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有些農村吃酒席瞬間把菜搶完放在自己碗裡,吃不完還帶回家的情況?城裡那樣嗎?

揚拍


小編有些用詞不當啦??😊😊!“農村極個別人”!!

在農村,在市區,像你說的這樣搶菜的是沒有見過的!!我也聽別人說過這樣的事,只能當笑話聽了,感覺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很少有吧!!


我是山東魯西南大濟寧的,我們這邊在家裡辦喜酒,都是街坊鄰居相互幫忙。就是大家坐席的時候,都是熟悉的,經常在一起吃喝玩的人,聚坐在一起,相互認識,喝酒吃飯也隨意,喜酒喜酒,喝的就是高興,“喜酒不醉人”😄😄😄

現在不管農村還是市區,都是文明用餐!

菜上來之後,有說有笑,各吃各的,有帶著孩子的,孩子想吃什麼的,大人都會照顧孩子,讓孩子先吃,或者都讓孩子吃。

酒過五巡,菜過五味,吃飽喝足,就是想“打包”折菜的,也得等別人吃完,或者放下筷子。隨口還得問問別人:“你吃完了沒有,看看你想要哪個,你先折菜”!!!商量著來!!

你說的那樣搶菜的,也許真有,但是極少數。這樣人就是去做酒席,也不會有人和他“她”做在一起吃飯,“人怕出名豬怕壯”,臭名遠揚啦!!!


順其AA自然


我是農村的,確實有這樣的。

不過不是搶完放碗裡,是直接拿袋子倒。

村裡人,不想浪費,所以剩菜剩飯要打包收拾帶走,可以理解。我覺得不能浪費這個事不應分村裡城裡。

最不能忍受的人是這樣的:人家還坐在那裡吃飯呢,席還沒散 ,就開始拎著塑料袋四處轉桌子,倒盤子,不僅倒自己桌,旁邊桌也不能倖免。

別人筷子還沒動,盤子就空了,這做的屬實有點過。


T5813



本地資訊依然


酒席一般有喜、喪二種席。特別是喜席在農村更是花樣繁多,有婚嫁席,有孩子抓周席,有孩子滿月席,,有孩子週歲席,有蓋房上樑席,有孩子讀書高升席……

如今農村尚未達到家家富裕,小農思想還很有市場。事實上對花樣繁多的酒席,絕大多數農人早已怨聲載道,本就緊巴巴的經濟條件,礙著鄉里鄉親情面,咬緊牙關、省吃儉用也得出禮參於。臨到自已頭上,又沒一個捨得不辦酒席。因為那是拿回早先付出本錢的不可多得的機會。於是,請客送禮在農村氾濫開來。

農村辦席,一般在自家庭院開席。據我所見,一些參席者猛吃海喝是常事,往往一個菜上桌,三下五去二便見底了。完全不同於幾個好友酒聚,相互間吃菜非常禮尚客氣(喝酒可不帶客氣)。因為村聚大家都是出了禮錢的,有的甚至心中有多少有怨氣,你不窮吃禮錢白花了,你客氣別人可不客氣!但是席後將殘菜帶回自家卻很少見,只有少數悄悄地帶點,也有皮厚的會跟主家言明帶走食物的,不過這些行為會讓鄉親瞧不起。

至於城裡,因我是上海人,就拿上海說。上海也是喜、喪二席,喜席沒農村那麼複雜,也就婚喜一席。至於孩子滿月等等,只要自家願意,自已在家或上飯店開上一席是有的,但是不會廣約親友參於。

婚、喪席間確實極少農村那般狼吞虎嚥搶食現象,看似還是比較“文明”客氣。不過席畢跟農村卻截然相反,稍完整的殘萊,那可是一掃而光~大都打包帶回各自家去了。

原因很簡單,菜都是花了大錢的,看著可惜,你不打包帶走,店家也會當垃圾扔了,更有惡劣店家,會將稍完整的殘萊,拿去加加工,再賣給他人食用。

老漢我本人,便不止一次從酒席後打包紅悶蹄膀,這菜不少人不愛,卻是老漢我最愛,往往席後都蠻完整,只要悉知那桌沒健康問題,都會打包帶回家放冰箱後天享用。最多一回,甚至帶了五隻紅悶蹄膀回家。

不過年青人好面子,不在乎這點小利,在上海吃席老漢還沒見過席後年青人打包往家帶的。當然,年青人上飯店吃飯,將自已吃不完的食物打包還是有的。


魯陽揮弋


這是時代與大環境所賦予的民間辦喜事的吃酒席風氣。這種風氣始於兩千零八九年以後。

城市吃喜酒席者也有,但不多,屬個別婦女類,一棹也就一到二人有此動向。因為城裡人愛面子,講風度,護榮譽,保身份。這個傾向,不在於你家窮富,有沒有吃喝,而是個人心理行為。有些人,一生愛沾光,愛沾小便宜,愛小毛蠔氣,感覺不帶回家點不舒服,好象少很多一樣。所以酒席上才出現瞭如此行為。但城市灑席風氣尚好,大多為文化人,有知識人,有名望人,而大多為有涵養之氣,一般不會這樣小毛蠔氣,丟人顯眼的。即使有個別女人倒菜,理由也大多是回家給貓狗捎一點。

但是,城市酒席到最後,飯菜也從未剩下過。原因是大酒店辦桌,人多而雜亂,客與客,朋與朋,友對友,親戚對親戚等大多不認識,多為生面孔,讓客入席坐位時,誰也不認識,主人又招呼不過來,此時莫名其妙的生人(非親非故,非朋非友等)混入席間冒充客人吃酒者還真是不少。到席快罷時,起身嘴一抿便裝盒煙走人了。等人走了,才知是不是客人。這種吃席人我見的多了。但誰又好意思揭穿呢,這類人大多為市內不務正業的閒雜人員,老少都有。(信不信由您)。而最後菜飯不剩者,除了酒家回收一部分外,大多則被城內扛大鍬的成群的務工者一擁而入,三兩下便會給你倒淨光。我不噴人,這是我多次遇見的現象。

而農村結婚或是吃添小孩吃麵條辦酒席,是民間互相禮尚往來慶賀的緣故。無論哪一家孩子辦喜事,吃麵條,莊鄰,親朋,友人,同學同事和有交情者等,都會隨份子送禮以示友好和祝賀,主人家會選擇某一天酒席待客。這是民間幾千年的民風民俗了,天下普遍如此。

在鄉村,舊社會,解放後,一直到二00八年(約)之前的一兩千年裡,家家辦事待客吃酒席都是在村內鄰居房屋中自辦的。無論颳風或下雨都會風雨無阻。辦事中,有族家男女和莊內關係好的人家共同幫忙,提前兩天,殺豬宰羊,置辦雞鴨魚牛肉,置辦各種蔬菜以備當日之用,聘請廚師幾人。兩口大鍋,兩口小鍋,幾個案子,盆盆勺勺筐筐一大片,人員熱鬧非凡,家家戶戶找八仙方棹幾十張,羅圈椅子(正位用)幾十只,板橙幾十條,馬札幾十個,餐具租來幾十桌的。主人再在莊內外聘請能說會道的文化人(管事人)和會喝酒的能人幾十人來陪客,划拳行令,喝酒吃飯,順當不順當,出事不出事,客人喝好喝不好全在你指揮人和陪客人了。

因為過去吃酒,人們的思想單一,就是慶賀圖高興熱鬧熱鬧,席間拉拉家長,問問裡短,拍拍知心話,認識幾位朋友,多交幾位開心。坐在席間,不圖吃喝,只論友情。客人只怕違禮,陪客只怕不周,總是虛寒問暖,一意殷勤奉承,唯恐陪不好客人給主家丟臉。席間,陪客人陪客有禮。而客人待酒高潮已過,吃飯上紅燒肉時,客人開始用葷盤迴敬陪客二人,以示友好還禮。除此之外,任何人沒有倒菜的邪風。也不雅氣,也不允許,而且也會顯的丟人。

到零幾年後,鄉鎮裡開始有了大酒店(以前為小吃店,小食堂),從那時起,有錢人家辦喜事為了風光講排場,掙面子榮譽,開始離開在家待客而選擇了酒店,也興起了司儀和轎車(以前沒有,解放前大戶有此舉動)。但在那幾年,人們只是在酒房吃席,而並未有倒盤子倒碗的俗氣。也很正規講禮節的。從一0年以後,正式出現了席間倒盤子倒碗的現象。開始輕,慢慢重,一年一個樣,先是女人倒,男人還講風度,可到了這幾年,男人們的這個風度和禮儀也不存在了。大多還帶小孩,八人坐可擠十多人,亂槽槽的,無論稀稠,誰也吃不嘴裡了,那勁頭,那風勢,哎,別提了,有時端盤人還沒站穩,就有人把盤子接下倒了啦。現在的風氣是,吃桌人去前,兜裡先裝幾個食品袋,在帶個碗勺,操的架勢就是去搶桌子裡。誰下手快,誰能回家帶幾袋。到起席時,桌上淨光,一碗稀湯也不會讓它剩下。哎呀呀,真是笑死人了呀。灬灬

象這樣的風氣,怎麼評價呢。你說沒涵養,沒人氣吧,又說不過去,因為人人都這樣了,大多家家也都這樣了。你說是沒文化,沒教養,沒禮儀,不識大體吧,還是人人都這樣了。你說是不知醜恥,丟死人吧,還是人人都這樣啊!

我無語了。


福自福地來wjf


可能在別人看來這樣做不禮貌 但是在我們那裡吃酒很正常 主家會邀請客人全家人一起吃席 我們那裡做席面就是為了熱鬧喜慶 證明你的人緣好家庭條件好 農村也是會攀比的 因為是請的廚師在家裡做席面 採購一般會多預算一兩桌 實際上到場的往往都達不到預算的人 還有就是做席面講究黃道吉日 結果往往同一天要趕幾家吃席 結果最後一家去一個代表有時候人不夠小孩子也做為代表被派出去了 最後主家多出來好多菜 一般就算你不吃的話 席後主家也會將多的菜送給村裡需要的人 因為自家吃不了多少


米米orz


城裡真的沒見過。參加了一次婚宴,做為孃家客人的我們,餓著肚皮回家了,因為婆家客人把飯菜搶光了,竟然還有讓我們孃家人給廚師賞錢這一說,真是奇葩啊,飯沒吃著,還要掏錢買單?這都TM什麼習俗呀?從此一說是農村婚宴我一概不參加了,看不慣!


賢言醉語者


酒,有酒文化。桌,有桌文化。

一般同桌坐的都是關係不錯的、非常熟悉的,如文中所說的,“把菜夾在自己碗裡、吃不完兜著走,”最起碼是沒文化的表現,在則被評為素質差的典範,你前面一走後邊都是用指頭來戳!“這個人沒吃過飯!吝嗇鬼!乞丐一樣!”。


此木君子182


節儉風,光盤風就如一種旋風,到處都是這樣。可能現在人消費變得理智了,不想浪費一點東西,城市也是這,多時尚的女人也會把剩下的飯菜打包,有的人做的還很過,連形象也不講了,能打包的搶著打包,也不知道回去吃或者是拿回去喂貓狗等?無可厚非了。


火起來才是硬道理


這樣的問題雖然有過但是不能決對而論,比盡只有一部分區域會出現吃酒席打包的現象不能代表所有的農村人,這樣的打包人說明他她們所在的區域很貧窮,在平常的生活條件中他她們是很少吃到這樣的飯菜主要是窮的原因並不是所為的習慣,我就是一個農村人也去城市裡參加過婚慶和其他的慶典酒席,城市人為什麼不去打包剩下的飯菜說明他她們家平常的飯菜不比飯局的差,從吃酒席打包剩菜剩飯就能夠看到每個家庭和每個地區的貧富差距。打包剩菜剩飯只能體現出窮與富現實生活根本就不代表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