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水畔品南粵情 榕樹下賞美麗廣東

家長帶孩子在“故鄉水”景點湖邊處賞花。

觀展的小朋友對廣東盆景充滿興趣。

志願者推開嶺南地區特有的趟櫳門,迎接首批遊客到訪。

“我還從未去過廣東,但‘南粵園’內的佈置和美麗景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體驗。下次再來中國,我一定要到廣東看一看。”參觀完北京世園會廣東室外展園南粵園,來自乍得共和國的瓊貝·阿希姆(Djoumbe Achim)告訴記者。

4月29日,廣東展園正式開門迎客,主題分別為“南粵情 故鄉水”與“榕樹下美麗廣東”的室外、室內兩大展園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當天便吸引了上萬名中外遊客入園遊覽。展區以傳統嶺南園林為載體,全方位展示了多彩的嶺南文化與品類豐富的廣東特色展品。

此外,今年室外展園“南粵廣東園”還運用水生態環保新技術維護園區水體,經過該技術處理的“南粵園”湖水變得清澈,與世園會主題“綠色生活,美麗家園”高度契合。

從世園會國際館往中華園藝展示區的方向步行5分鐘,便可抵達“南粵園”。

“這不是廣州西關老屋的趟櫳門嗎?”剛一走進南粵園,不少細心的遊客就發現,即使是在門口不起眼的位置,亦暗藏著設計者的匠心。絲香閣內,一幅潮州木雕十分引人注目,仔細一看,木雕畫面生動還原了整座南粵園的格局佈置。環顧四周,新會葵藝、石灣陶藝、廣式宮燈等嶺南文化符號都在向中外遊客無聲詮釋著嶺南文化之美。

“南粵園”設計項目負責人、廣州園林建築規劃設計院七所所長黎英傑介紹,未來絲香閣內還會有茶道、香道展示,打造色香味俱全的遊覽體驗。在黎英傑看來,從前庭到絲香閣部分,是對嶺南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整個園區的重點部分,“尤其是絲香閣,在一個不算太大的空間內陳列展出多種非遺展品,希望藉此以小見大,向世界傳播嶺南文化。”

從絲香閣一側穿過倚翠廊,一池碧水映入眼簾。登上假山,在蝶翠亭上便可將整片園林的美景盡收眼底。一掛瀑布從假山飛流直下,瀑布下的小花船已成為遊客的“最佳拍照打卡點”。

“小花船實際上也是對廣州春節水上花市的還原。”黎英傑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成長於西關,對嶺南文化十分熟悉。他說:“室外展園的主題為‘南粵情 故鄉水’,我們的設計理念就是希望讓遊客找到在自家庭院休憩時的愜意感受。”

在傳承弘揚嶺南文化的同時,“南粵廣東園”內亦有創新生態技術的身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粵園”採用了先進的生物淨水技術,構建了由有益微生物、有益微藻、有益浮游生物等構成的清水生態系統。“穩定後的系統不僅可以長期保持水體清澈、景觀優美,水體中的魚、蝦、蟲、藻都能各得其所,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效果,與‘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的主題相契合。”

本次世園會還是廣東花卉園藝走向世界的絕佳舞臺。

在中國館的廣東室內展區門口,一株名為“小鳥天堂”的榕樹盆景格外顯眼,據負責廣東展區管理、保養工作的廣東省花卉協會理事李寶華介紹,該榕樹盆景規格為90cm×160cm,為廣東所特有,可謂廣東室內展區的“鎮館之寶”。

走進館內,人頭攢動,盆栽景觀和觀葉植物前參觀的人尤其多,李寶華說,廣東室內展區布展展品共有五大類140多個品種400多盆,是多位園藝大師根據各種天馬行空的構想創作出來。不少到場觀眾都被大師們插花的精湛技藝所折服。

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是傳統的花卉生產大省。近年來我省更逐步實現了花卉生產標準化、產品精品化、經營多元化,花卉園藝產業已成為打造綠色產業、富民產業、美麗產業的典範。

目前,我省花卉苗木生產企業達6752家,佔全國7.92%,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有2065家。我國每年商品盆景出口量超300萬盆,其中就有200多萬盆來自廣東。

南方網全媒體特派記者 黃敘浩 黃進 泠汐 通訊員 林蔭 發自北京

攝影: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石磊

延伸:

北京世園會廣東展園開展

力爭每個景點都有嶺南人文故事

南方網訊(全媒體特派記者/黃進 黃敘浩 泠汐 發自北京)4月29日,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下稱北京世園會)正式開園,副省長許瑞生率隊參加開園儀式並察看了廣東展園,瞭解廣東展園的參展準備情況。

許瑞生指出,北京世園會是由中國政府主辦的A1類世園會,也是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大展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參展工作,各單位精心組織、科學謀劃、協調推進各項參展工作,廣東園極具嶺南特色,通過新會葵藝、潮州木雕、佛山陶瓷等豐富元素展現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全方位展示了南粵風情,這歸功於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志願者的艱辛付出。

許瑞生強調,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的世園會在長城腳下舉辦,長城是古時中華民族抵禦外侵的軍事要道,南粵古驛道是中華民族連通外界的重要通道,兩者互通互補。要將南粵古驛道的元素融入到廣東展園中來,進一步挖掘、弘揚南粵古驛道文化;要組織一批嶺南文化產品進入園區,力爭做到每個景點都有嶺南的人文故事,讓世人深入瞭解嶺南文化;要充分了解參觀者的需求,做好園區服務工作,提升參觀者的滿意度。希望廣東展園在傳播、傳承嶺南文明中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