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應對霧霾需要國際合作,但首先應在國內大幅減排

韓國全社會治霾機構主管、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9日強調,應對霧霾需要國際合作,但首先應在國內大幅減排。

韓國“國家氣候和空氣質量委員會”當天在首都首爾舉行啟動儀式。這一機構直接隸屬總統,將向政府提供治霾政策建議,探索與鄰國合作的方式。成員包括潘基文和42名委員,來自朝野政黨、商界、政府機關、學界專家和民間團體。

作為委員長,潘基文在致辭中介紹,委員會將重點討論針對重度霧霾天氣的短期舉措,以應對今年冬天可能的空氣汙染;同時研究長期、根本性治霾的總體方案,並且與國民溝通,協調民意與相關行業利益。

潘基文說,韓國治霾,與中國等鄰國合作尤為重要,“只是,要想實現互利共贏,我們首先應當在國內大幅減少細顆粒物(PM2.5)排放”。

韓聯社援引潘基文的話報道,兩國已就霧霾嚴重性和合作治霾的必要性形成共識。“現階段我們不宜計較由誰擔責,因此我向中方闡明,韓方將先做到分內之事。”

有韓國媒體今年早些時候解讀,韓國現階段大約360萬戶家庭使用鍋爐,冬季是高峰期,與韓國空氣質量存在關聯,韓國霧霾的成因不能“甩鍋”給中國。首爾延世大學大氣科學專業教授金雋同樣指出,年均數據顯示,韓國“霧霾天”國內原因佔70%,發生重度霧霾的原因至少有60%來自國外,因而要首先在國內減排,中長期要通過與鄰國合作減少境外流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月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韓國有關空氣專家的態度理性、客觀。中國空氣汙染是否影響韓國,中國環保主管部門和權威專家已經給出專業和詳盡解釋。“中方願與韓方一道,共同致力於加強大氣領域交流合作,共同尋求霧霾問題解決之道,為改善兩國環境質量、促進區域和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

耿爽介紹,中韓環境合作一直都是雙邊合作重要組成部分。兩國環境部門就加強大氣汙染防治、推進中韓環境合作中心建設等深入交流,簽署相關工作方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韓國國立環境研究院共同成立“中韓空氣質量聯合研究工作組”。

韓國國會今年3月一連通過8項霧霾對策相關法案,把霧霾列為“社會災難”。韓國總統文在寅指示政府官員與中國合作,同時呼籲全國作出自身應對,比如關閉使用化石燃料的老舊火力發電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