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有什麼症狀?

子衿子衿


  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槽骨和牙周膜,牙周炎是發生於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平時我們說的牙齦炎其實就是牙周炎的一種情況。牙周炎是由於細菌侵犯牙周組織和牙齦而引起的病變, 特別是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是常見病因。另外,不注意口腔衛生保健,一些不良嗜好例如吸菸、喝酒,喜歡吃甜食後不漱口等也會大大增加牙周炎的發病幾率。牙周炎的主要症狀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牙齦炎症反應,也就是所謂“上火”的症狀,此時往往伴有牙齦紅腫,甚至疼痛出血,咀嚼食物受到影響。這是最開始的牙周炎常見表現。

  第二,牙周袋的形成,由於炎症的擴展,牙結石深入到牙齦之下,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內常有潰瘍和肉芽組織,是溢膿的來源,使用探針能夠探到深牙周袋,並伴有袋內膿液。

  第三,牙槽骨吸收,牙根周圍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被吸收,此時會影響牙齒的穩定性,牙齒外觀也會有發黑的跡象。

  第四,牙齒鬆動移位。由於牙周組織被破壞,牙槽骨吸收加重,支持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隨著病情發展,很多牙周炎患者最後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齒鬆動,而且往往還伴有鈍痛、牙齦出血、咬合無力和口臭加重等異常症狀,這是因為牙周組織被破壞後導致牙齒力量不足。

  其實牙周炎是可以預防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較好的口腔健康預防意識,自覺的早晚刷牙漱口習慣,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等,都能夠預防牙周炎。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牙周炎,是發生於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主要因為人們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形成。

最初的症狀不明顯,都誤認為是“上火”,殊不知,就是這錯誤的認識,導致嚴重的後果,下面我給大家講述一下牙周炎的幾大症狀

一是,牙齦炎症反應,牙齦紅腫,疼痛出血

二是,牙周袋的形成,探針能夠探到深牙周袋,並伴有袋內膿液

三是,牙槽骨吸收,牙根周圍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吸收

四是,牙齒鬆動移位,牙周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齒鬆動

牙周炎是可以預防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口腔健康預防意識,選擇合適的預防健康產品,能夠有效預防牙周炎。

堅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飯後漱口,瞭解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可選購合適的牙膏、牙刷、牙線,避免選擇不合適的口腔護理產品導致牙齦問題的惡化。


牙齒先生


牙周炎的患病率和嚴重性隨年齡增高而增加,35歲以後患病率明顯增高,50~60歲時達高峰,此後患病率有所下降,這可能是由於一部分牙周破壞的牙已被拔除,而失牙是未經治療的牙周炎的最終結果。現在一般認為牙周炎佔拔牙原因30%~44%,是我國成年人喪失牙齒的首要原因。

症狀:牙齦組織紅腫、出血、灼痛。如牙周袋口被封閉,膿液引流不暢,則發生牙周膿腫而出現脹痛、口臭全身發熱等症狀。



中康體檢網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地說,牙周炎的初期症狀不甚明顯,患者只是出現口臭或繼發性牙齦出血的現象,但若不及時治理,便會表現出牙齒鬆動,牙周溢膿,形成牙周袋等症狀。


首先我們要明白,牙周炎是怎麼形成的呢?

牙周炎是由微生物、宿主和環境共同導致的一種破壞性疾病,是由於細菌侵犯牙周組織和牙齦而引起的病變, 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其中的微生物因素主要是牙菌斑和其鈣化後形成的牙石。宿主因素主要是因為缺乏維生素和無機鹽,而導致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另外,吸菸、肥胖也能大大增加牙周炎的發病幾率。

那麼,以上牙周炎症狀都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首先是牙齒鬆動,患者常伴有鈍痛、牙齦出血、咬合無力和口臭加重,這是因為牙周組織被破壞,而導致牙齒力量不足。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其次是牙周溢膿,此時輕按牙齦便可出現膿液,並伴有臭味。

最後是牙周袋,這是因為牙周膜被破壞,牙齦與牙齒分離,袋內常有潰瘍和肉芽組織,是溢膿的來源。

牙周炎雖然不會致命,但卻能帶給人很大的痛苦。其實,只要我們日常生活中多加註意,是完全可以避免這種疾病的。保持健康的飲食和作息,保證維生素的充足攝入,是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基礎。另外,保持口腔健康,少吸菸飲酒,避免單側咀嚼,都可以有效保護我們的牙齒。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張涵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炎症,在早期大多沒有明顯自覺症狀,只會出現繼發性牙齦出血、牙齦紅腫疼痛、口臭等不溫不火的徵兆。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裡,這些都“不算病”,只是“牙齦上火”而已,不放在心上,甚至有不少人直到牙齒鬆動脫落時還被矇在鼓裡,補救也來不及了。


隨著炎症的進一步加深,會出現以下症狀:

牙周袋形成:由於炎症的擴展,牙結石深入到牙齦之下,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形成牙周袋。

牙周溢膿: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症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故輕按牙齦,可見溢膿,並伴有膿性口臭。

牙齒鬆動:由於牙周組織被破壞,牙槽骨吸收加重,支持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此時患者常感咬合無力、鈍痛、牙齦出血和口臭加重。


牙周病發展緩慢,時間可以長達數十年,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做好日常口腔保健,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啥都管用:

1.改掉吸菸、酗酒、熬夜的不良習慣;

2.餐後漱口,每天至少兩次刷牙,每次3至5分鐘,掌握正確的刷牙姿勢;

3.養成使用牙線、牙縫刷等清潔工具的習慣;

4.定期口腔檢查,每年1至2次洗牙,如果有刷牙出血、牙齦紅腫疼痛、口臭等症狀,更要及時檢查,控制牙周隱患;

5.不良(牙合)力也會造成牙槽骨的吸收,如果有難以克服的夜磨牙、緊咬牙等不良習慣,需諮詢醫生診治;

6.如果口腔內有不良修復體等會對牙周組織造成刺激的因素,需儘快去除。


好牙醫橡果口腔


早期的牙周炎症狀是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等。症狀和牙齦炎很像,也很容易不被重視,等到自己發現意識到的時候一般就比較嚴重了。

牙周炎還會導致牙周袋的形成,由於炎症擴展,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和牙根分離,使齦溝加深而形成牙周袋。
牙周炎會導致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症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膿性分泌物自然也就導致有口臭了。

嚴重的牙周炎導致牙槽骨吸收加重時,會出現牙齒鬆動,吃東西時會感覺到牙齒無力。進而還會導致牙齒脫落。如果把牙齒比作樹,那牙槽骨就是供樹生長的土壤。當土漸漸流失了,樹自然也會枯萎。

牙周炎該怎麼治療呢?
1、針對局部刺激因素,可以進行齦上潔治術或齦下潔治術、必要時調整咬合、消除食物塞嵌等問題。
2、牙周袋溢膿時,可進行沖洗。較深的牙周袋需要進行牙周翻瓣手術。
3、對於鬆動的牙齒,可以進行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牙周夾板固定鬆動牙齒。

4、牙周溢膿的可切開引流。

牙周炎是預防大於治療的,養成定期洗牙,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好習慣,及時發現問題,可以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薄荷牙醫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發病年齡以35歲以後較為多見。一般常見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引起牙周炎的原因

1. 黏附於牙齒表面的微生物。

2. 沉積在牙齒上面被礦化的菌斑,也就是牙石。一般可以很明顯的用肉眼看到,一般牙石是因為唾液中的鈣和磷造成的,

3. 不良的修復還有牙周圍的組織發炎。

牙周炎有哪些症狀?

1. 牙齦出血,牙周炎的症狀主要表現在牙齦紅腫,出血,會在刷牙,咬硬物的時候也會出血,但是有的時候可能還會自行出血。

2. 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健康牙齦的牙齦溝深度不會超過2毫米,超過了兩毫米的叫做牙周袋,一旦形成牙周袋就說明炎症已經發展到牙周支持組織,炎症會使稍微深層的牙周組織感染,膿性分泌物可以從牙周袋溢出。

3. 牙周炎早期的時候是不會出現牙齒的鬆動,但是當慢性炎症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而牙周組織的支持力量也開始減弱的時候,才會出現牙齒鬆動的現象。

4. 牙齦萎縮也是牙周炎的典型症狀之一,但是患者不會輕易的察覺到,而由於長時間收到牙石的壓迫,刺激牙齦,所以會出現牙齦萎縮的現象。但是有些老年的牙周組織萎縮是屬於生理性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牙周組織的本身和牙齒磨損而使牙齒繼續萌出(非新生的牙齒),形成壓根的暴露。


藥療君


牙周炎是由細菌感染牙周組織和牙齦變化而引起的病變,牙周炎嚴重的還會導致成人牙齒喪失。牙周炎的患者大多數為三十五歲以上的人群,那麼其中各年齡階段吸菸、喝酒、肥胖的人群也是牙周炎的高發人群。接下來我們就看看牙周炎有什麼症狀。

牙周炎最常見就是牙齦出血。每天刷牙發現牙齒根部紅腫、出血,不僅在刷牙時出血,有時在說話或咬硬物時也要出血,牙齒根部顏色暗紅,由於水腫顯得比較光亮。這個狀態就是牙齦出血,牙齦出血多出現於早晚刷牙和啃咬硬東西得時候。

健康牙齦的深度一般是不超過兩毫米,如果超過兩毫米,就會出現了牙周袋,如果出現牙周袋那麼就說明我們的牙齦腫了,裡面化膿了,嚴重時還會有膿從牙周袋裡流出來。當牙周袋發展到後期,會出現牙齒鬆動現象,因為這個時候牙周組織對牙齒的支撐支持力量不夠了,牙周組織正在慢慢走向衰老。牙周炎發展到最後的階段,牙周炎會促使牙齦慢慢萎縮,最後牙齒外露,齙牙就出現了。

因此我們就要時刻注意口腔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飯後漱口,瞭解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號。

擅長:從事五官科臨床工作二十餘年,對五官科常見疾病有豐富的診斷和治療經驗。


醫聯媒體


牙周炎是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發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



如何預防牙周炎:1.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口腔健康預防意識,選擇合適的預防健康產品,能夠有效預防或防止牙周病。2.堅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飯後漱口,瞭解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3.可選購合適的牙膏、牙刷、牙線,避免選擇不合適的口腔護理產品導致牙齦問題的惡化。4.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號。如果在刷牙或吃東西的時候,出現牙齦出血的現象,要及早引起重視,因為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現,應儘早到醫院診治。5.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結構要營養均衡,多吃白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於牙齒口腔健康的食物;儘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菸,少喝酒,多吃富含纖維的耐嚼食物,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利於牙面及口腔清潔。6.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檢查。有條件的話,要保證兒童每半年一次,成人每年一次,到醫院口腔專科進行口腔及牙齒健康檢查;每半年或一年去醫院洗一次牙,及時除掉齦下牙結石。


牙祖口腔


症狀看兩張圖片的對比。

洗牙就是最靠譜的預防牙周炎的方法。\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917000d0f764a4d6bd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