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戶口改為居民戶口對農民來說有什麼改變嗎?

披星戴月一老農


新農民大雨為你答疑解惑!其實農業戶口改為居民戶口的政策,在2014年的時候國家就已經發布了相關文件,而如今已經四五年裡,但居民戶口的變革似乎並沒有對農民的生活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城鄉之間的差距依舊還存在著,而國家也依舊號召著農民進城落戶,當然也有一些變化,不過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行。

首先就是在醫療上,如今的新農合已經和城鎮居民保險合併了,大家領取了社保卡,不過在看病上的福利並沒有提升太多。而對於農村人而言,看病需要轉診才能去城市裡享受報銷,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事情。

我們村子裡就有一個人,腦部長了一個瘤,經常會頭暈頭疼,在農田裡暈倒了,送到醫院之後發現是這個問題。而縣裡的醫院說可以請專家過來坐診治療,但需要一定的時間。患者家人說能不能幫忙開轉診手續,到市級醫院裡治療,畢竟三甲醫院的醫療技術更高一些,這樣更有保障。但醫生就是不肯,結果因為耽誤了治療時間,這個人出院後就神志不清,醫院最後賠付了幾十萬。

既然已經是居民戶口了,為啥城鎮居民卻不需要轉診就可以治療呢?而說到養老保險的差距就更大了,農村人過去辛辛苦苦種糧,還需要繳納公糧,但到老的時候養老金才100多元。在97年之前的大多數城鎮職工,他們也沒有交過社保,卻可以按照工齡計算領取養老金。

當然在退伍之後,城市兵和農村兵之間的補助差距也非常的大,城裡兵可以分配好的單位,但農村兵卻沒有這個待遇了。而拿退伍補貼的話,農村兵也要少上一些。

當然也有改變的地方,比如說有交通事故的話,過去城鄉的賠付款並不同,但如今卻統一了,農民可以拿到更多的賠付款。相信在國家的完善之下,今後的農民福利更多。


新農民大雨


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農村城市戶籍制度取消,農村戶口統一改為居民戶口,並沒有什麼實質性改變,可能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吧,不過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大有改變。之所以這麼說,有以下幾個例子:

  1. 失業金領取比例不一樣,我僅以我所在地位例,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同在一個城市上班,同樣購買了五險,失業後,往往農村居民領取失業金的金額往往比城市居民要低好幾百元。


  2. 因為愛人是律師的緣故,常常代理交通事故案件,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發生交通事故後的賠付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同樣向保險公司報銷,結果農村居民要比城市居民少好幾萬,當然,如果你能夠證明已經在城鄉生活年限滿兩年,才能享受同樣的待遇。

結合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確實是存在的,當然,近幾年各項農村利好政策開始陸續實施,今明兩年,我國將實現全面小康,尤其是今年兩會期間,更是通過了許多有利於農民的政策,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投入將會進一步加大。

雖然農村居民暫時不能和城市居民享受同樣的待遇,但隨著土地確權的完成,農村居民實際上擁有的東西要更多一些,比如土地、宅基地等等,並且升值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Power泡兒


只是一張空牌而已,什麼叫改變,農民的真實身份永遠是改變不了,這也是一個死角,永遠被人瞧不起和歧視的身份,比如說養老這一塊,和城裡人對比,國家給他她們提共,廠房,廠地,機械設施,自己什麼也不出,有旱澇保收的工作,風不吹,日不曬,拿著固定工資,交社保,到了退休後,每個月有幾千元退休金,吃不清,用不盡,定期體檢,周遊世界,遊山玩水,整個一神仙的日子!

而一個地地道道農民他她們呢?從一出生就受環境和條件限制,上幾年學就上不起了,因為沒錢讀不起書了,十幾歲與城裡孩子比,正享受父愛母愛的少年時代,就參加了農業生勞動,指五六七十年代的老農民他她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半飢餓狀況,忍飢挨餓,辛辛苦苦,拼死老命的幹,一年到頭交給國家硬性下派的任務外,自己還是沒得吃,就這樣一而在,再二而三的混了幾十年過去了,有的跟上交了幾年社保,還有沒跟上交社保就到齡了,一天三塊多錢,買二包鹽就沒有了,在他她們當年的時代沒有社保,連飯都吃不飽,更交不起社保,這就是同樣是居民,有著十萬八千里的差別,他她們的晚年生活是非常殘酷而可憐的!


有福36428406


市裡戶口有什麼用?這回好了,要統一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最少繳十五年,醫療保險兩種選擇,一是和職工繳一樣的,最少二十五年。二是去街道繳醫療保險,一年一繳,最少五六百。三是繳物業費,北方繳取暖費,一天不掙錢在市裡都玩不轉。

低保是給五保戶的和精神病人的,還有殘疾人,正常人國家不會給一分錢,什麼救濟金,有嗎?扯吧。

有能耐的能活的很好,沒能耐的在馬路邊擺個小攤城管都會管,所以,現在最不好混的是城市,當然,如果年輕,有力氣,有技術在城裡還是很好混的。年輕人好找工作,最其碼能當個售貨員,有力氣能做搬運工,送外賣,雖然苦點累點,可收穫也是滿滿的。有技術更不用說了,我認識一個電工,一天都忙不過來,一天都排得滿滿的,一個活最少二百,一天接好幾個活,這才叫能耐,到那裡都吃得開。所以,國家這個政策是好的,給年輕人了機會,就看你怎麼拼博了。現在很多農民很聰明,我表妹在縣城買的房,孩子在縣城上學,小倆口在縣城開車,可農村戶口不動,幾畝地和農村老房等著動遷呢,就是不動遷,把地租出去叫別人種還來點錢呢。這年頭,誰都不是傻子,誰不喜歡雙豐收呢!


我是小臉貓


農民改城市戶口,現在沒什麼用處,要是八九拾年代,城市戶口,可以招工。參軍退役有工作,孩子高考不受分數歧視。

其實農民付出太多了。修海河。出工差,都是農民負擔。生產隊攤糧拿款。交公糧,交地稅。家裡一個學生也沒有也要交教育費,每年每家。每人二十幾元,到三十多元,一連交了好幾年。那時農民說什麼啦?,都是無私奉獻,(唐山是這樣的)別的地方不清楚。培養的人才,八九十年代卻都出國多數當漢奸去了。農民付出的血汗錢。什麼回報也沒有。

農民老了!應該享受幸福的晚年。不讓他們失望


執著105


雖然戶口本外皮改成了城鄉居民統一板本,但其內容還是不一樣的,農村戶口的區別記錄還是明顯反映出了農民的原貌。這不得不說己是戶籍改革的一項突破,而真正城鄉戶口一體化一樣沒有區別,不光是表格文字的變化,而是城鄉居民在亨受各項政治權力,與義務,各項待遇無逢對接無死角,無差異才行。


三農領域創作者V


只改變了一種不公平現象,比如車禍,以前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賠償的標準農村比城市戶口少一半的賠償款,如今是一樣賠償,還有更多的不公平,需要政府去消除不公平,例如:養老金問題,農民只有百元,而城裡人退休金3幹之萬元,還有醫療教育,都需要政府採取公平原則,還農村人以公平。


唐來德tld


老農是看好了,狗屁的改變沒有!就好像把狗屎改叫麵包,還是一樣的臭!嘴上說農民香了,其實臭的更歷害了。


春風熙照


什麼農民居民,不都是低人一等的

慶周705


沒有一點改變。就拿太原來講,不是太原戶口,不能在太原買房,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不能辦乘車優惠卡,理由是必須在太原納稅五年以上,交社保五年以上,如此種種,都在岐視農民,都在宣揚市民農民區別對待。既然人家住在太原,就在給太原做貢獻,他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那樣沒有納稅?太原的政府決策者們,你們說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