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今早,康美藥業一字跌停,報9.54元/股,封單130萬手,臨近中午收盤前,封單漲到167萬手。公司最新市值474.51億元,再度跌破500億大關。

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與此同時,“15康美債”一度大跌20%,上交所隨後宣佈15康美債交易出現異常波動,盤中臨時停牌。中午11:15分,跌13.16%,報64.20元。

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股債雙殺的滋味,康美藥業有那麼一點點熟悉,上一次發生在2018年10月17日。但今時不同往日,那一天破的是康美藥業千億市值,今天破的是500億。花朵財經(F-Finance)不得不同情投資者,別人家的醫藥企業發年報是期盼未來,康美藥業的20多份年報都在為虛增業績的錯誤尋找藉口。

這回康美藥業的遭遇可不是被“悶殺”,審計機構白紙黑字的保留意見、康美藥業發佈的業績更正報告和年報發佈夜辭職的董秘、證代,似乎都在向市場透露一個信息:你們沒說錯,公司有大問題。

康美藥業拋出的第一個炸彈,是審計機構的三個保留意見基礎。花朵財經讀完後的感覺,這是陪伴康美藥業多年的審計機構修改了很多遍、測試過數輪傷害指數的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基礎有三點,一是證監會對康美藥業涉嫌違法違規信息披露的立案調查還沒結論,不知道會有多大殺傷力;二是康美藥業被關聯方佔用了近89億的資金,不知道這個數準不準確、能收回多少;三是子公司部分在建工程財務資料不全,沒辦法審計。

三個原因看起來都很充分,最大的雷點無非是給關聯方的真金白銀。但這還沒結束。請看康美藥業自己拋出的第二個炸彈。

康美藥業發佈會計差錯更正說明,通過企業自查後,對2017年財務報表進行重述,由於公司核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同時,公司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合併現金流量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多計102.99億元。

康美藥業在A股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市值常年穩坐中醫藥板塊頭排,肯定想得到這些炸彈的震懾力,所以年報發佈當晚,董秘和證代都辭職了。

2017年捅出的窟窿2019年補,所以發年報的時間也只好趕個晚集了。4月29日晚間,也是年報發佈日的最後期限,康美藥業同時發佈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9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0.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47.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10.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50.84%。

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股民們對此的評論當然是一片罵聲,人們普遍覺得不可思議。有網友質問:錯誤數據竟然能達到數百億之多?難道公司財會人員,以及審計機構,全都是精神錯亂者?

而權威媒體,更是直斥康美藥業“財務造假299億”


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4月29日凌晨時分,也是年報發佈日的最後期限,康美同時發佈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

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1,935,623.34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0.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13,518.85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47.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102,099.29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50.84%。

講真,如果沒有2017年299億“盤錯數據”這檔子事,康美的年報業績,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是有心理預期的,甚至——雖然比去年弱了一半,但在多次暴雷、眾多負面事件發生之後,有這樣的業績,簡直是部分股民所稱的“如果真是這樣,簡直是大利好”。

但問題在於,同樣是經過審計的年報,2017年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進行了修訂,變成了鉅額負數。“299億財務造假”疑雲不散,誰敢說2018的年報,就一定是真的呢?

信任危機啊。

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這也是昨夜的會計差錯更正說明帶來的最大問題,許多股民都滿懷疑慮:這份姍姍來遲的2018年度報告,到底是真是假?!

據公開信息報道,監管層近年來加強了對中介機構的嚴格管理,今年1月,證監會宣佈,大信事務所在審計時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為五洋建設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對該報告簽字註冊會計師鍾永和、孫建偉分別採取五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大信事務所責令改正,沒收大信事務所業務收入60萬元,並處以180萬元罰款;此外,對鍾永和、孫建偉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而康美藥業如今所處的環境,與2017年不同,經歷了“網紅”體質的2018,如今的康美堪稱在放大鏡下,因此,有證券分析師據此認為,康美2018年報相對真實,至少,水分肯定不會像2017年報那麼大。

有不少股民認為,康美藥業是前期被各方質疑得太厲害,不解釋說不過去,於是,痛下狠心解釋了自家“存貸雙高、貨幣資金餘額竟接近市值(399億,部分天數超過其市值),大股東質押比例過高”等問題。

“康美可能覺得自己難得實誠了一次,但這完全坐實了外界質疑,宣告了公司的信用破產。”有人如是分析。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一定不會滿意康美藥業用“會計差錯”這個理由來解釋公司虛增業績的原因,不出意外,短期內,年報問詢函一定會到。

而目前投資者們最關心的問題,一是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究竟能否定論,二是如果定性系“財務造假”,是否能向康美髮起集體訴訟索賠。

2018年,康美藥業的股價極盡跌宕,但每次“谷底”都不乏人抄底,尤其是康美的債券,每次大跌,都有一定的反彈力,多位證券分析師、微博、頭條大V稱,這與投資者看到康美有非常充足的現金儲備有關(現金儲備足=還款無憂=債券會漲)。

目前,康美債倒是未出現違約情況,但康美債的持有者們,也已經開始在探討如何索賠。資深證券投資者尹沛峰稱“去年10月因為康美的中藥龍頭身份,以及它充足無比的現金儲備進場,不管康美本次是否被定性財務造假,但客觀上它聲稱具399億的現金資產,對我造成了重大誤導,我一定會討個說法。”

康美藥業上演“股債雙殺”! 中醫藥龍頭終於承認虛增業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