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不懂的股票不要買

“不得貪勝,是中國圍棋十戒裡面的第一條,對於投資來說也是一樣,先做到不虧錢或者少虧錢,再找機會把存量收益放大,才能最終制勝。”

博時基金研究部總經理王俊在讀完韓國棋手李昌鎬的自傳《不得貪勝》一書後,做出如上感悟。

之所以如此感慨,還需追溯到過去十多年以來A股經歷的幾輪牛熊轉換。歷史表明,無論是恐慌大逃亡,還是波瀾壯闊的牛市,投資者總是表現得如同羊群一般,只知道跟著前面的領頭羊跑,貪婪地尋覓更美味的野草,不管前方有沒有懸崖峭壁。

但這個行業最精彩的地方在於,總會有一些例外。王俊就是其中之一。

亮眼的業績背後,王俊絲毫不敢放鬆。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投資“準繩”:不懂的股票不要買,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投資最重要的事

“恐懼與貪婪是兩個極端,多數時候鐘擺應處於兩極之間,但它在重點停留的時間並不長。唯有對內在價值有堅定的認識,才能當價格偏離價值時,堅持做該做的事。”

這是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的一句話。

這本書對王俊影響頗深。2015年壓力最大的時候,他曾多次翻看此書,並在之後沉澱下來,堅持做自己認為投資中最重要的事:避免偏見、承受風險、均值迴歸。

在均值迴歸的過程中,王俊對人少的地方更感興趣。相反,人多的地方要當心。“這是逆向投資的一部分。因為只要有足夠的價值,人少的地方一定會變成人多的地方;但如果有瑕疵,人多的地方也會變成人少的地方。”

具體到投資決策的制定,王俊會關注三方面因素:股票好不好?股票貴不貴?市場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他表示,投資特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估值上作比較。第一,從風險溢價和股票的估值角度來看,要思考當下環境是否有利於支撐估值。第二,從歷史上來看,估值是怎樣波動和變化的,而這些波動的背後蘊含的行業增長和生意模式的變化是需要清楚的。第三,需要做跨行業的比較。

“我特別享受股票從低於其歷史平均水平到均值迴歸的過程。”王俊表示,他更偏愛那些EPS增長和估值同步提升的股票,並樂意在股票估值較歷史平均水平更低時買入。在他看來,買上市公司EPS的增長或買競爭力的提升,可能短期無法在收入裡體現出來,但長期會有好的收益。

王俊還強調,投資過程中,他的底線是不買看不懂的股票。2015年,有一隻一度成為“股王”後又遭遇“滑鐵盧”的教育股深受投資者熱捧,但王俊最終因為“看不懂”而沒有選擇買入該股。“跑輸市場是能力問題,但單純為了業績跟風買自己不懂的股票,這是在拿客戶利益開玩笑,是職業道德的問題。”

為了保證在投資上的優勢,王俊和他的團隊還會不斷地深入調研上市公司。“我現在在調研中更為關注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對行業發展趨勢和未來商業模式的看法,以及他們的應對之道,而不是關注短期的業績。”

“投資就是一個比較性價比的過程。作為基金經理,核心工作是持續不斷地提升決策質量。”王俊這樣說。

未來的機會

2019年初以來A股上漲,引起眾人關於牛市的想象。王俊認為,目前A股的真正牛市或尚未開始。

“任何一個牛市的到來都需要盈利去支撐,從未來一年來看,經濟的總需求已大概率確定是往下走的,在這過程中,企業的盈利也會受到壓力。從‘寬貨幣’到‘寬信用’角度來看,寬信用在今年1月份已經能確認。但對於經濟的企穩,預計要在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才能確認,屆時若A股在估值上與現在變化不大(滬深300的市盈率在10倍-12倍左右的區間),那時便能確認是牛市開始。”

雖然認為A股短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未來三年,股票或將逐步成長為最好的一類資產,對此,王俊毫不懷疑。

他分析,過去20年股票最大的對手是房地產。然而往後看,房地產或將不再是股票的對手。一方面,房地產投資回報率將逐步走低。從人口的驅動角度來看,新房的需求呈下降趨勢。從購買力角度來看,現在和20年前居民的槓桿水平已經完全不同,購買力無疑將受到影響。此外,從房子未來能帶來的回報角度來看,它的租售比已不具備吸引力。

另一方面,股票優勢將更為凸顯。目前股票估值足夠低,投資環境也在在改善,包括上市公司質量明顯提升、監管對投資者利益保護上升至歷史最重要的水平、越來越多中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第一,價格不貴;第二,質量越來越好;第三,買的人越來越多。”王俊如此概括A股資產的優勢。

因為看好未來三年股票資產的成長性,王俊擬任管理的博時優勢企業3年封閉靈活配置基金,將採用“三年封閉+上市模式”,兼顧長期收益和流動性。

王俊坦言,三年封閉期讓他能以更從容的態度去選擇優勢企業,並儘量賺取較大的阿爾法,還能幫助投資者管住“追漲殺跌”的手。“歷史規律統計,持有時間3年或者4年左右,盈利年化10%概率較大,跟牛熊週期規律基本一致。同時,3年期產品能夠達到盈利概率與產品流動性的較優平衡。”

具體到未來三年A股市場的機會,王俊表示,他將從兩個大的維度去挑選行業和公司。

第一個維度為尋找總量有增長的行業。王俊更看好總量增長來自於海外的公司,在他看來,中國的公司確實需要能夠走到海外。其次,相對於toC,他更加看好toB,邏輯是在經濟慢下來以後,企業會更加註重自身能力和效率的提升,這時候帶來的toB機會比toC大,在toB的行業中他較為看好光伏行業。

第二個維度是尋找競爭結構有改善的行業,例如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車)、文娛、傳統制造業全球佈局等。“不過,我們關注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競爭格局,但不對特定行業做任何偏好取捨,歸根結底還是要自下而上地選擇優勢個股。”

本文源自經濟觀察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