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餘下的錢,定投高分紅股票投資,可行嗎?

網農斌哥


好吧,我覺得樓主您是中了“財務自由”的毒,傳說中的“財務自由”哪有那麼好實現啊,怎麼也要等用於投資的金額在千萬級別吧。

您這每個月2千的定投,十年本金才有24萬,即便每年有15%的複合增長率,十年下來也還不到50萬吧。

上證紅利基金,從成立以來的收益率是146.64%,中證紅利成立以來的收益率是211.32%。這基本上投資的就是A股分紅比較高的公司的基金,應該會比普通投資者個人去選股更靠譜一些。


再有A股2018年的分紅情況。

看分紅總金額,比較慷慨的是中國平安,分紅總額高達314.42億元,不過它利潤高,所以現金分紅比例大約在29.27%左右。

另外,2018年雙匯發展、伊利股份分紅力度不減,兩公司分紅總額分別為47.84億元、42.5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為97.35%、66.07%。其中,雙匯一直是維持很高的分紅比例,不過也有人認為它已經淪為母公司的現金奶牛了。

還有比如華寶股份“擬10派40元”的分紅計劃,甚至引起監管關注。華寶股份利潤11.76億元,分紅24.64億元,遠高於利潤總額。華寶股份是去年新上市的,這樣操作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畢竟,持股一年以上,分紅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對大股東來說,能省下來很高的一筆銀子。所以,很容易會認為是大股東在變現套現。


高分紅的股票是不是好股票,還需要看分紅的持續性,大股東分紅的真實意圖,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如果分紅完後企業資金狀況變差,也沒錢再用於企業未來發展,那高分紅的公司也不見得是好公司。


所以,其實樓主想選一隻高分紅的股票做定投,可能也會有一定風險。除非樓主能經過重重選擇後,找到一隻未來發展也會很不錯,能一直維持高分紅的股票。

也因此,一般定投也會傾向於推薦定投基金,這樣比選股票要更安全一些,畢竟,基金買的是一籃子的上市公司,一家上市公司有問題,其它的不會,可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總之,開始存錢做投資,這個想法是很好的,理財這事是越早開始越好。不過,剛開始不要對收益有過高的期望值,也應該儘可能參與風險相對低一些的投資方式。


康愉子


定投做法可行

你的題目說明中說:“在3000點以下,每個月定投。”不錯,策略是對的。

我認為,A股在一個長期向上的通道內震盪,通道下沿的斜率超過5%/年,不算2007、2015的大牛,那麼現在中位線的位置在3150~3200左右,通道振幅±25%左右。

定投時,你在中位線以下定投,在中位線以上減持,那麼總體上應該是賺的。

如果在細緻點,再設置兩條線,中位線上下各15%(圖中沒畫出)。

下跌到中位線以下-15%時,再開始定投;定投到中位線以上15%停止;

當指數從上漲趨勢中拐頭向下,如果指數超過了中位線回頭,則全部贖回;如果沒超過中位線回頭,則只是停止定投。

定投不能實現財務自由

你在題目說明中說:“想實現財務自由,在3000點以下……”我想說的是,這種定投思想,是理財思想,不能發大財,只能改善生活。也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不能實現財務自由。

筆者以前的悟空問答中寫過類似內容,財務自由的目標是很高的,一般人的理財道路中,只有少數人最後能實現財務自由,而且還要低標準的。真正財務自由需要用創業,或者冒一定險的投資和投機方式。

財務自由需要理財收益超越日常消費,假設日常消費你定的標準是每年10w;或者再降低標準,認為平時工資至少能夠保證一部分,則理財收益目標就降低到6w。假設理財收益的水平的每年8%,但其中4%需要回到本金中,以應對貨幣貶值,則你的實際年收益僅4%。

6w/4%=150w

150w的如何能夠實現呢?僅僅用每月2000多元的速度是無法實現的。

如果用更高的收益來解決基礎本金,比如,將理財水平提高到20%,其中8%提取出來消費,12%用來追加本金。那麼這意味著你的理財不太安全,已經是需要大量精力去做,同時還有風險可能會遇到,實際上這已經是職業股民的做法了。那麼,

你需要的本金是: 6w/8%=75w

假設當下有本金20w,每年追加投資2.5w,則7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理財本金有75w。

題目說明中說:“在3000點一下,每個月餘下兩千塊錢購買高分紅的股票,幾年之後達到,分紅的錢頂上自己的工資。”

實際上這是一種傻瓜式理財方式,(這裡不是貶義,傻瓜理財,是指不過多投入精力的理財方式。),但是傻瓜理財的收益率不可能太高,否則就不是傻瓜理財。合適定投的收益接近年化12%。

挑選標的

上面說明,如果用小錢還能實現財務自由,是需要賺大點的錢的,否則始終無法實現財務自由。因此,定投的方式需要調整。

高分紅股票,其實多數是白馬股和權重股,所以,定投它們與定投滬深300指數基金,或者價值投資基金差不多。可以看看滬深300指數走勢和紅利ETF走勢,基本上重合,甚至300指數還略好點。

所以,挑選高分紅股票的思想是不太合適的。

推薦方式改一下,改用定投穩健成長的白馬股,比如格力電器、上海機場、恆瑞醫藥、伊利股份等等。這些白馬股,總體走勢年化超越20%

如果還想找漲幅更大的,那麼你考慮投資成長股。找高成長的偏小的股票,一般年化可達40%。只是這種股票需要自己去找,不像白馬股耳熟能詳。而且,高成長股往往有概率,也許幾隻股中,有幾種不漲反跌。所以,做高成長股需要的功夫要比白馬股多多了。

真正賺的多的是熱點股,但這個肯定不能用傻瓜模式來做。必須天天研究,否則你不會吃到肉,反而吃麵。


海螺008


每月結餘的錢,定投高分紅的股票投資可不可行,答案是可以的,但有一定的風險。

例如方大炭素,方大特鋼,哈藥股份等,這類企業分紅率是高,但由於缺乏競爭力,有的企業大股東純粹就是掏空上市公司才做出的高分紅,這類企業買入並持有了,收益不高,有的甚至會虧損,你看上他的分紅,他看上你的本金就是此理。

但選擇格力 雙匯,伊利等大企業,風險較小,獲取分紅的同時也可以獲得企業發展的紅利,一舉兩得。

無論是哪種投資,都要長期堅持,時間跨度越長,收益越高。


清風挽故友


大盤在3000點以下,每個月餘下2000塊錢,想要實現財富自由,幾年之後抵得上自己的工資,這個是自己的預計算的收益還是哪個公司跟你講的。你怎麼知道幾年之後分紅能夠抵得上你工資?

股市本來就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沒有那麼確定的收益,同樣從技術面來看的話,大盤在3000以下去投資股票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大盤跌倒3000以下,那麼下方空間更大,這個時候過去就是當韭菜,沒必要!

股市投資應該是自己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術知識,然後以小倉位練習,慢慢資金加大!


話融點金Mr楊


首先,我不知道你每個月會餘下多少錢,其次,我不知道你對股市的瞭解深度有多深。

所以,單純從長期定投的角度上來說,我個人更建議你購入指數型基金,如果可以把購入基金的種類分在中國A股及美國股市上則更好。

建議原因如下。

你每個月都能有剩餘的資本金,說明你的基本生活保障不錯,在很好的覆蓋工作和學習的同時,說不定你還有第二份額外的收入,如果這一切是建立在有房有車的基礎上則更好。

但你想把錢投在分紅型股票,而不是在民間尋找小的投資項目,說明你對生意及投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也就代表了你對投資的抗風險能力其實較弱,在你的心中應該是穩健帶著一點點激進的想法。

面對這個情況,如果你手上的餘錢較多,可以分散投在兩隻甚至更多隻的指數型基金上的話,無論是從中長期的收益,還是從風險抵抗的角度上來講,都會對更加合適。

祝好運!


裸奔熊貓


可行。

首先,目前的A股不是牛市,不存在整體性的估值泡沫,對於高分紅的優質股,還是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其次,你的身份和提問的內容表明,你本人是具備投資能力和風險意識的,符合餘錢投資、閒錢投資,對於選股也有基本的認識和大方向的理性選擇;

最後,金融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證券市場有一定的概率會接手房地產成為中國的資金蓄水池,未來A股存在較大的想象空間。

因此,現在,餘錢閒錢,定投,高分紅的股票(優質股),可行。


曹櫱


首先得說,您的這種方式有些類似定投操作。理論中是比較可行的,也是我經常建議散戶投資者採用的策略之一。不過這裡我們應當注意幾個問題,也是散戶投資者比較愛犯的幾個錯誤。

由於目前我國股市中充斥著大量的虛假信息,使得廣大投資者深受其害。其中之一便是所謂的高比例分紅和高送轉。

首先,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高比例分紅或者高送轉的股票很多都存在高估。上證3000點以下,的確存在低估的優質標的,其中不乏有高比例分紅的優質標的。但同樣也存在已經嚴重高估的高比例分紅標的。甚至在2440點時,大範圍的低估時,也同樣存在這樣的標的。其實,高分紅通常是主力資金亦或大股東為出貨給散戶投資者們準備的糖衣炮彈。這一點是我們需要仔細甄別的。

其次,我們必須知道,高分紅企業不一定都是優秀的企業。我們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很多虧損企業也同樣存在高比例分紅,目的也是為了吸引投資者。

同樣,我們也應該知道,一年的高分紅不代表長期的高分紅。同理,單純一年的企業盈利高增長,並不能說明企業長期穩定的增長。這一點我在給出投資者建議時,往往建議大家採用年評論法來計算企業市盈率等數據。這樣可以有效規避掉一些不良用心企業為美飾企業報表而採用的會計手段。

所以,您在3000點向下購買股票,而且是追隨持續走低而採用定投方式這一點我還是比較贊同的。不過,在購買之前一定要仔細甄別目標標的的質地。分紅是我們投資某一標的時的參考指標之一,但絕不可作為唯一的購買條件。否則即便是定投這種優秀的投資方式也同樣會面臨鉅額虧損。


醜鑑人生by


可行,本人對股票不懂。


周豬仙早起跑步記


那得看其本人有沒有耐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