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清沒有像印度一樣完全淪為殖民地,而是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老兵東雷


這是因為,大清和印度,壓根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政治環境。

今天的印度時指的整個南亞次大陸的這個國家,但是在古代,印度只是一個地名。即使在最強大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戒日王朝、德里蘇丹、莫臥兒帝國時期,印度地區也沒有得到統一。


的確,在奧朗則布蘇丹去世後,莫臥兒帝國開始走向分裂,1748年,阿富汗人侵入莫臥兒北部,幾度進佔德里。1761年,阿富汗遊牧軍與馬拉塔人10萬大軍在巴尼帕特會戰,馬拉塔人又遭慘敗。馬拉塔人是莫臥兒一支抵抗西方侵略者的強大力量,但經過這次會戰,受到嚴重削弱。


與此同時英國人在擊敗法國之後,急需要擴張海外的殖民地作為原料產地,從哪個方面來看,印度都是一個不二的選擇。所以1757年1月,英國殖民侵略軍在孟加拉省登陸,打敗孟加拉軍,開始了吞併印度的計劃。

由於國內的大貴族和蘇丹之間離心離德,因此英國人只需要採用類似於“遠交近攻”的手段,將他們一個一個的征服就好,最後英國人在印度的勢力越來越大,大到莫臥兒帝國根本無力對抗,於是1857年,章西女王抗英失敗之後,英國人罷黜了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印度徹底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整個印度被殖民的過程,正如馬克思說的那樣:“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再看大清,和印度有著截然不同的環境。首先大清帝國是一箇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帝國,國家的中心就是皇帝,這和印度的封建制度是截然不同的。各地官員被分權制衡,地方無力撼動國家,就是發生大亂,也是因為統治腐敗民不聊生然後爆發農民起義。如此一來,西方殖民勢力想要滲透進來就勢必登天。這也是為什麼從明中後期一直到鴉片戰爭300年來,西方都很難在中國謀取一席之地的原因。



再者,中國距離歐洲殖民國家地緣距離較遠。東海岸隔著太平洋和美洲,南海海域又隔著東南亞、南亞等地區,如此漫長的距離,中途是需要大量的補給點的。


此外,印度人被英國人殖民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國民信仰不統一,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還有錫克教經常大打出手。相比之下,中國人大多不信宗教,文人崇尚的儒學那是哲學系統,沒文化的老百姓信仰的也只是自己的家庭。沒有信仰的糾紛,想挑事就很困難。

還有一點就是歐洲人開始對中國入侵戰爭的時候,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近乎結束的時候,此時發達國家的殖民地已經進入了階段性飽和,沒必要再去開發新的殖民地,對他們而言,中國的價值在於白銀和人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商品傾銷市場。所以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除了俄國人的行為是殖民入侵,其他國家的入侵戰爭應該定性為貿易戰爭,目的在於關稅最優和商品傾銷。。



等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列強們開始需要新的殖民地,於是紛紛把目光移向中國,但是由於大家一起下手,誰都不想讓另一家做大,所以誰也不能說是把中國徹底吞併。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正在一點一點的覺醒,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二次革命,五四運動,北伐,中原混戰,最後到抗日戰爭,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徹底覺醒,那種獨立自強的慾望,就決定了這個國家和民族除非亡國滅種,不然就再也不會被外界征服。


火器工坊


英國用了250年的時間才將印度吞併,1840年進入“大一統”的中國時,面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欲殖民對象和新的國際環境。

(1)英國用了250年的時間,才徹底吞併“一盤散沙”的印度

英國在1600年代逐步入侵印度。經過兩個世紀的殖民,在1858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後,英國政府取消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管理殖民地,印度莫臥兒王朝也正式結束。

在250年的歷史中,英國通過與部分土邦合作打倒另外一批的方式,逐漸控制印度。印度歷史統一時間較短,更多的只是文化統一,歷史共同記憶不多。

再加上,種姓制度的桎梏導致精英階層臣服國家也就臣服了。印度相對更容易佔領。

(2)中國則具有“儒家思想下的大一統思想”基礎,對於外敵有著天然地抗拒

與印度不同,中國則因為有儒家思想兩千年的統一流傳,使得民眾對清廷的認同感要比印度強得多。雖然,清朝也是少數民族政權,但自康熙中後期,清廷就繼承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傳統統治方式——漢人聚居地採用儒家、各少數民族採用原有宗教的思想統治。在乾隆朝開始就已經對清廷具備認同感。

義和團運動就是典型代表,還有如“捻軍”也僅是傳統的反官府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受到眾多人的認同,但在曾國藩等人看來“民族是沒有儒家思想”重要的。

(3)中國人的反抗,各列強間難以達成統一意見,使得我國免於印度的悲劇

1840年進入中國之後,各列強相繼而入,英國已經沒有時間在殖民中國了。加上英俄法德美日等國令人眼花繚亂地權力合作與戰爭,其各方矛盾正可以成為我方利用。

美日兩國在當時都屬於新興帝國,其實力都還不行。例如美國主要實力放在拉美地區,日本更是在打贏了沙俄才真正成為只有區域地位的世界級列強。因此,在殖民問題上兩國都是以英國馬首是瞻。

中國的統治階層雖然以妥協投降苟安為主,但底層民間的反抗卻有思想領導者。還要說太平天國、義和團等,雖然他們的問題不少,但在反對外敵侵略上卻高度統一。由此,使西方侵略者認為:與其自身殖民倒不如清政府“以夷制夷”。

由此,英法等既得利益國家願意維持清廷的一定統治。特別是英國,在經濟上,獲得了最大的蛋糕因此不希望打破這種平衡。而“平衡”是英國維持“國際秩序主導權”的主要方法,而這使其與德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坐古談今


中國和印度是兩種社會,中國不會像印度一樣被侵略者變成殖民地。

原因有兩點:


印度和中國的國情不同

對於侵略者來說,印度簡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殖民地。

為什麼呢?

因為在英國人之前,“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在歷史上,印度從未統一過,南亞次大陸上從未有任何一個政權統一過印度,直到英國人的出現。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和“五代十國”一樣,是若干個小國的幾個。什麼孟加拉、旁遮普、吉拉特,多的是各種各樣的小土邦,在印度的土地上犬牙交錯,互相沒有統屬關係,也不認為對方跟自己是一個國家。

從17世紀英國勢力進入印度開始,英國人用了超過兩百年,才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將“印度”首次作為一個統一的概念帶到了歷史舞臺上。


而英國人的殖民政策也非常高明,英國人並非鯨吞,而是步步蠶食。而且,英國人也沒有一味依靠武力,而是通過拉攏印度的上層階級又打又拉。從整體上看,英國征服印度的過程中,沒有爆發什麼波瀾壯闊的戰爭,始終處於一個溫水煮青蛙的狀態,這和印度的分裂狀態是息息相關的。

而且印度人對英國人也並不反感,因為對於印度人來說,殖民者真是太多了。

印度在歷史上始終處於一個被動挨打的地位。從亞歷山大大帝開始,什麼雅利安人、莫臥兒人、大月氏人、塞人、波斯人、蒙古人等等等等,基本處於誰見誰打的狀態,對於中亞和西亞的勢力,要是沒打過幾次印度,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亞洲強國。

而英國人相比於其他殖民者來說,已經算是文明多了,至少大規模屠殺比較少。而且英國人為了讓印度的資源外運,還下血本給印度建立了基本官僚體系和鐵路系統,所以很多印度人對英國人真的是感恩戴德。

而中國,跟印度是完全不同的。

從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中國人就接受了大一統的基本觀念,統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由於統一,讓中國擁有了統一的政府,無論這個政府有多麼孱弱,多麼腐敗,他終究有一個底線——維護自己的統治。

清政府哪怕再腐敗,如果列強要徹底推翻他,他也一定會和列強拼命的。

所以,當列強進入中國時,他們面對的不是一盤散沙的小土邦,而是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這就意味著步步蠶食佔領中國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人遠比印度人更富有反抗精神。印度人受種姓制度控制,只要控制了印度的高種姓,就等於控制了印度。而中國人從來就富有反抗精神。從陳勝吳廣到太平天國、義和團,中國人對於強權和壓迫的反抗從未停歇。

尤其是義和團,義和團雖然戰鬥力很差,卻讓列強深深的看到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知道了靠武力政府這個大國是不可能的,八國聯軍的首領,德國的瓦德西元帥就曾經跟各國公使說——“先生們,除了現在的中國政府之外,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統治這樣一個四萬萬人的國家”。

中國和印度的外部環境不同

中國之所以沒被征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這隻羊,面對的狼太多了。

還真別笑,殖民者太多,也是一種優勢。

英國人入侵印度時,世界上的殖民國家屈指可數,踏入印度的只有英國一個。英國人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沒有人阻攔,沒有人掣肘。

而鴉片戰爭之後,盯上中國這塊肥肉的國家太多,誰也不允許對方多吃一塊。

僅僅一個東北,就有俄羅斯、日本兩個大玩家,英國、法國兩個小玩家。日本想佔領遼東半島,還要被英、俄、法三國干涉,強行讓日本退出。

想要在中國身上割塊肉,需要其他幾個玩家的統一,而分贓不均是世界上所有的犯罪團伙都要面臨的問題。

李鴻章就是靠著八國聯軍內部的矛盾,才能讓《辛丑條約》只賠款不割地的,中國在列強的雞蛋上跳舞,才能一直堅持到二戰。如果當時中國身邊只有一個侵略者(比如日本)的話,恐怕中國很難挺過那場殖民大潮的。


小約翰


印度就是一個地理名詞。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丘吉爾語)因為在西方國家裡。印度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區。而中國無論如何衰敗都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始終基本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沒有分裂。



晚清末年美國駐華公使芮恩紳在給美國國務院的年終報告裡說道:這個國家的領導者無疑是昏庸的,官員也是無知的。但是他們的人民卻擁有雄獅般的氣概。他們勤勞而質樸。聰慧而向上。一旦擁有了有力的領導一定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顯然,雄獅般的中國人民不願意成為殖民地的奴隸。


再一點就是國土廣大的中國,根本無法被一個國家所佔據。幾個國家瓜分又得不償失(也有分贓不均的原因。)中國自古就是大一統王朝,向心力十分強大。意圖分割國家根本不現實。再就是西方國家通過戰爭就可以從滿清政府那裡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利益。比自己殖民利益更大。所以就放棄了殖民統治。

還有就是,滿清落後只是軍事和政治制度落後,但國家架構比西方國家還要完善,隨著時間的推進,滿清已經逐步‘’融入‘’國際社會。殖民化中國已經不現實。而通過不公平貿易,金融經濟卻可以更加合法性掠奪財富,這樣豈不美哉?也就是說,不殖民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殖民就失去了現實意義。



最關鍵在於,殖民統治地,首先就必須要徹底消滅這個國家文字與文化,因為文字與文化是這個國家的根基與文明基因,是民族自我認同和精神歸屬,西方國家要在文字和文化上消滅中國文明簡直就是痴心妄想。文化是中國免於被殖民的最大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亞洲的大國:印度是南亞最大國家,而中國則是東亞的巨無霸。

在近代,印度和中國一樣,都遭遇了列強的入侵,但是結局卻差異很大:印度最終被英國滅亡,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而中國,則在鴉片戰爭以後,一直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狀態,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為止。


事實上,在遭遇西方殖民者最初,印度莫臥兒王朝在軍事上並非不堪一擊,甚至武器配置上,要領先於同時期的大清帝國——因為莫臥兒王朝連年和波斯打仗,為了滿足戰爭需要,莫臥兒皇帝專門從西洋請來火器設計專家——換而言之,莫臥兒王朝在武器上,實際上和歐洲差距不大。而當大清帝國遭遇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由於幾十年不和西洋各國打交道,武器上已經出現代溝了。

這就蹊蹺了:怎麼武器先進的莫臥兒王朝滅亡了,武器落後的清朝卻得以保持半獨立狀態?是殖民者大發善心了?

其實還真不是。甲午戰爭以後,西方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並且打算按照勢力範圍瓜分中國,如果殖民者這個計劃得逞,那麼,中國也會滅亡。

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近代史上,中印兩國命運差異那麼大呢?

個人感覺原因如下:

政治制度方面。

中國在古代,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蹟,那就是從秦朝以後,幾乎每個王朝都追求大一統,並且實現大一統以後,皇帝也可以統治幾乎和整個歐洲大陸大小差不多的土地,而且是有效統治(和神聖羅馬帝國不同)那種。

這種大一統在近年被許多網友詬病,但是,不能否認,這種大一統可以有效整合古代中華帝國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財力。

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時期,莫臥兒皇帝事實上不過是印度各土邦公認的共主,其號令在各個土邦很難得到貫徹,而這種情況下,莫臥兒王朝遭遇英國殖民入侵,也無法真正有效把人力物力資源動員起來,因此最終是被英國逐個擊破,最終瓦解、吞併。

而巨無霸的中國,讓任何一個列強都沒有那麼好的實力來吞併。


文化方面。

中國自古以來奉行儒家文化。而漢族先民對於外來入侵者的態度很簡單:奉行華夷之辨。

比如說血統是漢人的,如果不奉行儒家思想、華夏文化,那麼就沒資格在中國建立統治,反之,如果是少數民族血統,但如果奉行儒家思想、華夏文化,那麼,就可以做中華天子——因此,歷代能夠在中原建立長期統治的少數民族王朝,都是建立在尊孔基礎上的。

而印度則不然。

印度主體民族是什麼?

相信很難有人會說清楚。實際上印度有十多個大民族,規模都是相等的。而莫臥兒王朝時期,印度人的信仰也五花八門無法整合,這種情況下,印度人對外來入侵者的文化認同,也是採取無所謂的態度。

而在中國,西方殖民者推行的西方文化,很快遭到了民眾抵制,並引發了義和團運動。而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也讓西方殖民者認清一個事實:任何一個列強打算在中國直接建立統治,都要和四億多中國百姓打持久戰,而這個戰爭成本,是任何一個列強都無法承擔的。



民族性方面。

印度人的民族性,總的來說是逆來順受——比如說種姓制度存在幾千年了,印度人壓根沒誰想過去推翻。

而這在我們中國是難以想象的:知識分子裡面,有黃巢這類對朝廷科舉不滿,而做出武裝反抗;而勞動者裡面,則有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驚天一呼。


而從這不難看出,其實中國人溫良恭儉讓的背後,還隱藏著剛烈。

這種剛烈也讓殖民者深感忌憚,殖民者也意識到,中國不同於其他被征服國家,因此不能直接吞併中國。


藤樹先生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再加上中印有長達1700多公里的領土接壤,許多人往往不自覺的將中國和印度放在一起比較。比如在近代,印度徹底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同一時期同樣飽受列強欺凌的大清,卻沒有像印度一樣成為列強的領地,為何會這樣呢?

中國和印度

首先,中國和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雖然我們往往將中國和印度視為兩個文明古國,但是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始終沒有斷絕文明傳承的文明古國,而印度的所謂文明古國,真的只能在古籍中尋找了。

印度的歷史對於原住民而言,其實就是一部悲催的被征服史,不斷有外來民族征服印度次大陸。最神奇的是,印度這塊土地上還滋生了獨一無二的種姓制度。占人口絕對多數的原住民們十分順從的服從著外來統治者的壓榨。

因此,印度最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對於印度人而言,來自海上的英國殖民者,與之前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等外來統治者,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而真正比較兇殘程度的話,似乎英國人還要好於遊牧民族。因此,印度人自然沒有什麼理由反抗。

其次,雖然在當代,印度是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但是在印度脫離英國殖民者之前,印度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只是一個地理名詞罷了。即使在印度古代最鼎盛時期,依然未能有一個王朝統一南亞次大陸。

殖民地時期的印度

因此,居住在印度各地的各個民族,也從未有過國家的概念。自然,他們也就沒有為國家和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爭取獨立的可能了。根本就沒有國,又何來為國犧牲呢?

中國則截然不同,中國作為傳承至今的文明古國,國家和民族的意識早已形成,中華民族的驕傲也已深入骨髓。因此,即使清朝的愚民政策、文字獄等措施打斷了中國人的脊樑,但中國人依然從未放棄反抗。

時局圖

面對列強的侵略,面對當年我們視為蠻夷的西方人,中國人民也從未屈服。對於列強而言,如果真的妄圖征服中國,且不說列強彼此之間的矛盾,單就征服中國所需要的代價,就遠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所以,雖然列強一次次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中國劃定了勢力範圍,但是他們的極限也就是在中國獲取特權,扶持利益代言人。想要直接統治中國,化中國為殖民地,卻幾乎不可能。猶如古代王朝,權傾天下的權臣比比皆是,但掀翻傀儡皇帝篡位成功坐上皇位的,卻寥寥無幾。

列強瓜分中國

最後,則來源於人民的反抗意志。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的反抗就從未停止,也湧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雖然中國人民的反抗併為擊敗列強,但是也極大的增強了以列強徵服中國的難度。

而印度人卻很少有大規模反抗。不知道是習慣了,還是得益於種姓制度,印度人逆來順受的承受能力的確超強。也因此,印度成為英國諸多殖民地中收益最大,統治最為順利的地區。


鳶飛九天2018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今天太陽挺大,晃的老梁暈暈乎乎,搞的俺心情也不錯。轉頭就刷到了題主的這個問題,老梁樂了。

印度,三哥啊,好久不見。接著就讓老梁想到了他那嘎達,慢悠悠橫穿十字路口的牛,飄著各色動植物屍體的恆河,一邊整一口美滋滋的恆河水,一邊用左手抓著咖喱往嘴巴里塞的人,還有那多如牛毛的宗教,超級讓人不安的治安……

啊,轉過頭來,老梁就想問一下題主,你是咋想的咱大清是上不了檯面,但也不至於和這麼一個玩意比吧。

好吧,既然你的問題已經出來了,老梁就勉為其難的回答你一下。

印度為什麼淪為殖民地

毫無疑問三哥就是個問題兒童,印度這大個蹲在南亞次大陸上,貌似現在是那嘎達最大的國家。但老梁要說的是,這哥們過去根本就不存在,印度這倆字代表的不是國家,而是一個地區的字號,咱說的再明確一點這倆字就是地理詞彙而已。

說道這裡,估計有些人要反駁了:“老梁你快別扯犢子了,人家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瞅見沒有裡面有個國字。大統一王朝有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你是裝看不見,還是眼睛咋的拉?”

印度文明,那全稱叫印度河文明,兩城市統治一百多個村子。這倆城市老大了,方圓五公里。很奇葩的是,這國家讓這兩城市輪流作為都城,也就是說這都城你做兩年,下一輪我來做兩年,很民主的。

至於您說的哪倆大統一王朝,事實上他僅僅統一的是北印度,而且這時間還不算長,所以說印度在過去的時候,僅僅是個地區的代名詞,沒毛病。

三哥將印度倆字變成一個國家,這完全依靠外來物種約翰牛英國佬。那將整個印度連接起來的鐵路,約翰牛修的,就那鐵路線都用到了現在。還有那政治體制約翰牛實在看不下去了,也是為了提高約翰牛自己對印度的管控,捂著臉幫著印度那幫子高種姓建立起來的。對,還有那放在全世界都相當完備的教育系統,約翰牛幫忙組建的。到了現在印度那幫子高種姓都拒絕說印度本土語言,人家扯著嗓子吼英語。

咱轉過頭來說說殖民的目的是為了啥?說穿了就是為了錢和資源。所以約翰牛為了這兩樣東西,通過殖民將一個散亂的印度給統一起來,方便管理,方便約翰牛更加高效的收集印度的錢和資源。在這種扶持下那些個所謂的高種姓權利更加的穩固了。

對於雙方來說,一個要的是權利,另一個要的是錢和資源,雙方一拍即合,這殖民地就產生了,當然苦的是社會底層的印度老百姓。

為啥中國僅僅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

這麼說吧,亞洲這嘎達,扛著歐羅巴文明口號,實質是強盜文化的白皮膚的傢伙們,只有三個地方沒有被殖民,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小鬼子,再有一個是泰國。

中國實在是是太大了,文化的根基讓咱這國家抱團抱的緊。小鬼子個子不高但敢跟老毛子對懟,拽著德國佬的尾巴上傢伙,一幫子強盜慫了。最後一個泰國這就是個滑頭,到現在都聰明的緊。

咱把話題扯回來對應著印度說說題主的問題

咱大華夏,被滿清拽著後腿硬生生拖了小三百年,衰敗是衰敗了點,但好歹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咱大華夏自打有文字記錄以來,維護國家的完整統一,那是每一個領導階層終極目標。

您試試想把咱大華夏給肢解了,您就得試試您的腦殼夠不夠硬,身上的肌肉夠不夠大。

當年滿清就剩下喘氣功能的時候,美國來的駐華公使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這嘎達蹲在上面的領導都是一幫廢物,那些幫忙搞管理的當官的都已經無知到了愚蠢的程度。但生活在這土地上的人民卻很勤勞,而且很聰明。一旦出現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階層,一定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大傢伙都知道,被自己人欺負一下,還說的過去,這要是被老外欺負一下,反抗的程度是相當激烈的,不然也不會出現義和團這樣的民間組織。而且還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了,滿清小三百年的統治,民間的反抗他就一直存在,沒斷過,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有一點中國的土地真的很大,而且民間的向心力真的很強,一個國家想把中國吞下去,基本不可能,幾個國家來分,他又分贓不均。

咱又回到了老話題上,殖民的目的是什麼?錢和資源。

那麼放棄殖民,扶持一個聽話的對象,讓他代理去管理收集錢和資源。顯然滿清是符合這樣的要求的,只要你滿清不服氣,持有歐羅巴文明的強盜們,就給你來一傢伙。得,你這滿清就拿出一筆不小的錢,而且還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條約來收集錢和資源。

很簡單的方法,很管用,結果更好。

所以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這符合強盜們的需求。

轉過頭來,咱說說大華夏子民為啥凝聚力很強呢?咱應該感謝秦始皇,這位統一了文字,統一了錢幣,統一了度量衡,用了郡縣制統一國家。在漫長的幾千年的進化過程中,咱大華夏的子民從心底裡認為,咱都是一個種,統一那是應該的,不統一那是絕對不應該出現的。所以文字,文化結合形成的精神讓我們團結在了一起,而且漢族自始至終都是主體民族,這很重要。

大華夏的人口多,土地多,但咱自認一個人孔子,自認一本書儒家,外邊的神是多,但咱自認自己的祖宗。

強大的文化根基是民族再次復興的基石,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是無根的浮萍,能飄到哪裡誰知道呢?

咱瞅瞅印度三哥,那片土地上光語言就有兩千種,形成的文字系統有五十五種,官方定下來的語言就有十九種之多,從精神上就散亂的,不殖民他殖民誰呀。就算是現在被老毛子敲,被美國佬詐,宗主國約翰牛還捎帶著撈一筆。為啥會這樣的呢?因為他們心裡就沒有國家這個概念。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印度在歷史上是和中國有很大差別的,印度在歷史上從來沒有統一的狀態,在我國唐代著名探險家“玄奘”西學印度的時候,在這個時期印度是存在許多國家的。

印度人不善戰在歷史上也是很有名,偌大的地區被一個公司打敗,也是印度在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在普西拉戰役中印度軍隊被克萊武所率領的東印度公司的人擊敗,失敗的原因是內部人員的倒戈,在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印度人沒有中國人的團結。

印度的國力也是遠遠比不上中國的,中國領土面積是印度的數倍,印度多國林立沒有集中優勢力量,這也是印度所面臨的現實。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中國幅員遼闊、人口中國也不是一個國家一口能夠吃掉的,和中國相比印度根本沒有可比性。

印度人基本是食素民族,一般食肉民族的戰鬥力是比食素民族的戰鬥力高,體力也好。印度的淪陷也開始了清朝的悲劇,征服印度後英國相繼征服尼泊爾,將尼泊爾作為侵略我國西藏的跳板開始入侵清朝。

我國之所以沒有成為全殖民地,還有一部分是國內一部分仁人志士、有志青年通過各種措施挽救祖國。中國能夠擺脫半殖民地是因為中國自己的力量驅趕強敵,而印度則依靠是英國二戰衰弱後無力繼續統治印度。如果沒有袁世凱的一時糊塗“稱帝”的話,作為那個時代最有作為的人物,中國必定會繁榮富強,也沒有後來的“軍閥混戰”和“北伐”。


用戶107877786833


因為我們不想當狗,想做人!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作為東方國家的我國,古代是極其輝煌的,然而近代卻是極其悲慘的。

但是相比於印度而言,我們的運氣又好了太多,在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時,我國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憤然而起,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

同為四大古國之一,印度和我國同樣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但是為何近代以來的命運截然不同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歷史背景不同

|雖然都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但中印兩國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國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實現了科技的巨大進步,例如四大發明;完成了專制皇權的政治框架建設,例如專制皇權達到頂峰;完成了疆域各板塊的整合,統一了中原、東北、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地區。

而印度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打瞌睡,除了不斷被征服,這片土地上再也沒有更大的建樹。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度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理概念而存在,在南亞次大陸這片熱土上,分佈著大大小小几百個土邦,在英國殖民者打敗葡萄牙和法國殖民者,成為南亞次大陸的主人後,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印度。

而我國自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確立了專制皇權的大一統制度,這一制度具有高度集中的特性,它使統治區域的各板塊連成一個牢固的整體,特別是能對外來入侵進行相當強烈的反抗。

所以當殖民者登陸我國沿海時,儘管清軍戰鬥力弱雞,民眾麻木愚昧,但殖民者仍然遭受到層出不窮的反抗,這使得他們不得不考慮用全新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殖民利益。

相比之下,在印度就簡單多了,雖然英國殖民者人數較少,但是隻要給予土邦領主以巨大的利益,他們就心甘情願的為英國殖民者所驅使,成為英國殖民統治的馬前卒。

2、國土面積不同

龐大的國土面積,不僅意味著海量的資源和巨大的市場,還意味著巨大的國土縱深。

而我國和印度之所以遭受到完全不同的命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國土面積要比印度大得太多太多。

清朝末年,即使我國的領土總面積從1316萬平方公里下降到1100萬平方公里。但總面積仍然幾乎是400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的三倍。

這就使得同樣是遭受英國殖民者的入侵,想要徹底征服我國,就需要比印度多派出至少三倍的力量。

而無論印度還是我國,距離英國本土至少萬里之遙,每多派出一名士兵,就意味著多一份付出,這對於侵略者而言,無疑是一項巨大的負擔。

而且,由於印度從來就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國家,所以即使是400萬平方公里的英屬印度,也是英國人包打下來的,國土縱深什麼的無從談起。

而當時的我國領土,大部分是清朝前期統治者開拓的,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這使得清朝在面對殖民者入侵時,能夠比印度更充分地利用國土遲滯列強的侵略。換句話說,清朝能夠割讓<strong>更多的邊緣領土保住主體部分。

3、殖民者不同

中印兩國在近代的國運截然不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面對的侵略者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我國和印度幾乎同時遭受列強入侵,但當時的明朝對侵略者進行了激烈反抗,迫使早期的侵略者難以得逞,而印度則開始一步步被侵略者蠶食。

等到19世紀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殖民者捲土重來時,印度幾乎已經全面淪為英國殖民地,而清朝的厄運才剛剛開始。

不過雖然侵略清朝的列強有很多,但正因為侵略者有很多,對清朝的殖民訴求不同,這使得他們不可能在全面殖民清朝問題上達成一致,比如俄國想要全面佔領長城以北,英國和日本就堅決不同意。

而因為列強的相互扯皮,清朝統治者也充分發揮“以夷制夷”的策略,在客觀上保全了大部分領土。

而列強也終於意識到:清朝不是印度,想要徹底殖民清朝,甚至獨佔清朝的美夢是無法實現的。

另外在近現代史上,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

我國的社會各階層對於西方文明具有超乎尋常的默契和警惕性,從基督教在我國推廣的舉步維艱就能看出端倪。而地主和士紳階層深受儒家倫理的影響,和中華文明圈外的蠻夷合作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這也在客觀上使列強的侵略無法一帆風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文|小河對岸

自大航海時代開啟,西方國家迅速崛起,而其他區域的國家卻漸漸淪為從屬的地位。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那為何作為亞洲的兩大文明古國,印度與滿清(中國)同樣地羸弱不堪。可是,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而滿清卻沒被完全殖民呢?

很多人因滿清沒有像印度那樣被完全殖民,而覺得是滿清的實力比印度強大,這其實完全是誤解。從兩次鴉片戰爭到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都充分表明西方列強與滿清之間戰爭,完全不是同一維度下的戰爭。對西方列強來說,攻打滿清根本就算不上戰爭,而只能算屠戮遊戲。

據統計,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傷亡523人(戰死69人),而清軍傷亡22792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滿清輸得更慘,連北京城都被英法輕易攻取了。而這要是按照我國之前的歷史規律,都城被攻下了,基本上就意味著要改朝換代了。至於八國聯軍侵華那次,滿清更是輸得連內褲都沒剩下,癱軟得如同綿羊,只能任由列強宰殺,那還有臉面說比印度強?

而在英國曆次攻打清朝的戰爭中,都有很多印度土著軍隊參與(例如:八國聯軍侵華,聯軍共出動49360人。英軍10000人,而以印度土著軍隊為主體)。看到清軍的戰場表現,印度還會覺得自己比滿清強百倍呢?

那麼,滿清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又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根本原因在於西方列強對征服滿清並不感興趣,其實無論是我國的“鴉片戰爭”還是日本的“黑船事件”,西方國家的目的都是為了貿易而不是為了殖民奴役。翻看我們的近代史,可以發覺西方國家(英美為代表)對我們的領土其實沒有太大的興趣。美國就一直認為,搞殖民地是一件很Low的事。而真正對我國領土有興趣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沙俄,一個就是後來的日本。

我國近代真正被西方國家(俄國與日本這兩個非典型的西方國家除外)侵佔(非租借)的領地,也只有香港島與澳門。而割據這兩塊彈丸之地,顯然並不是為了殖民,而是為了作為在中國的貿易基地。而鴉片戰爭,在英國就被稱為貿易戰爭,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英國人的無恥,在玩文字遊戲。實則並不完全如此,在當時的世界,鴉片是合法貿易商品,跟今天的菸草一樣。英國本土禁售鴉片,是到1914年,而我國在民國的時候,國內的很多地區還大量種植鴉片。

林則徐禁菸,不是為了禁毒,而是為了防止白銀外流,說白了就是反傾銷,本質上跟美國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一樣。這也是英國國會能以微弱多數,通過對滿清戰爭的原因所在。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條款,也都是為了貿易。這跟日美簽訂的《神奈川條約》差不多,雖有強迫的不平等,但遠沒有到不可承受的地步。以致在《南京條約》簽訂過的很多年,滿清政府都沒有什麼感覺。

那為何印度卻被英國完全殖民了呢?乃是印度在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印度的本土王朝就從來沒有實現過印度次大陸的統一。有一位英國人就曾說道:印度不過是地理名稱而已(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也曾說過:“德意志”不過是一個地理概念而已。此前的德意志尚未完成統一,境內邦國林立)。

至印巴分治前夕,印度境內還有近600個土邦(英屬印度直轄省除外),各地語言、風俗、文化等差別很大,而且也沒有通用語言。這也是印度獨立之後,不得不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根本原因。印度與印尼、馬來亞、菲律賓等國一樣,在歷史上都沒有完成自己的統一,只是存在諸多的部落與割據政權(包括華人建立的海外政權),實際上都是西方列強替他們完全了國家統一。

對於沒有完全國家統一的地區,西方列強往往就直接管理(殖民)。而對於已經形成國家統一的地區,比如滿清、奧斯曼(土耳其)、伊朗等,西方列強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商品市場。對於西方列強來說,征服滿清並不難,但統治滿清卻要耗費太多的人力成本。故而,西方列強並不那麼熱衷於征服滿清,而通過間接管理的方法(即:通過滿清壓榨中國),更能節約其統治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