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塑造英雄群像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期间,主创人员多次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与当地学者、老军人、红嫂后人等进行座谈,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深切体会沂蒙人民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深情厚谊,成功塑造出了海棠、夏荷、林生、孙九龙等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英雄群像。

弘扬沂蒙精神 塑造英雄群像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把沂蒙精神概括为“生死与共,水乳交融”,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军队与老百姓同心同向、血肉相连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扬沂蒙精神,《沂蒙山》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对歌剧进行认真创作。

弘扬沂蒙精神 塑造英雄群像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总监张桂林告诉记者,他们先后到临沂进行了10多次的采风,先后修改剧本,大的改动有十几次,小的修改就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弘扬沂蒙精神 塑造英雄群像

歌剧《沂蒙山》以“打造全国一流文艺精品”为目标,会聚一批享誉全国的知名艺术家加入创作,邀请黄定山任导演,著名词作家王晓岭、著名曲艺作家李文绪担任编剧,著名作曲家栾凯担任音乐创作。

弘扬沂蒙精神 塑造英雄群像

张桂林说,演员的每一次演唱在舞台上都是真哭,那是真实感动,每一次都会想到陈若克(原型之一),每次都会想到她的英雄事迹浮现在眼前,感触是非常深,所以一部作品能够成功与深入生活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物是分不开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仅有420万人口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将士血洒疆场。

弘扬沂蒙精神 塑造英雄群像

为了更好地展现沂蒙军民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事迹,主创人员创新性地设计了两座高达12米的道具“山”,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震撼感。

张桂林说,这两座山不是普通的山,在创作的时候,它象征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英雄纪念碑,在山上站着的所有的战士和村民,就是纪念碑的浮雕,这就是共和国的基石。

记者:宗奇 乔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