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為做好新時代幹部考核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對推動解決當前幹部考核工作和幹部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激勵廣大幹部以更好的狀態、更實的作風帶頭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此次《條例》修訂是一次人才制度的革新,體現了諸多符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一是政治性。把政治標準放在首要位置,引導各級領導幹部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時代性。考核內容指標緊緊圍繞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及權重,突出對當下重點任務的考核,新增了約束性指標的權重。三是差異化。《條例》按照差異化標準,規定了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考核內容不同。實行分級分類考核,避免出現考核工作“一刀切”“一鍋煮”“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的情形。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闡述了他的“人才觀”,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把幹部隊伍建設作為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近年來“帶病提拔”“帶病上崗”“裸官”的案例屢見不鮮,一些地方政府選人用人任人唯親,選出來的幹部溜鬚拍馬,搞山頭主義,嚴重汙染地方政治生態,滋生官場腐敗。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要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完善選人用人制度機制,嚴把選人用人質量關,堅決匡正選人用人風氣。

如何發揮幹部考核“方向盤”作用?首先,要把政治標準貫穿領導幹部考核始終,確保各級領導幹部政治站位高,能緊緊把牢手中“方向盤”,對於走什麼樣的路、怎麼樣走路有清醒的認識,自覺在政治方向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嚴格落實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對政治上不合格的領導幹部實行“一票否決”。其次,在評判標準上要突出全面從嚴治黨,建設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讓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有為才有位”的政治理念,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幹其事、求其效,通過轉觀念、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黨和人民的業績。

如何發揮幹部考核“指揮棒”作用?要充分領會《條例》的分類思維,嚴格落實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週期”幹部考核工作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改革和完善幹部考核評價制度,分類解決突出問題。”針對過去考核領導幹部時,存在的“一刀切”“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等亂象,要注重分析研判,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級別、不同年齡段幹部,充分運用分級分類設置突出工作特點和崗位職責的考核評價指標。要多角度、多維度為幹部“打分”,細節處看“繡花”功夫,全局處看“德才兼備”,不斷完善方式方法,將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專項考核、任期考核等方式綜合起來運用,並且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優化考核內容指標,防止考核工作不科學不公平。

如何發揮幹部考核“定心丸”作用?《條例》完善了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的今天,為真幹事幹實事的領導幹部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激勵領導幹部敢於擔當作為,做出一番事業。《條例》新增了“主動擔當作為”“鬥爭精神鬥爭本領”,調動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打破過去唯“GDP”、唯數字論英雄的考核方法,對於那些在關鍵時刻、重大任務面前豁得出來、衝得上去的幹部,通過幹部考核機制及時發掘出來、使用起來,讓政治堅定、奮發有為的幹部得到褒獎和鼓勵,實現有為者有位,從而淨化政治生態。

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關鍵在人。歷覽古今興衰事,成敗得失在用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意義重大,關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國夢”,我們要用好選人用人機制,推動人才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