486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一直遵循這個說法,國有法度,家有家規。

養女不教如養豬,養兒不教如養驢,做長輩,做父母的不可能對自己的孩子不管不問。好家教出英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嘛!


珈鍋佬


什麼家不家規,都是大人定的,就是想約束孩子,自己本身也是沒做到,如果現在我給你定個規定,每天不許玩手機,你能做到嗎?真是,做不到吧?所以說孩子頑皮是正常的,只要不做犯法的事,不傷害別人,健康快樂的不是挺好嗎


隨便買787


不是,什麼叫成器,你想你的孩子到達什麼程度,這都是不可控制的。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不要過分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怎麼樣,自己做不到一定要孩子做到,做好自己才能帶好孩子,當然適當的規定還是要有的。


阿趙


家規可以定,首先是做父母的必須第一個要做到,不要只要求孩子


行善積德愛莫大焉


其實每個家裡的教育方式不同的,也沒必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