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的條件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能做些什麼?華為與他們是什麼關係?

Peterxia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是中國的三大通信運營商,負責5G網絡的規劃、建設、維護,以及網絡的運營工作。

移動通信,包括2/3/4/5G,都是必須有相關的牌照才可以建設以及對外提供業務,在中國,這些通信業的牌照只有三大運營商擁有,未來可能廣電是第四家擁有5G牌照的運營商。

華為是通信製造業企業,可以提供全套的5G解決方案,提供5G組網需要的設備,以及技術支持工作。

華為是全球第一大的通信製造業企業,擁有通信業的全產品線。可以生產的產品基本涉及到運營商需要的全部的通信設備類產品。在5G組網之中,華為是可以提供5G組網需要的全部的設備,包括無線接入網、無線承載網、無線核心網,以及邊緣計算等設備。

和華為一樣擁有5G組網的設備提供能力的還包括中興、諾基亞、愛立信、思科、三星、信科(大唐和烽火合併)。

現在中國三大運營商的5G設備的預計採購對象是包括中興、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信科。

中國的三大運營商的現網設備中,基本上現在70%以上的設備都是華為、中興、信科的設備,現在國內的愛立信和諾基亞的份額在不斷的減少之中。

從現在的局面來看,可能在未來的5G組網的採購中,國產的設備的比例達到80%左右,份額更高了,華為的設備採購已經接近一半,中興大概佔到20%左右。

信科的設備基站類的佔比不高,不過烽火的傳輸設備還是有不少的,基站加傳輸的佔比也可能達到接近10%。

在5G時代,和以前的2/3/4G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華為做為設備商,會更多的參與到三大運營商的具體運營之中。

5G和以往的2/3/4G最大的不同,就是應用的對象的不同。

傳統的2/3/4G其實主要的用戶是個人,運營商對個人的業務就是賣卡,設備商把設備賣給的運營商之後,組網完成後,不再參與到業務的運營之中,但是5G時代這種情況將會改變。

5G之中有三大應用場景,主要面對的是垂直行業應用。

而三大運營商提供的業務也將是"定製化"的業務,而不僅僅是賣卡,這次變成了賣"服務",而很顯然的是,以現在運營商的技術實力而言,具體的"服務"的提供,也需要設備廠家深度的參與。比如說,華為提供的全套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遠程醫療解決方案""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等。

換句話說,由於5G對於運營商提供的更高的要求,運營商很難獨立滿足,所以5G時代,是運營商和設備商和一起去"運營5G網絡"。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5G時代,美國跳出來使勁的打壓中國的中興和華為等通信設備商的原因,就是5G時代設備商將更加深入到具體的網絡運營之中。

總而言之,5G時代,華為不僅僅是5G網絡設備的提供商,也是要協助運營商進行5G網絡運營的"助理運營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華為與運營商的關係,有點類似建築商與開發商的關係:

  • 建築商幫助開發商把房子建設好,然後開發商賣給消費者。

  • 華為幫助運營商建設好5G網絡,運營商通過網絡運營,向我們收費。

華為幫助運營商構建5G網絡需要用的軟硬件包含但不限於:

  • 組網解決方案。

  • 通信基站。

  • 通信傳送網絡。

  • 通信核心網絡。

  • 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等硬件。

  • 套餐計費軟件。

  • 網絡運營維護服務

……


手機功能科普


像當年搞4g一樣嗎?實惠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