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山川網:當你上網查看關於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的相關內容時,撲面而來的角色,似乎永遠都是那幾個。前些年是北上廣深,近些年話題寬度略放大了些,但是絕大多數的熱門討論內容,也基本都集中在Top20城之內。

參考中國近300個地級市的總量,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如何變化,人們的目光,始終都是集中於頭部地區的。這些地區由於各領域的活躍與繁榮,從來都不缺乏創造吸引眼球新聞的能力。

伴隨著近日山東省2019年一季度GDP數據的公佈,2019年一季度GDP總量的頭部五省,基本經濟數據已經全部公佈。作為四月份結束和五一假期前的最後一篇推文,我們不妨關注下頭部省份在2019一季度的經濟開年表現。

為了方便大家直觀瞭解,本文會以圖表為主,文字為輔的形式進行展現。


2016~2019年一季度粵蘇魯浙豫GDP數據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想要更好的瞭解頭部五省(粵蘇魯浙豫)今年一季度的經濟表現,我們需要把參考區間放得更大一些,我將2016~2019年四年間五省的一季度GDP數據體量及增長情況,重新制表如下——

2016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58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803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59510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90214億元,增長7.6%。以2015年價格計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為9851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億元。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6年一季度時,頭部五省經濟體量兩兩之間的差值依次分別是:粵蘇763.24億元、蘇魯1594.2億元、魯浙5558.8億元、浙豫1071.74億元。

2017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806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654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70005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24億元,增長7.7%。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7年一季度時,頭部五省經濟體量兩兩之間的差值依次分別是:粵蘇615.45億元、蘇魯2169.3億元、魯浙6101.3億元、浙豫1159.78億元。

2018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987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04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77451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112428億元,增長7.5%。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8年一季度時,頭部五省經濟體量兩兩之間的差值依次分別是:粵蘇611.99億元、蘇魯2192.7億元、魯浙7209.6億元、浙豫1080億元。

2019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回落0.4和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769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8234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22317億元,增長7.0%。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9年一季度時,頭部五省經濟體量兩兩之間的差值依次分別是:粵蘇1002.98億元、蘇魯2706.39億元、魯浙7093.4億元、浙豫1444.95億元。

我們重點比較2016年一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兩個時間節點時,頭部五省兩兩間的GDP體量差值——

粵蘇:從763.24億元到1002.98億元,差值擴大239.74億元;

蘇魯:從1594.2億元到2706.39億元,差值擴大1112.19億元;

魯浙:從5558.8億元到7093.4億元,差值擴大1534.6億元;

浙豫:從1071.74億元到1444.95億元,差值擴大373.21億元。

原來媒體上一直在討論的粵蘇兩強爭霸,經濟體量差距被逐年拉開背後,事實上是蘇魯、魯浙、浙豫之間的差距都在擴大。哪怕是體量排名靠後的省份增速上能夠快上1個甚至2個百分點,但是依舊無法在短期內實現排名上的超越,這就是基量的可怕之處。

某種程度上,區域經濟基量(區域醫療、教育、交通、基建資源均如此)和人類社會的社會階層狀態高度相似。


2016~2019年一季度粵蘇魯浙分省GDP數據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6~2019年四年間,廣東省一季度GDP總量分別為:17272.24億元、19438.05億元、21705.29億元、23886.77億元。

佔比同期全國一季度GDP總量比值依次為:10.90%、10.76%、10.92%、11.18%。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6~2019年四年間,江蘇省一季度GDP總量分別為:16509億元、18822.6億元、21093.3億元、22883.79億元。佔比同期全國一季度GDP總量比值依次為:10.41%、10.42%、10.61%、10.72%。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6~2019年四年間,山東省一季度GDP總量分別為:14914.8億元、16653.3億元、18900.6億元、20177.4億元。佔比同期全國一季度GDP總量比值依次為:9.41%、9.22%、9.51%、9.45%。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2016~2019年四年間,浙江省一季度GDP總量分別為:9356億元、10552億元、11691億元、13084億元。佔比同期全國一季度GDP總量比值依次為:5.90%、5.84%、5.88%、6.13%。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為什麼要把頭部省份過去四年曆年各省佔比全國同期總量的份額計算出來呢?為了解答一個問題:過去幾年一些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速很快,個別地區連續數年兩位數增長,這給了一些朋友某種錯覺:中國的整體區域經濟格局,是不是要變天了?

上面的數據一出,我想大家應該能夠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一些的認知。頭部省份經濟增速的確是在連年放緩,但與此同時頭部省份經濟體量佔比全國同期總體量的份額大方向上卻是在不斷上升的。

分省來看,廣東省四年經濟體量佔比全國份額從10.90%上升至11.18%,江蘇省四年經濟體量佔比全國份額從10.41%上升至10.72%,浙江省四年經濟體量佔比全國份額從5.90%上升至6.13%。

即使是在2019年一季度GDP增速出現大幅下滑的山東省,如果把觀察時間線拉長到四年時間,區域GDP佔比全國份額還是從9.41%上升至9.45%。

換而言之,在過去的四年間(2016年一季度~2019年一季度),中國頭部四省(粵蘇魯浙)GDP佔比全國總量的比值,從36.62%上升至37.48%,份額提升了0.86%。而按照粵蘇浙分屬中國唯二世界級城市群的身份,這一比值未來繼續提升的概率仍較大。

而按照2018年中國GDP總量已經突破90萬億的總體規模來看,哪怕1%的份額,也有9萬億GDP,這差不多也是一個江蘇省的年度經濟總體量。


2016~2019年一季度粵蘇魯浙分省GDP走勢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那麼從2016年到2019年四年間,最受大家關注的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省,各自的經濟增長趨勢是怎樣的呢?為了方便大家視覺上的比較,我將四省的柱狀(歷年一季度GDP)和折線(同比增速)標尺進行了統一,這樣大家看到的四省變化圖像幅度差異,便更具參考性。

事實上,宏觀經濟的走勢情況,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大家公認經濟形勢較為艱難和複雜的一年。對應到宏觀的國家或省份整體經濟增長,同樣是非常匹配的。

頭部四省中,廣東和山東的四年經濟走勢比較接近。都是在2017年一季度GDP增速達到階段高峰後,2018年和2019年兩年連續下滑。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江蘇省的增速走勢相對特殊一些,是2016年一季度達到階段GDP增速高峰後,2017年和2018年增速保持一致,2019年隨大趨勢一併穩定下滑外。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上文中我們有講到山東近四年GDP增長趨勢的相似性,同時兩省之間也存在差異性:廣東的GDP增速下滑曲線相對平緩,山東的下滑曲線則較為急促。

2016~2018年三年間,廣東省的增速回落情況是從7.8%到6.6%,同期山東省的增速回落情況則是從7.7%到5.5%。相比廣東省兩年回落1.2個百分點,山東省兩年回落2.2個百分點顯然呈現在圖表上就會有“速跌”的觀感。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而頭部四省中,最值得大家關注,也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還是要數浙江。

首先是在2016年一季度到2017年一季度這個區間,相比鄰省江蘇增速從8.3%大幅回落到7.1%,浙江保持了從7.2%到8.0%的繼續上行。

其次是在2017年一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廣東、山東二省GDP增速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浙江同期僅回落0.6個百分點。

最後到了廣東、江蘇、山東三省經濟增速均明顯下滑的2019年一季度,浙江更是率先實現了反彈,季度GDP增速從7.4%回彈到了7.7%。領先同期廣東、江蘇超過1個百分點,山東超過2個百分點。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民營經濟與數字經濟,兩大中國當下最具創造力的經濟發動機,在浙江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


2016~2019年一季度粵蘇魯浙蘇GDP增速對比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當然,真正想要一目瞭然地對比頭部四省在過去四年的經濟增長趨勢,我們還是要把四省過去四年一季度GDP增速數據放置到同一表格中進行比對。


2016~2019年一季度,頭部省份(粵蘇魯浙)GDP增長趨勢變化


如何來形容過去四年間,頭部四省粵蘇浙魯經濟增速的變化情況呢?就是第一第二越來越像,第三第四越來越不像。

廣東和江蘇兩省在2016年一季度和2017年一季度兩個時間點上,出現了階段性的背離狀態。但是到了2018年一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兩省的經濟增速變化趨勢變得高度接近。

如果我們再參考廣東、江蘇兩省2018年年度的GDP總量,我們並不難得出,兩省已經進入經濟發展相對成熟期的結論。成熟對應的,就是趨於穩定。

再結合過去幾年間廣東、江蘇的年度GDP增速、常住人口增量、產業結構、城市群結構等數據,我們還能夠對另外一件事情感受愈發明顯:廣東和江蘇之間的排名,未來將在較長的時間內,穩定在當下的格局。顯然,這個結果並不是一個讓大家能夠感到興奮的事情,因為大家更熱衷於看到第一第二名“你追我趕”的局面,而非兩者之間“一成不變”。但現實,有時候的確顯得有些不夠有趣。

但慶幸的是,第三第四之間還算頗有看點。當然了,和常住人口已經過億的山東省相比,常住人口尚不足6000萬的浙江省顯然不可能在經濟總量上短期內真正威脅到山東。但是,浙江身上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顯然也從來都不僅限於總量,其質量與變量,才是最為引人注目的。

見微知著,在廣東生活的這段時間內,工作原因接觸到一些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目前中國的黨務政務交流中,廣東與浙江之間的交互是非常明顯的,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兩者在制度和管理創新上,有非常多相似的點。兩省的改革創新意識都走在全國各省中的最前端,這就像是尖子生想要進一步提升成績,務必就得像同級別尖子生學習一樣。比如在廣東想做一個新事物不知道拿誰做參考時,第一個想到的往往就是浙江。

說到這裡,五一假期在即,對於不知道去哪兒出遊的朋友。我倒是有個建議:如果你偏愛歷史人文,那麼北京和江蘇是你的首選;而如果你想要充分感受商業與創新的魅力,那麼浙江和廣東不容你錯過。

最後,想說一點我個人關於山東省2019年一季度GDP增速5.5%的看法:不要孤立地把這個數字單獨拿來討論,因為上海市一季度的增速也僅有5.7%,兩地季度GDP增速都明顯低於全國均值(6.4%),顯然我們並不能由此就得出上海經濟出現重大問題的結論。

一季度並不能夠代表全年,很多省份都存在這個問題,一年中各季度經濟增速差異較明顯的情況。所以無論是山東還是上海,起碼要等到2019經濟年報出來後,討論才根據參考性。

其次是如果我們就是要討論某省市某季度的經濟數據,也就是說時間區間被明顯壓縮之後,那麼起碼也要把時間軸拉長些,比如今天我們的討論就是把時間軸拉長到了四年(正好和時間區間縮小四倍對應),這樣才能夠使得結果更具思考性與延伸性。

數據歸根結底是工具,使用、分析和解讀它,還是要更為科學與全面方式方法。不能站在數據的孤點上,狹隘地看單點數據。

最後,祝大家五一節日快樂。在情況允許的前提下,多出門走走。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真的太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