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應該有哪些儀式感?

快遞小哥12135


生活要有儀式感。

看看年味最濃的潮汕、福建、兩廣地區,是怎樣傳統的過年,每個宗族都要舉辦大型的祭祀活動,召集族人,敬天敬地,祭奠祖先,舞龍舞獅,相以慶賀。參加慶典的人,看見多年未見的故友,長輩,親人,小孩除了遊戲舞龍之外,感受到的是親情,宗族文化。

可是,我們在破四舊的時候砸毀了宗族的祠堂,燒燬了家庭祭祀的香火,這些中華文化傳承和認同的根本被破壞,被列為腐朽的,封建的,落後的意識與行為。導致現在祠堂寥寥可數,設立香火的家庭在縣城以上的家庭幾乎斷絕。可是大家不要忘記對家庭的認同,對宗族的認同,最後才有統一到對華夏民族的認同。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把天壇的祭祀變為表演,地壇的祭祀變為賣小吃與擺地攤。高房價讓年輕人連一張書桌都擺不起,怎麼可能掛上祭奠祖先的香火?地方土地管理,讓祠堂更是無法從新設立了。我們對自己傳統的文化從儀式上的斷絕,讓我們對祖先文化,天地文化從根上的否認,從而導致國人越來越喜歡外過節,越來越崇洋媚外。

這一點,我們應該從政府到民間重視起來,把否定與批判過的從新恢復起來,把祖先文化,宗族文化恢復起來,把我們的祭祀傳統嚴肅規範起來,讓中國人通過各種各層的嚴肅的祭祀活動找到家、族、國的情感與歸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