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 心向遠方——記在地球流浪之際

萬物相生,本無永恆。輪轉千回。一切皆歸本源。宇宙之大,宇宙之美,宇宙之妙,無限吸引著人類的心緒。

路在腳下 心向遠方——記在地球流浪之際

自古有識者,以星測事,萬法歸宗,天人感應,用玄妙解讀星辰大海,喻事間百態於仙塵,幻想九重上蒼,神明主宰天下,指導萬民順心天意,力求世間福態,很是實用,也確實維護了世界的穩步,人類得以生生不息數千載。

雖有合理之解,但追索的步伐都未曾停止,這就是人類的生存之道,改天換地,實踐去證明一切存在的合理性。科學應用而來,步履蹣跚之後,大路通達,神仙便不在,天外有天!

時間有序,時間無界。科技能夠從多重角度解讀一切矛盾的思維,不得不承認,上帝是有所偏愛的,唯有少數頭腦成為寵兒,引領著人類的前進步伐,我們認識了宇宙,認識了自己。

宇宙很大,人類小。大到無邊無垠,小到隱沒塵埃。

路在腳下 心向遠方——記在地球流浪之際

未知的仍然不吸引著我們探索的目光。沒有方向,沒有提引,一切只有摸索。天馬行空,暢遊空際。這是人類先天擁有的權利,無法予奪。

一如往事,智謀的啟醒,總有先後。一時的惰性,我們又走在了時間的後面,雖慢但卻未曾停步。

曾幾何時,有人會反覆強調,中華缺少這個、那個,中國的一切在跟隨、在模範,事實也是如此,無創見、不進步。

時代宏輪,裹挾著我們來到科技大爆發的年輪,眼界的開拓也更進一步,也更催生了我們心境的昇華,科學在幻想中繼續升騰,幻想也為科學找到了務實的源力。

一部《三體》已然將中華科幻送入神級殿堂,事實勝於雄辯。正如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一樣,精典也不是一步成形的,這需要日積月累的歷練。

路在腳下 心向遠方——記在地球流浪之際

人的因素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時代的配合,好的文藝的出現,需要時間、空間共同的締造。

真理往往還是掌握在少數人之手,正如中華文化當代演進一般,當下,以融會貫通之法,將媚俗之能用於啟蒙開道,豐臀肥乳雖遐想無盡,或也可迎回諾獎贊譽,無限風光,但卻著實與科學與開智無甚大慰。雖大勢攜人,但總歸會有那麼一些或者一個人,會用一肩之力自覺或不自覺地擔起一個國家民族時代的缺失。

國家民族更需要的是自身的認同而非外來的評說。或許近代我們失去了太多的光環,才導致如今我們的怪癖,不論好的、壞的,只要是有所頒授的就當成了無盡的榮光,如此病心,確需真正的良藥解毒。

正如即將上映人流浪地球,雖尚未播映,卻已熱火漸起。科幻需要故事的牽引,用腦去幻想可以無邊無際、絢爛無比,但落實到現實幕屏之上時,更多的是需要實際的呈現,當今中國,對於國之科幻劇制,質疑與否定之音,永遠大於肯定的鼓勵,並非國人太過刁毒,實在是過心走腦之作甚無。

曾經的不能,並不意味著一直的沉淪,路是一步步走過的,事也需要有人開拓,故事已然成形,唯缺成影之效而。或許手段不盡人意,但卻已然可以開啟扉門,遠方的召喚漸近,時代需要我們步伐的跟進。

一次成功固然可嘉,但邁出一步即使不名也是英雄。唯真心踐行開拓,一路向前,戮力務實,心向遠方,必有收穫。

時代需要開拓者的勇氣!

時代需要務實者的踏實!

時代需要參與者的支持!

路在腳下 心向遠方——記在地球流浪之際

我們路在腳下,我們心向遠方。追隨流浪的地球,開啟我們無盡的未來,走下去,不停步,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