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與“被銬走”的趙醫生,不得不說的故事

歡迎前往關注。

有讀者反覆點名要聽“仁濟醫院專家被警方帶走”這條新聞。

這件事警方已經有通告了,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閱讀,就不佔據我們的篇幅了。

我想聊的並不是該患者是否涉嫌插隊,這個醫生原意是否好心才讓患者插隊,醫生拒絕離開是否因為急著救治剩下的患者,警方傳喚不成,升級為強制傳喚是否必要。

這四個話題都是網友熱議的,我都沒興趣。

因為,非治療引起的醫患矛盾,是可以用技術手段大幅度削減的。而不是耗費這麼多社會資源,反覆的強調好人與爛人,強調如何把爛人變好等等。

做任何事都是要成本的。

我們以前創業的時候,有一句口頭禪。

能不用人做的事情,就千萬不要用人,能不用自己人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外包。

這是任何公司節約成本的法寶。

你明明可以打造自動化測試流程,非要人工黑盒測試;

你明明可以打造量化管理體系,非要增加公司管理人員搞文化培訓;

你明明可以把一件事外包出去,非要設立一個崗位,招人就為了應付這一次的需求。

這些統統是決策者的失誤。

教育,是最貴的事情,因為人本來就很貴,高素質的人更貴,高素質還能去教人的人,就貴上加貴。

為什麼不嘗試下科技手段呢?

我常去看的那家醫院,以往也有排隊難的問題,但最近兩年就特別好。

他們引入了兩套系統,一套是網絡支付,一套是網絡預約與檢測報告查詢。

你先排隊掛號,然後去二樓科室門口排隊,排到了,開檢查單,去一樓付款處排隊,付好錢,再去三樓化驗,拿著單子在報告機上反覆刷,刷到了,去醫生處,確認後診治,開藥,再去一樓排隊,付款,然後拿藥走人。

這套流程有多長且不說,我就問你一個問題:這麼長的流程下,病患遲遲無法離開,醫院哪來這麼多車位?

當醫院無法提供足夠的車位,門診患者滯留時間過長,光是醫院門口就是成天排大隊。排著隊幹嘛呢?等著停車。

門口停車排隊要人去維護秩序吧?維護的人與車主之間容易摩擦吧?

等著排隊付款的患者之間有插隊問題吧,患者之間有摩擦吧?

當大量的患者都聚集在醫院這麼狹小的空間內,遲遲不得離開,醫院每天處理的人流量,就是過飽和的。

地方小,人多,不起摩擦怎麼可能呢?

把你一群兔子關在籠子裡也會打架,何況是人。

那現在是怎麼做的呢:

要看病,打開手機APP約。

上面會告訴你,你預約的號子大概是幾點鐘就診,左右半小時的範圍內。你不用早到,就這個區間即可。

到了之後,自助櫃員機上像機場取登機牌一樣,取了號子就去科室門口等叫號,叫到你就去。

醫生看了要化驗,在刷你市民卡寫病歷的同時,就自動從你的關聯賬戶里扣款成功了。

你只需要去化驗,而化驗報告也會明確告訴你,幾點能取。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離開了。因為手機APP上,可以隨時查詢化驗報告單。

你拍片子,醫生可以直接看到電子版,所有的進度手機上可以查詢。

上午來拍個片子,中午去吃飯看電影,手機APP上會告訴你下午幾點報告出來,你再去就診。

到了時間,去醫生那裡診斷,是打針,是吃藥,還是怎麼辦。

這個體驗怎麼樣?跟你去餐廳預約了一次午餐有區別麼?

還煩躁麼?

當所有人都不聚集在醫院的同時,車位也不緊張了,同一時間內的人流量小了,但醫院每天的接診量反而大大增加了。

醫生和患者雙贏?

其實是三贏,醫院是最大的贏家,減少很多維持管理流程與秩序的人工,接診量反而大增。

是爛人還是好人?是人渣還是良善?現在還重要麼?

這麼舒心,一切時間可控可預計,手機隨時查看,有什麼矛盾?有什麼火氣?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下一句是什麼?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就這麼簡單。

這世上永遠都有爛人,你教不好的,他們總喜歡搞事,不搞就難受。

但你可以設定每個人的徵信系統。

你做的每件事,記錄在案,備份在雲平臺上。你亂報警是吧?沒什麼,查清楚,視頻,檔案,掛在雲平臺上。

用人單位,貸款,投資,開公司,就職,乃至你的子女就學,都可以隨時查詢。

這不屬於隱私,這是你在公共場所的表現。

大到醉駕,鬥毆,留案底,小到插隊,逃票,公交車上騷擾司機,所有在公共場合的表現,都保留在雲平臺上。

這就是一個人的綜合徵信表現,技術已經能實現了,商業正在普及化。

教人最有效的一定是科技,一定不是老師。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做任何事,都不用負責,那總有人管不住自己,但一個人一旦發現自己做的任何事最後都是自己買單,一定會學會管好自己。

讓每個人去管自己,比耗費公共資源要便宜多了。

有讀者覺得,什麼事到我嘴裡,都變得很冷淡,遇見這種情況,難道不該憤慨麼?難道不該跳起來參與某一方,狠狠的痛斥麼?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看了下我的盤面。十年前的今天,我能夠交易的最大額是今天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換言之,我的盤面擴大了一千多倍都不止。

十年。

這裡面有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已經不記得了。

但我能看到數據,看到自己一點點長大,一點點長大。

我們的讀者裡,十年前看過我對著那麼小,那麼小的一丁點的資金盤面,成天操心的人,不會超過5個。

換個時間標杆。

一年前。

一年前我們號的讀者只有幾十個。這幾十個人,看著我每天推一篇,或者兩篇文章,一天一天又一天。

我們今天兩個號有八萬讀者。

也是一千倍。

假如,我是指假如。

假如在過去的十年裡,我每天哭天搶地,像馬景濤一樣每分鐘崩潰十八次。

你覺得,難道市場會向我屈服麼?

我可以像絕大多數散戶一樣,花費十年的光陰去指責市場對我不公平。

可是十年後,市場還是那個市場。

而我,只是老了十年的我。

改變這個社會,就像改變市場一樣,你耗盡所有的情緒,它也不會變化一絲一毫。

但科技就能改變。

我非常高興能看到這麼多碼農,真的用科技改變了生活,真的讓我的醫療體驗變得這麼好。

我也是碼農出身的,看到同行日日夜夜的996改變了世界,真的讓我很感動。

我憑什麼配得上這麼好的服務?這是我每天都在問自己的。

我有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在無謂的抱怨,在無謂的發洩上?

如果有,我就懲罰自己,讓自己痛到再也不敢了為止。

大家都在努力划船,我有什麼資格不劃呢?

我們每個人都管好自己,都儘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往前走一步,這個社會肯定能往前走一步。

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指望有個挑大樑的替自己把自己份內的幹了,那就算等一萬年,也是原地踏步。

有很多讀者在後臺留言,想問我學點什麼。

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資格來教你。

《大學》裡面講了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只是每天吃三頓飯,吃飯前問問自己,新了沒有?進步沒有?有沒有臉吃這碗飯?吃的安心不安心?

我覺得吧,一個人只要每天敢心安理得的吃下三頓飯,那起碼說明你每天很努力、很努力了三次。

一天成長了三次,可以安心了。

歡迎前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