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說說從成都騎行到西藏拉薩的感受?

5255466328070


雖然沒有騎行過川藏線(成都到拉薩),但有幸騎行過滇藏線(大理到拉薩),兩條線路“殊途同歸”,在抵達芒康後就交匯成同一路線了,大致的行程差不了多少。現在回想騎行拉薩的感受,還是挺有味的。

2016年年初,不知道突然哪來的感觸,就想騎行一趟拉薩,於是買了一輛捷安特850,上班的時候基本上沒碰過自行車,週末的時候就經常拿出去練練手,騎行嶽麓山是最多的,畢竟在長沙市內,騎行嶽麓山是最具挑戰的。

大概這樣過了半年,覺得各方面條件都差不多了,正打算請假出發的時候,公司安排去新疆出差, 耽擱了一個月,又加上國慶節......。最後推掉了很多事情,把行程行程定在了10月16號,請了一個月的假,隻身一人從長沙出發去了大理,於是騎行拉薩從大理開始了。

整個騎行用了23天,其中休整了3天,在拉薩玩了幾天,差不多一個月的假剛好用完。從剛出發時候的隻身一人到途中碰到的另3個隊友,就這樣4個人的隊伍一直到終點。由於篇幅有限,就簡單說說我在途中覺得非常有意思和騎行後的一些感受吧。

一、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震撼人心

梅里雪山是走滇藏線的一大靚麗的風景,我們4人按計劃在德欽飛來寺休整一天,在停留的2天內非常幸運都看到了梅里十三峰。按照當地人講的那樣:能看到梅里十三峰可以幸運3年;說明梅里雪山的真容是很難看得到的,有幾個自駕的朋友說來這裡看梅里雪山好幾次了,都沒能見到。

早上7點20左右,太陽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到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然後日照金山就開始了,我們一大早就起床,哪知道樓頂已經站滿了人,好不容易擠進了一個稍好的拍照點。梅里十三峰,不管是日照金山還是銀山,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震撼”,可以說它是我有生以來見過最漂亮的雪山。

二、鹽井的加加面你吃了多少碗?

隊友幾個為了能在鹽井挑戰吃加加面,中午特意留了些肚子。下午到了鹽井還比較早,整理了一下行裝就開始工作了。麵店的老闆是2個年輕的藏族小妹子,一個在煮麵一個負責幫我們加面,25塊一個人管吃飽,2個妹子跟著藏歌一直唱,很有當地色彩的。

可能沒去過的朋友還不瞭解加加面,加加面是那種一夾筷子的面算一碗,然後不停的給你加面,每吃一碗就從盆裡拿出一個小石頭,看你能吃多少碗。店內的掛了一個牌子,寫著本店最高紀錄是147碗,要是能打破這個記錄,獎勵500元,終身免費吃。記得當時我是吃了58碗,其他的幾個在20到40碗之間。

三、拉薩沒有你的信仰,修行一直在路上

其實我很反感那種說去拉薩就是自己的信仰的人,從318一路走來,路上磕長頭去拉薩朝拜的人有很多,各種年齡階段的都有,一路風塵僕僕的,十分的辛苦,要歷經數月才能到達拉薩。到了拉薩,在布達拉宮,在大昭寺每天朝拜的人絡繹不絕,在那裡真的讓人難以想象信仰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

很多人生活中或者工作上遇到了困難,感覺迷茫了,就想去拉薩,說要尋找自己的信仰。但我感覺絕大多數人,來是怎麼樣的,回去後仍然還是怎樣,因為拉薩沒有你想要的信仰,因為那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來了這裡突然就有了,人一輩子都在修行,在個行個業中修行,那裡才是你信仰的源泉。

自從那次騎行拉薩之後,如果條件允許,我建議你騎行一趟拉薩,不管是滇藏線還其他路線;雖然徒步、摩旅還是自駕都有各自的樂趣,但是騎行是最適合感受沿途風景和人文的,不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最後還有一點感受:建議想去西藏的朋友最好儲備一點關於西藏的歷史以及藏傳佛教方面的知識,別去問為什麼了,去了就知道了。)


旅行小世界


我曾經四次騎車進拉薩。就是川藏南線(318全程),青藏線,新藏線,滇藏線。今年準備出發騎行川藏北線,要說感想,我就把我在騎行滇藏線上的一篇遊記發出來,與大家分享。

滇藏線騎行遊記之二十五

(6月26日) 在客棧好好地休息了一天,回想了一下這次艱難的騎行。我覺得騎行滇藏線不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我更願意將它理解為一場修行,一次精神的洗禮。路上很多人見到騎行者都會豎起大姆指,他們覺得這些靠自己力量進藏的人都是勇士,然而這勇士的背後有著多少身體的折磨和內心的掙扎,也許只有騎行者自己才知道。騎自行車絕對會讓你的體力達到極限,當我們把自己的體力逼到極限時,我們體會這個世界的方式就會逐漸改變。

一路坎坷說不盡道不完,然而正是這些困難讓我們蛻變。走完滇藏線才發現現實生活中的困難都是浮雲,其實很多問題沒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正如騎行滇藏,最艱難的不是在路上,而是在你決定上路的那一刻。

還記得一路上最美麗的微笑是路邊藏族小女孩的笑容。當時我正低著頭奮力爬坡,而遠處的小女孩早早就看見了我並向我微笑揮手。沒有什麼特別,但確實震顫人心,那種不帶任何關係利益的笑容,在都市已難以尋覓。也許一生只見這一面,但她願意讓我帶走她的微笑。

還記得那些真正的驢友,他們是嚴格的徒步者。還記得那些磕長頭真正的朝聖者。每每看到那些不知道走了多少個月的信徒,將雙手舉過頭頂朝拜時,我的眼裡不禁泛起淚花,他們用自己的雙腳和身軀丈量著世界,他們才是勇士。原來這就是信仰,它的力量大得驚人,大得可怕。

在翻越最後一座高山米拉山,到達埡口時我趴在車上,嚎啕大哭。整整哭了十多分鐘。一路的騎友看見我哭,也陪我落下了眼淚。我們都明白這淚水的來之不易,而這種淚水何嘗不讓人羨慕。人生幾何,能打動自己的淚水我們一生又能流幾次呢!

轉山轉水轉佛塔,且歌且行且蹬踏。一路騎行,感慨萬千,能記住的只有我們哭過,笑過,瘋狂過,寂寞過,無助過,生氣過,恐懼過,感動過……正是這種種的情感,讓我們享受著思考,體味著人生。

這次騎行我體重減了十多斤,二十二天騎行2300公里,最終到達了夢寐以求的目標。再回望這條路,並沒有在家想象的那麼難。當我們扛上自行車邁出家門的那一刻,最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雖然這一次的騎行結束了,但是人生的路還很漫長。通過這次騎行,我能更加認真的對待人生。謝謝各位親們這一路不離不棄的鼓勵支持關懷和關注。謝謝大家了!! !


寂寞哥75466846


騎行到拉薩,一段很特別的經歷,每年從成都出發,騎車的很多,搭車的也不少,關鍵看自己是什麼原因和和自身身體狀況來決定這個感受。比如我,14年時,因為一直喜歡旅遊,恰逢剛好失戀加上沒了工作,於是想給自己放個假,買了輛車,網上找了9個隊友一起出發,(一個人騎行太無聊,加上吃飯住宿一個人開銷很大,可選擇的吃的很單調)一路高歌,經歷大雪,大雨,摔車,風景很美,當時還很年輕,覺得就是累一點,每天起床都有一個目標,下一站。中途因為家事,騎到理塘就沒有騎了,但還是想去拉薩看一眼,於是,搭車7天一路奔波,趕到拉薩,其實很喜歡拍照的我,搭車中途沒拍什麼照片,因為覺得沒臉面。看見布達拉宮也是草草略過,沒騎車趕到拉薩很遺憾,這個遺憾保持了5年,19年3月,騎行滇藏線,昆明出發,約了三個隊友,第一天100公路,突然的一下加大運動量,腿部拉傷,走路都走不了,看病吃藥,繼續騎,總的來說都是止疼藥,針灸,膏藥,不斷的來,邊騎邊醫,一路風景很美,很累,但是很開心。一種簡單而又純粹的事(不太喜歡網上開直播,各自去拉薩的人,太浮誇)我們回自己做飯,我們會相約喝酒,我們行程不趕,花費一個月,騎車到了拉薩。你要問騎行到拉薩是什麼感覺麼?累,純粹,開心。會上癮。











爬行攝影師


我是一名長途自駕穿越旅行愛好者,雖然沒有從成都騎行到拉薩,但是我自駕的川藏線上很多次,可以說感受比自身騎行的人還要驚訝,給我的感觸很深刻,我簡單說一下幾點感受!

第一是危險,主要是道路危險,自然環境危險,人的身體危險!

第二是艱苦,非常的艱苦,環境惡劣,幾乎是從事體力活動!

第三是住宿,飲食是非常考驗人的,遇到惡劣天氣怎麼辦!


一路狂奔Mr宋


成都到西藏拉薩騎行的話,最大的感受就是身體要好,時間要多,裝備要足。

D1:成都--都江堰--映秀 100km

213國道,車輛比較多,灰塵也比較大,有隧道,多上坡,注意安全,最好帶防塵口罩。

D2:映秀--臥龍--鄧生 83km

303省道 因在臥龍保護區內,車輛較少,空氣質量不錯,一路沿著溪流而上,風景非常好。住宿條件不是很好,騎行也是上坡比較多,注意體力分配。

D3:鄧生--巴朗山埡口--日隆鎮 67km

海拔已經開始上升至4000多米,注意身體健康,騎行時盤山上坡路,坡度較大,但是一路可見雪山,雲海,風光無限。埡口以後限速40km/h,小心超速,會經過貓鼻樑,看看四姑娘山。

D4: 日隆-小金-丹巴 118km

這段路很輕鬆,基本都是下坡路,注意速度就行,沿途風景很美,藏居前的野花開得很漂亮,有時間可以去美人古看看傳說中的丹巴美女。

D5: 丹巴--惠遠寺 90km

這段路有上坡下坡,但是上坡居多。路上可以看亞拉神山,還有溫泉,住在惠遠寺。

D6:惠遠寺--道孚 87km

柏油路基本平路段,但是中途有8km的陡坡路,會一直震,一定要控制車速。

D7: 道孚--爐霍 87km

 柏油路,起伏路面,基本以平路為主,沒有太多的海拔上升,有一個溫泉山莊。

D8: 爐霍--甘孜 106km

正常的起伏路,平路為主。

D9: 甘孜--馬尼干戈 90km

起伏路,爬坡,下坡,在大幅度爬坡,這段路變化比較多,注意騎行安全。

D10:馬尼干戈--3道班 25km

柏油路,新路海門票20元/人,有小路進去,不過得趟水過河,3道班海拔4100米。

D11:3道班--德格 93km

沙石路面,盤旋山路以及起伏路,藏區的道路情況很複雜,小心謹慎,注意道路的變幻。

D12: 德格--江達 115km

進入四川和西藏的交界處。

D13: 江達--妥壩 126km

翻雪集拉山海拔4240,宋拉夷山4481米

D14:妥壩--昌都 120km

以下坡為主,對於騎行很不錯,基本在峽谷裡。

D15:昌都--吉塘鎮 68km

柏油路,從昌都出來基本上沿河而下,一路緩下坡加平路,然後上坡,翻年拉山3465米。

D16:吉塘鎮--邦達機場 66km

柏油路,翻浪拉山4572米。

D17:邦達機場--邦達 44km

一路基本上是頂風騎行,路況很好,可都是緩上坡。

D18:邦達--八宿100km

翻業拉山4618米 ,下怒江七十二道拐,特別注意,這是魔鬼路段,千萬不要分心。

D19:八宿--然烏95km

翻安久拉山4618米 泊油路

D20:然烏--波密134km

這段路基本上都是緩下坡和平路。

D21:波密--通麥93km

柏油路面,路況非常好,起伏路,有上有下,主要還是下坡。

D22:通麥--排龍-魯朗60km

可以觀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魯朗的風景很有瑞士風光的特點。

D23:魯朗--八一 70km

翻色季拉山4700米

D24:八一--工布江達 130km

柏油路,平路加緩上坡

D25:工布江達--松多 96km

D26:松多--墨竹工卡82km

翻米拉山5080米

D27: 墨竹工卡-拉薩68 km

經歷多天才能到拉薩,不過中途風景是真的不錯,但是整體道路危險,情況複雜多變,住宿環境和吃飯環境都不太好,如果你要去的話,注意安全,一路平安。


川藏視覺


剛下班,看到這個問題,真的不想回答,好累,騎行川藏線已經過去5年了,當年騎車都沒有現在累,又活到5年前那種狀態了,每天兩點一線,日復一日毫無動力,沒有夢想就和鹹魚一樣。

騎行川藏線318,累並快樂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跟著小乙看中國


成都到川大就是川藏線的,我認為是起點,他要是自駕去呢,最好是從成都出發,他會一路一路的,慢慢的抬高叫你慢慢的有一個適應高原的過程,而且一路的美景也非常多,可以走318,也可以走317一個是自然景觀多一些,一個是人民警察多一些


火箭兵302


不要因為好奇而跟風,如果真決心騎行,要提前訓練幾個月的騎單車,至少在身體上要有一定的適應,準備好一個好點的車,不然挺受罪的。行李,工具,必要的費用,準備合適的就行,別太多也不能少。


橋到船頭自然歪


古人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認為是正確的,11年13年兩次騎行川藏線,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經歷!一句話!累並快樂著!有時間的人可以自己去體會一次!很不一樣的經歷!


最美格桑花兒


累,但是你一生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