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投資12億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項目

4月28日,夏津生態旅遊區迎來了東阿縣考察團。考察團此行的目的就是奔著平安湖社區鄉村振興項目而來的。一個項目為何引來外縣市前來學習參觀?

“吸引外縣市來學習的項目就是平安湖東社區建設項目。”參觀現場做彙報的夏津縣生態旅遊區黨工委書記張寧介紹。此項目是該縣與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合作項目,由山東魯坤桑梓公司和魯旺集團、光合集團共同投資12億元建設。建設建築面積305950萬平方米的二層別墅2194套。涉及侯官屯、左堤等7個村5636人,拆遷房屋2180套38.8萬平方米。通過土地增減掛鉤、田園綜合體建設、文化休閒旅遊開發等多種合作方式,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該項目位於所在的生態旅遊區,資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越性。特別是近年來,擁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夏津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德百溫泉度假村兩個國家AAAA級景區。其中,夏津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獲評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黃河文明旅遊線、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國家水利風景區,夏津德百旅遊小鎮榮獲全國最美森林小鎮。但是,由於村莊規劃、建設落後等歷史遺留原因,出現了空心村、髒亂差等現象。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夏津縣通過實施鄉村振興項目,聚力打造集旅遊觀光、果品採摘、休閒娛樂、養生度假於一體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據生態旅遊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姜振華介紹,新社區位於平安湖東側,預留安置區面積900畝,擬建設仿古四合院落,共有5種戶型,分別為100平方米、120平方米、140平方米、120+4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新社區規劃從故道桑田文化氣質入手,設計桑田環繞,十字軸線,四合圍座,組團錯落,街道四通八達,外觀古色古香、內部現代流暢,集中佈置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養老設施,幼兒園,商業和活動中心及多處小廣場,努力打造10分鐘農村生活圈,宜居、宜賞、宜創業。村莊復墾後,將利用騰空土地進一步建設桑產業田園綜合體,發展桑種植、桑加工、桑體驗,繼續擦亮桑品牌,完善配套,提供大量的就業、創業機會,增加村民收入,真正實現“村美民富”。

為快速推進平安湖項目建設,夏津縣政府成立了“夏津縣生態旅遊區美麗村居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態旅遊區,負責統籌協調項目實施有關工作,做好與上級的溝通及各單位之間的協調對接。領導小組至少每週召開一次會議,調度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項目進展,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同時,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了綜合組、規劃組、拆遷組、建設組、安保組、土地保障組六個工作小組,明確了責任單位及分工,確保項目建設紮實推進。

同時,負責項目具體實施的生態旅遊區搶抓機遇,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深入群眾,做深、做透、做實群眾工作。項目初期,他們發放問卷充分調查了群眾的建設意願,戶型選擇、設計、房屋兌換比例等均充分徵集了群眾意願。同時,為每個包村幹部、小組長配備了群眾走訪工作筆記,在具體工作執行之餘,挨家挨戶走訪調研,講解政策。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到了群眾的心坎裡,激發全區幹部群眾參與美麗村居建設的積極性。在紮實開展入戶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旅遊區聯合規劃、國土、住建等部門對擬拆舊村莊、房屋及佔地進行了前期精準測量,並對擬拆舊村莊進行了航拍錄製,留存了全面的現狀影像資料。

通過前期政策宣傳、群眾動員工作深入,截至4月28日,7個村莊已全部開始進行房屋拆遷工作,目前共拆除房屋713處,其中東楊、侯官屯進展迅速,東楊已拆除200處,完成需拆除房屋總數的79.68%;侯官屯已拆除251處,完成需拆除房屋總數的46.92%。侯官屯開始進行《平安湖社區拆遷補償協議書》的簽訂工作,已簽訂140份。

通訊員:王春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