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交警“放管服”持續發力“零距離”服務群眾

貴州交警“放管服”持續發力“零距離”服務群眾

黔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副所長李毅(右二)在自助機上向記者演示選號流程 雙羽/攝

貴州交警“放管服”持續發力“零距離”服務群眾

記者現場釆訪安順車輛管理所查驗員如何查驗車輛過程 雙羽/攝

貴州交警“放管服”持續發力“零距離”服務群眾

黔東南州公安交通管理局副政委兼車管所所長吳濤(右)向記者介紹 雙羽/攝

貴州交警“放管服”持續發力“零距離”服務群眾

貴陽交警支隊西南商貿城車管大廳負責人鄧文躍接受記者釆訪 雙羽/攝

貴州交警“放管服”持續發力“零距離”服務群眾

貴陽交警支隊西南商貿城車管大廳通道式查驗 雙羽/攝


五項措施”群眾辦理業務更便捷

心儀號牌“隨你選”。3月26日起,省公安廳交管局在全省增加小型機動車互聯網選號數量,擴大選號範圍,即自編50個號碼、自選50個號碼。推行小型機動車互聯網選號“100選1”。據統計,僅3月26日至4月10日,群眾通過互聯網辦理小型機動車自編自選號牌3100餘筆,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事故救助“快好省”。4月2日起,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與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中心(人保財險貴州分公司)共同搭建的救助基金申請材料網上流轉平臺正式開始運行,符合救助基金墊付範圍的案件,辦案交警部門可以通過平臺直接將救助基金墊付通知書從網上發送至人保公司救助基金辦理網點,救助基金辦理網點需要核查事故相關資料時,辦案交警部門可以通過平臺將事故資料從網上流轉至辦理網點,群眾申請救助基金,無需在交警隊和救助基金辦理網點之間來回奔波,救助基金申請實現“一站辦”“網上辦”。

保險核查“電子化”。4月12日起,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與省保險行業聯合,對我省已經實現交強險信息聯網核驗的保險公司(目前平安、人保、太平洋、泰康等11家保險公司的數據已導入),由其承保的車輛在辦理機動車登記和申請檢驗合格標誌時,交警部門通過系統核查機動車投保交強險信息,群眾再也無需提交紙質交強險保險憑證。

車管業務“普惠化”。3月中旬,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啟動了省級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專網服務系統建設。專網建成後,銀行、保險、郵政、二手車交易市場、汽車銷售商、汽車回收企業、機動車檢驗機構等社會化機構,可以通過接入專網,代辦機動車註冊登記、轉移登記、抵押/解除抵押登記、註銷登記、核發臨時號牌等交管業務,增加了線下服務網點,最大限度實現交管業務“社會辦”、群眾業務“就近辦”的目標。

目前,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已完成試點市(州)公安局交警支隊的專網搭建和聯網工作,省工商銀行已啟動第一批9個“警銀合作”服務網點,辦理機動車抵押登記和解除抵押登記業務;安順恆信4S店服務站已使用專網系統辦理機動車註冊登記、抵押登記和核發臨時號牌等業務,安順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新版智能查驗系統數據上傳“六合一”平臺正在進行測試。

車駕專服“VIP”。推進車管所進駐產業園區,服務企業發展。全省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交管服務”模式,繼2017年6月成立全國首家行業平臺車管所——貴州省公安廳車輛管理所“互聯網+貨車幫”分所後,貴陽、安順、黔東南等車管所不斷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以“社會辦、就近辦、快捷辦”為目標,相繼進駐轄區具有突出影響力的孟關汽貿城、億豐汽車城、經緯國際汽車城等,就地辦理機動車登記、抵押/解除抵押、核發臨時行駛車號牌、補(換)領機動車牌證、補(換)領機動車駕駛證等業務,大幅度推動了企業與公安交管部門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優勢互補、業務跨界融合,實現了助力企業發展、就近服務群眾的目標。

多渠道延伸形成網狀服務模式

2018年公安交管業務“放管服”實施以來,畢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將車駕管業務的辦理徹底下放,多渠道延伸,形成了點多面廣的網狀服務模式,群眾辦理車駕管業務更加方便快捷。

稅務、醫務隨車“走”,一廳自助。畢節市公安交警部門邀請稅務、醫務部門進駐轄區車管大廳,同時在車管業務大廳配備自助選號機、自助服務終端、自助照相機,在業務窗口配備智能化POS機,客戶一站式繳稅、一站式體檢、一站式照相、電子化繳費,“一站式”服務帶來的高效便捷,讓客戶讚口不絕。

站點靠近百姓,形成67個“服務圈”。拓寬車管業務觸角,服務延伸到百姓家門口,推動車管業務進駐政務中心。2018年4月,畢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交管業務最先進駐政務大廳後,各縣(區)車駕管業務逐步進駐當地政務中心,截至2019年4月9日,在畢節市、縣級公安交管業務已全面進駐政務中心。

此外,畢節市還推動車管業務向企業延伸,建立“警醫郵”“警醫保”等多種警企合作“一站式”模式,開設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實現“就近辦”“便捷辦”。

截至目前,畢節市共建立服務站24家,“警郵”合作代辦網點14家,“警醫郵”合作服務網點14家,“警保郵”合作代辦網點5家,加上全市原有的10個市縣級車管所,全市目前共有67個站點可以辦理車駕管業務,群眾出門即可辦理業務,不排長隊、不耗時、不費力。

警服在哪,業務在哪。在將業務最大限度下放到縣級車管所的基礎上,畢節市嘗試將簡單業務下放到鄉鎮派出所及交警中隊辦理,以方便群眾。

同時,在畢節市、縣兩級公安交警還定期開展“流動車管所”下鄉進村服務,為群眾辦理摩托車駕駛證、摩托車車輛入戶及年檢等業務,“零距離”服務當地群眾。

保險憑證電子化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保險憑證電子化,是貴州省公安廳交管局與保險機構協同共治的舉措,目的在於更好地服務群眾。

貴州省公安廳交管局在推行保險憑證電子化的過程中,多次與貴州保監局以及各保險機構會商,最終於4月11日克服技術難題,打破信息互通瓶頸,完成了保險憑證的電子化。

保險憑證電子化的協同機構,包括人保、太平洋、泰康等11家保險公司,交強險的網絡核驗已經成熟。

原來,使用紙質保險單,過程很繁瑣,按《機動車登記工作規範》要求,機動車辦理註冊登記時,需要提交核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第三聯原件(或複印件)。平時,辦理機動車註冊登記業務時,部分“馬大哈”機動車車主,不是忘帶交強險憑據,就是遺失憑據,或者就是交強險依據信息錯誤。

未推行保險憑證電子化前,對“馬大哈”機動車車主而言,忘帶的需回家帶,遺失或信息錯誤的,需到保險公司打印交強險批單並加蓋公司印章,一來一回,誤時、費力、增加成本。

4月11日推行保險憑證電子化後,交強險信息聯網核驗,為群眾“容缺辦”提供了依據。

推行保險憑證電子化後,忘帶的、遺失的,無需再往返於保險公司與車管所之間,信息錯誤的,也不需到保險公司打印交強險批單,現場由工作人員與保險公司聯繫,通過互通平臺後臺修改數據後,直接就可以辦理註冊登記、核發臨時行駛車號牌、核發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

自4月11日推行保險憑證電子化以來,黔東南州通過聯網核驗交強險信息13915筆,節約了廣大群眾寶貴的時間,為企業營造了優良的營商環境,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以前給新車上牌需要的資料很多,大廳和查驗崗的業務是分開的,來回辦理完需要一天時間,現在好了,就算好多資料沒帶,只要有身份證,也可在網上查詢,節約不少時間,真是太省心了。”前來給新車上牌的張先生說。

“百裡挑一”自主預選車號

黔南州現在正在推行“百裡挑一”,指的是通過“12123”互聯網平臺,車主可為自己名下的新購小型汽車、二手車過戶預選號牌。

“填寫基本信息後,就會有選號的服務說明,通過本人選號手機驗證,車主可以從隨機號碼中選取號牌,也可以自編號牌,與系統比對,最終完成號牌預選,然後再到各個大廳辦理相關業務。”黔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副所長李毅說,“這裡有單獨的號牌製作點,原來需要15個工作日才可以拿到的號牌,現在不用那麼長的時間,當天就可以取到。”

韋賢良是到車輛管理所辦理新車上牌選號業務的客戶。之前,韋賢良打電話到車管所諮詢,知道自己可以自編號牌,來車輛管理所之前,他就在“12123”平臺上預選好了號牌。

“馬上就是17年結婚紀念日了,所選車牌就是結婚紀念日的數字,一直都沒給家裡說,準備回去給家人一個驚喜。” 韋賢良高興的說。

2017年1月1日,安順市車管所進駐億豐公司,借“殼”上“市”實現“雙贏”,群眾方便,企業發展。

安順市億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孫國瓊介紹:“之前,車管所較遠,場地、設備侷限,進駐億豐公司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凡是辦理車輛上牌業務,車主不用下車,僅走流水線,就可迅速把業務辦完。”

車管所進駐企業,整個產業鏈是完整的,對商戶、對消費者、對市場的繁榮都有很大幫助。

“現在太方便了,車主只需到這裡查檔,然後在旁邊繳納交易稅,再去外面通道交資料、照相就可以了,半小時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流程。以前,車主可是來回跑,可能要花上一天時間。”一直辦理二手車過戶業務的民警宋易林說。

“以前,在這裡買車的車主,在這裡是辦不了業務的,要去車管所。”安順恆信汽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文君介紹,“車管所離得遠,不方便。現在,車主不需來回跑,只須在休息區等候,我們就可以全部幫車主辦理,車主只需選個車牌號就行了。”

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4月24日,記者釆訪了貴陽市交警支隊西南商貿城車管服務通道式查驗,現場觀摩了通道式查驗過程。

車管民警鄧文躍介紹:“現在辦理流程只需四步,一是通道式查驗。登記,錄入系統,掃一掃工作人員給你的二維碼,就知道你是在哪個窗口辦理;二是‘兩點一線’辦理。‘兩點’指查驗崗和大廳;三是靜默叫號系統。微信可提示所辦理業務的所有流程;四是‘一窗式’辦理,包括受理、選號、繳費、領取號牌,而在以前,這些都需要由多個窗口辦理。

“另外,貴陽車管所在‘放管服’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便民新措施。一是提前半小時上班;二是免費上牌;三是中午延時辦理業務;四是實行當日辦結制,只要老百姓來了,當日就給辦理完。”鄧文躍說。以前辦理檢驗車輛是“車動人不動”,而現在是“人動車不動”,民警挨個上前查驗,兩分鐘檢驗一臺車,有問題的車輛移到複檢區,不影響其他車輛辦理,一次可查驗40臺車輛。

“真的太快了,原來要15天內才能辦完的,現只要半小時就能辦結,減少了辦事時間。工作人員們的服務態度也很不錯,這項新舉措,讓我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前來辦理業務的車主許先生說。

相關鏈接:

三類情形可申請貴州省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近日,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人保財險貴州省分公司聯合推出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金“一站申請、網上辦結”便民新措施,為三類情形中的交通事故受害人群帶來了“福音”。

關於貴州省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規定,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是政府依法籌集用於墊付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的社會專項基金(其中搶救費用指受害人自接受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喪葬費是指喪葬所必需的遺體運送、停放、冷藏、火化的服務費用,按照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地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確定)。

符合救助基金墊付的三類情形

符合救助基金墊付範圍的有三類情形:1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2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3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

墊付對象包括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除被保險機動車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

救助基金如何申請

今年以來,貴州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與人保財險貴州分公司共同搭建救助基金申請材料網上流轉平臺,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通知書實行網上流轉,群眾可“一站申請、網上辦結”。

凡符合救助基金墊付範圍的案件,辦案交警部門可通過平臺直接將救助基金墊付通知書網上發送至人保公司救助基金辦理網點,救助基金辦理網點需要核查事故相關資料時,辦案交警部門可以通過平臺將事故資料網上流轉至辦理網點,群眾無需在交警隊和救助基金辦理網點之間來回奔波。

救助基金設立的意義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設立,旨在保證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不能按照交強險制度和從侵權人處得到賠償時,可以通過救助基金的救助,獲得及時搶救。

在貴州省人民政府統籌安排下,通過我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2017年11月1日,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正式啟動運行。

目前,我省採取由省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託聘請專業機構負責救助基金日常運營管理,目前網點最多、覆蓋最廣的人保財險貴州省分公司作為我省救助基金管理人,負責救助基金的具體運作。該公司已在全省設置98個救助基金受理網點,覆蓋全省所有縣級以上行政區域,救助基金受理服務電話為“95518轉2”。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墊付案件516件,墊付救助資金1744.68萬元,共有455名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得到及時救助。(文/田 強 雙 羽 韋 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