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賣身?別鬧了,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這兩天,果汁大王匯源上了熱搜。

原因就是,匯源4月26日的一紙公告,將自己送上了風口浪尖。一時間,“匯源二度賣身”的傳聞甚囂塵上,更有

“天地壹號蛇吞象、昔日國民果汁身陷危機遭賤賣”等消息刺激著整個行業的神經。然而仔細想想會發現,這哪裡是賣身,明明是一次貫穿南北、抱團聯手的有益嘗試。


匯源賣身?別鬧了,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賤賣”、“賣身”,匯源被推上輿論漩渦

4月26日,匯源果汁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全資附屬公司北京匯源與天地壹號及廣州和智,訂立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將建立一間潛在合資公司,以拓展果汁飲料市場。

這家合資公司由天地壹號及廣州智和以現金出資方式出資36億人民幣,持有60%權益;由北京匯源以資產出資方式注入24億元,包括屬品牌“匯源”的註冊商標,持有40%權益。

如果交易方案最終落地,合營企業等同於接手了匯源原有的品牌經營與市場銷售的資產。這意味著,匯源將不再負擔市場銷售的壓力,特別是資金方面的投入,從一家全產業飲料企業變成原料供應商。

就是這樣一條公告,卻給匯源打上了賣身標籤,一時間整個行業就像撿到一則重磅炸彈消息一樣,紛紛跟風曝光,整個行業瞬間炸了!


匯源賣身?別鬧了,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各取所需,優勢互補

匯源這家擁有27年曆史,如今卻遭遇了些許問題,市場份額銳減、債務居高不下和退市危機發酵等負面因素,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是匯源的命門所在。但這些僅僅是匯源果汁出現了問題,匯源農業依舊是心頭好。事實上,上市公司匯源果汁確實只是匯源集團偌大產業中的一份子而已。

在匯源果汁停牌期間,匯源集團在其他產業領域的投資並沒有停止。根據匯源官網,目前匯源集團旗下擁有匯源農業、匯源果汁、匯源果業三大板塊。其中匯源農業是朱新禮近年的“心頭好”。

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匯源農業已經在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規劃建設了19個農業產業化園區,形成了種植、養殖、商貿物流、加工、現代農業體驗、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養生等融合一二三產業的多樣性格局。

相比匯源果汁的困境,作為果醋大王的天地壹號在北拓上也遇到了阻力。

這家誕生於1997年,歷經22年的積澱發展公司,現在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醋飲料領軍品牌。由於其深耕的廣東市場漸漸飽和,所以在2016年,天地壹號推出“北拓計劃”,計劃將產品推向華中、華北地區。


匯源賣身?別鬧了,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但隨著恆順醋飲、欣和醯官醋、廣藥集團旗下的潘高壽、百事相繼推出自家的醋飲之後, 天地壹號與這些企業相比,近幾年,天地壹號在口味的創新、產品包裝、組合、場景化方面並沒有突出表現。

種種原因,天地壹號的“北拓”計劃推進艱難,還拖累了企業的淨利潤和市值。2015年上市之初,天地壹號市值曾達到百億元,而截至2018年10月29日,市值僅為42.88億元。

在吃瓜群眾在看熱鬧的同時,業內人士卻認為,果汁大王匯源與果醋大王天地壹號聯手,是真正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匯源在業內擁有無可比擬的全產業鏈優勢、質量控制優勢,將從源頭上確保合資公司的產品質量。而天地壹號在營銷方面的“功夫”則同樣有目共睹,久經市場驗證。

此外合作還被外界視為是能夠破解匯源果汁停牌及債務問題“珍瓏棋局”的一手妙招。此舉對改善匯源果汁資金狀況、早日完成並通過港交所列出的復牌條件,都是正向信號。

別用你的流言去扼殺一個民族品牌

從山東沂源即將倒閉的罐頭廠,到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果汁巨頭;

從創始人朱新禮揹著煎餅到德國賣果汁,到大數據營銷、O2O的新零售模式;

從昔日電視臺的廣告標王,到積極與年輕人互動、霸佔朋友圈的新營銷品牌……

1992年創立至今,走過26年曆程的匯源稱得上果汁界的老字號了。

這些創新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報告中,匯源已經是連續13年榮登榜單,並始終佔據中國果汁行業首位,充分證明了企業的品牌價值。


匯源賣身?別鬧了,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提起匯源,就會想起朱新禮;提起朱新禮,就會想起匯源。就是這樣一位傳奇般的人物一手創造了一個產業,培養了中國人喝果汁的習慣,締造了中國果汁行業的航母。

艱難的創業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匯源,瞭解朱新禮這個慈祥的長者,有魅力的企業家,富有親和力的人,歷經艱辛創業成功的人。

從一家瀕臨倒閉的小罐頭廠,27年間一躍而成為總資產100多億元的大型集團化果汁專業生產企業,這就是"匯源"創造的神話。這個神話的成功絕不是偶然,只要是你見過朱新禮,就會被他憨厚朴實的性格所吸引,那種對消費者負責,對產品負責,對農民深深的感情所感動。

朱新禮曾說過這樣的話,他事業上如此的成功,最讓他感到欣慰的事,不是財富的積累,也不是各種榮譽的獲得,而是看到農民們來到匯源,賣了水果,數著錢回家的情景。就是這種最樸實的想法,也許才是朱新禮事業成功過的源泉,才是二十幾年來匯源果汁不斷髮展壯大,不斷成熟,不斷得到消費者信任的理由。


匯源賣身?別鬧了,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如果現在再有企業來收購匯源我不考慮

2008年9月,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欲斥巨資收購匯源,引發國人的激烈爭論,這一筆收購後來也沒有獲得政府批准,以失敗告終。

回憶起這起往事,現在是否仍然感到後悔或者憤憤不平?朱新禮說,批准還是不批准,都順其自然,沒有一句牢騷,沒有半句怨言。

面對追問,他坦承,真的沒有什麼後悔不後悔的,要是當年可口可樂用25億美元收購匯源當時三分之一的業務批准的話,現在的公司到可能已經千億規模,果業、農業可以加大投入,但是沒有批准,就只能自己做終端、做品牌,資金、精力、人才都會受到影響。


匯源賣身?別鬧了,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但他樂觀表示,也許5年、10年之後,這是個好事,因為匯源現在把200萬個終端掌握到了手裡,匯源手裡有太多的資源優勢,很多人是看不到的。畢竟終端不是想有就有的,你需有有配套的服務、忠誠的客戶。

他說:“併購了,公司規模不是現在的狀況,你拿到了錢,還有基金跟你合作。沒有批准,我一分錢沒拿到還要借錢,包括這次匯率變動,吃多大的虧啊?但要看你從哪個角度看,當初我下海時開始,錢多錢少已不作為我的第一樂趣,我看到了農業產業園和現代化工廠結合在一起,這個比錢重要。”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能夠讓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去買你的企業,中國沒有第二家企業做得到,這就足夠了,這就肯定了我們的價值。”他說。

如果,現在又出現了一家跟可口可樂一樣的大企業,想要收購匯源,朱新禮會同意嗎?對此,朱新禮沒有猶豫,他說:“我現在沒有任何考慮,我覺得那個時候想的是更加聚焦果業和農業,我現在聚焦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不會考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