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西峽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棲息繁衍。在神仙洞、跑馬嶺等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有原始人洞穴,出土有人工打製石器及古脊椎動物化石;老墳崗、楊崗、馬家營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有豐富的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及龍山文化遺存。

西周時縣境西部為鄀國,東部屬楚。《兩週金文大系辭考釋》雲:“鄀,允姓,在今河南內鄉、陝西商縣間。”西峽縣城西20公里的丁河鎮邪地故城位於原河南內鄉與陝西商縣間,曾發現有西周時期的陶鼎、豆、罐等器物。文獻記載和出土實物證明,該城址為西周的鄀國都城。

下面,小編帶你觀賞下這些出土於西峽的古老歷史寶貝。

01

新石器時代:石鏟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長8.4釐米,寬5.5釐米

1965年採集於五裡橋鎮楊崗遺址

用白灰巖磨製而成。上端窄,中上部有一圓形對穿孔,下端弧刃稍寬。


02

新石器時代:石斧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長13.5釐米,寬7.5釐米

1978年採集於西峽縣陽城鎮牛王遺址

用青石磨製而成,磨製精細。上窄下寬,弧形刃,刃部鋒利。

03

新石器時代:紅陶缽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7.5釐米,口徑18.2釐米

1978年採集於西峽縣陽城鎮牛王遺址

泥質紅陶,胎薄。斂口,弧腹,平底。

04

商:陶鬲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19釐米,口徑15.4釐米

泥質灰陶。折沿,頸短直,腹微鼓,三袋足,實足根較粗。沿面飾一週弦紋。

05

西周:陶豆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14釐米,口徑16釐

1976年西峽縣西峽一中操場遺址出土

泥質灰陶。盤口上壁較直,深弧腹盤,粗柄中空,喇叭形圈足。盤飾對稱劃紋。

06

戰國:陶繭形壺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21釐米,口徑8釐米,底徑9釐米

2013年西峽縣蓮花居委會陳家崗村後崗組出土

泥質灰陶。圓唇,直口,短頸,扁圓腹,圈足外撤。腹部飾弦紋。


07

戰國:陶蒜頭壺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35釐米,底徑13釐米,口徑4釐米

2013年西峽縣蓮花居委會陳家崗村後崗組出土

圓口內斂,長頸,扁球腹,圓底,矮圈足。頸部飾一週凸弦紋,腹上部飾四周凹弦紋。

08

漢:釉陶鼎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19.7釐米,口徑17.7釐米

1988年西峽縣五里橋鎮黃獅村範營組出土

有蓋,蓋為覆盤形,蓋頂有乳釘紐,紐外飾二龍戲珠。器為子口,口沿附兩個對稱的長方形耳,耳外折,鼓腹,圓底,獸形三方足。器表施黃釉。

09

漢:釉陶灶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15.5釐米,灶長27.1釐米,寬15釐米,釜口徑6.3一6.5釐米

泥質紅陶。長方體,內空。前有拱形灶門,上有擋火牆。擋火牆面模印兩個亭子,亭子為兩層,亭下各站一人,兩亭之間有一鳥。亭左側有樹一棵,右側飾物不清。灶面有兩個火眼,上置大小相近兩釜。釜為矮領,圓肩,收腹,圓底。通體施紅釉。

10

漢:陶磨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7釐米,盤口徑16.5釐米

1988年西峽縣五里橋鎮黃獅村範營組出土

夾砂紅陶。由上、下扇及磨盤三部分組成。上扇頂部有兩個對接半圓形槽,槽內各有一個圓形穿孔,底上凹。

下扇頂部為圓形凸起以與上扇的凹底吻合,直腹,下盤相連。盤為敞口,方唇,弧腹內收,小平底。上扇的上面、側面和底部以及下扇的頂部皆戳印有麻坑。


11

漢:陶圈

西峽最古老的文物:石器與陶器

高16.8釐米,長14.4釐米,寬12.5釐米

夾砂灰陶。平面近似正方形,四周圍牆,三面牆頂為兩坡狀,坡面瓦壟用豎凸線表示,另一牆處有一出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