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4月21日,“北大學生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機場被警方抓獲,隨即移交福建警方。據封面新聞消息,28日,福州警方已經對吳謝宇進行了初審。

據透露,吳謝宇對殺害母親行為並不否認,但對於作案動機等核心問題採取迴避態度,反而在涉及與案件無關的內容時反應積極,比如談黑洞等學術問題,討論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

這並不意外,像這種類型的罪犯,通常不好審,邏輯能力強,情感上自我封閉,心理防線守得很嚴,不容易突破。

這個案件引起了社會上極大的關注,都希望能夠了解更多的細節,包括他的犯罪動機及許多不為人知的過程。

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作案過程中,吳謝宇都特別冷靜、縝密,他作案工具就準備得非常充分,光是刀就買了好幾把,各種各樣的,砍刀、削刀,小刀片等。案發後更是相對自如地生活了近三年,談戀愛,打工,好像自己從來沒有做過這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相對於一般的罪犯犯罪後會有巨大的心理壓力,他顯得猶為特別,更令人心生恐懼。

是什麼樣的人才會這樣?這個人的腦子正常嗎?

他的腦回路肯定跟一般人不同。

這裡不是說他精神有問題,有精神病,而是大腦結構與常人不同。

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吳謝宇是有家族精神病史的,這個在許多報道中已經證實。但他不是精神病,只是腦結構與基因問題。

關於罪犯的特徵的研究一直在進行,早期的結論是:罪犯在進化的階梯上比普通人倒退,相對迴歸到了原始人類的境地,比如他們的手臂比較長,臉型很特別,罪犯耳朵通常都很大,有些鼻孔朝天(悲催的是吳謝宇確實長成這樣)……

但這些沒有得到證實,還被論為笑柄,因為有些長相奇特的人,並沒有成為罪犯,還獲得不俗的成績(中國就有一位神人,大家都知道的哈)。

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腦功能掃描的發明革新了我們對大腦內部運作的認識,關於罪犯的腦結構的研究才有了科學數據。

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研究團隊掃描了許多謀殺犯的大腦後發現,幾乎所有大腦都有相似的差異。

正常人和殺人犯的大腦掃描圖對比,殺人犯大腦中控制情緒衝動的前額葉皮質層區域都不活躍,而產生情緒的杏仁核區域卻相當活躍。

1993年,科學家們還發現了罪犯都缺乏同一種基因。

這種基因能製造一種叫MAOA的酶,而這種酶又可以調節情緒控制中神經遞質的數量。所以,如果你沒有MAOA基因或變體不活躍,你就會有暴力傾向。這種變體就是戰士基因。

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當然,這些還未能完全概括或解釋罪犯的犯罪動機,但他們確實有著相似的特徵。

從細微之處去看,人腦結構並不完全相同。比如有些人擅長邏輯思維能力,有些人藝術天賦較好,有些人敏捷語言能力發達,有些人不擅言談木訥遲鈍,這些都跟天生的基因有關,還跟個體的生物差異有關。

相同的基因條件下,不同的養育環境有可能造成不同的結果。

比如,同樣的戰士基因的人只要基因不被激活,就不會成為罪犯,或者說這種可能性會低很多。比如,有個快樂的童年。

如果一個人有著相當危險的基因,童年生活又很扭曲畸形,成長過程很痛苦,那他一生中犯罪的幾率就會高得多;相反,則沒什麼危險。

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吳謝宇不能說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他的成長過程也是充滿了艱辛。他的教育環境無疑是嚴格與苛責的,否則一個人無法形成這麼刻板的自我約束模式。他在中學的時期還經歷了父親出軌,母親冷漠迴避關係的階段,到後來父親逝世,他與母親孤苦相依,雖然在經濟上不至於貧困,但也並不富裕。

在情感情緒上,父親的離世催促他成長,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照顧母親的角色,變得更加的體貼(經常跟母親打電話,噓寒問暖等)。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是心甘情願滿懷深情的!不代表他真的在表達關懷、溫暖與愛!

這才真正可怕!

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一個人,可以表面上去表達關心,但心裡卻非常冷漠甚至在冷笑!

一個人,可以表象上是溫暖有愛,但腦子裡卻想著如何謀財害命!

當一個的基因結合成長因素,條件滿足後,就可能變成這樣,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身邊人也難以覺察,因為他們的人設實在是太好了!

要知道,人設也可以靠智商經營出來的,不需要走心。

智商非常高的人常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情感相對不發達,表達溫暖友愛的能力比較弱,同理心比較缺乏,他們就是通過訓練,也比那些天生就情感豐富的人困難許多。這是基因上的不同,或者說天性上的差異。

高智商人士還有一個特點,因為大量的精力都用於學習,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情感領域,所以,他們在生活中,在談戀愛方面會變得比較笨拙,讓人感慨,這人的腦回路真是奇特。他們常常會在感情上受挫。

北大弒母案初審,為什麼有些人犯罪後還冷酷無情毫無愧疚感

吳謝宇冷靜淡定,冷酷無情,結合了高智商+基因+成長背景等因素,缺一不可。

這就是一個個例,不屬於正態分佈,是一例非常態的極端案例,我們大可不必過於緊張,也不需過度去苛責家庭教育,父母問題。

隨著審訊工作的深入,相信會有更多的信息透露出來。

終有一天,吳謝宇會放下防線,說出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