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揚青春 百年逐夢——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暨第十四屆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側記


激揚青春 百年逐夢——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暨第十四屆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側記


頒獎典禮現場

激揚青春 百年逐夢——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暨第十四屆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側記


採訪十大傑出青年紀文君

五四的激情,鼓舞著一百年青春的腳步。五四的火炬,燃燒著一百年青春的豪邁。當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全市青年以無比激動的心情迎來了一個青春的盛會。4月28日晚,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團市委、榆林青年聯合會、榆林傳媒中心主辦的“激揚青春·百年逐夢——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暨第十四屆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在傳媒中心1號演播廳隆重舉行。當天,“第十四屆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名單、“第十四榆林市屆傑出青年提名獎獲得者”名單出爐。

行業代表:矢志不渝艱苦奮鬥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榆林市第二醫院神經外科有一位拆彈專家,他的戰場是大腦,任務對象是顱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不同於常規外科手術的刀光劍影的手術,是要在極為縝密的顱內血管中操作,執行這項手術的就是二院神經外科博士紀文軍,他擔任著榆林市神經介入學會主委。

基於精湛的醫術,紀文軍在遇到各種情況緊急的病人時,總能準確快速地做出判斷,並且成功完成手術。顱內動脈瘤在業內被稱為不定時炸彈,而紀文軍的日常工作就是各種拆彈,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醫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搏鬥。目前紀文軍已經獨立完成全腦血管造影1800餘例,血管內神經介入手術300多例,顱腦腫瘤切除腦出血微創500餘例,將神經介入,神經內鏡等神經外科微創技術成功引入我市,並順利開展。捧著第十四屆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的獎盃,紀文軍坦言:“目前,神經科這個領域在我市才剛開始佈局,今後會組建‘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實現臨床、教學、科研方面的總體提升。希望將來有機會與世界先進技術接軌,在未來五到十年,使我市這一學科再上新臺階,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國家級別的診療水平。”

以“道不論遐邇不聞不至、事不分鉅細不為不成”為工作準則的人民教師關豔,不斷向傳統的工藝方法提出挑戰、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煉油廠技術員李延鵬、長期堅持在一線開展農業科學研究工作的王孟等各行各業有志青年,他們用矢志不渝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斷鍛鍊頑強的意志,不斷修煉高尚的品格,成為了他們行業傑出的代表。

創業青年:敢闖敢拼不負青春

這個新時代,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關鍵時代。當代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

長期以來,煤炭外運一直是困擾榆林的一大難題,也是長期佔據折大偉內心的一大難題。偶然的機會受“找鋼網”的啟發,折大偉意識到發展產業互聯網是打破榆林煤炭運輸困局的良策,且前景光明。於是,一個構建大宗商品智慧供應鏈體系的構思在他心中誕生了。2014年年底,折大偉毅然放棄百萬年薪,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榆林創業,專注做 “信息化+大宗物流”服務。

創業之初,折大偉和團隊,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時間,卻沒有取得意料的進展。彷徨、失落,甚至絕望,一度在他內心盤踞不去……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堅持不懈的創新進取和攻堅克難,他的公司終於在榆林大宗商品物流領域開始崛起,逐漸獲得行業內外的一致認可。2016年,公司於與陝西煤炭交易中心和榆林煤炭交易市場達成產略合作,並加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道路貨運分會。2017年獲批交通部首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

折大偉滿懷信心地說:“按照我的規劃設想,未來公司將積極推行多式聯運新模式,實現大宗商品物流人、車、戶、倉、錢等生產要素的全面貫通和車輛消費市場的綜合搭建,致力於大宗商品的流通領域的降本增效,促進互聯網與物流的深度融合。”

以為群眾解除病痛為己任,志願服務鄉村患者受到患者普遍讚譽的民營醫院院長何玉濤,他們滿懷激情,去拼去闖去奮鬥,不負青春,也拼出了美好。

基層幹部:全心全意服務百姓

在建設美好家園的大軍中,榆林青年將個人的理想融入火熱的社會實踐,紮根基層,任勞任怨,他們是離人民最近的公僕,他們是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青年。

馮家峁村山大溝深,嚴重缺水,村裡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群眾收入極低。榆神工業區監察局副局長王強,於2014年至今任橫山區高鎮馮家峁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扶貧入村後,王強首先選實配強了村兩委班子,確立了以強化村級組織建設為基礎,精準扶貧為抓手,改善基礎設施、發展主導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的工作思路,並積極爭取各方惠民項目資金1100餘萬元,高質量打造文化廣場、標準化衛生室和村級陣地。

如今,馮家峁村家家戶戶實現了淨化自來水和穩定廉價的直供電,通訊基站、廣電、電信寬帶全面貫通。通過“八個一批”項目實施,全面落實了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在冊貧困戶降至3戶3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降至現在的2‰。為讓脫貧的群眾不再返貧,王強邀請專家把脈馮家峁特色農業,併到河北安國等地實地考察,確定了發展中草藥遠志種植加工產業。2017年王強被評為市級優秀第一書記,2015、2016、2017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優秀公務員並記三等功一次,工作隊也獲得橫山區優秀駐村工作隊。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短暫的,我希望在扶貧路上,我能用青春踐行我們黨讓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王強的話鏗鏘有力。

走在新時代的大道上,青年逐夢奮鬥的加油吶喊尤為響亮。正以百倍努力朝著群眾致富、鄉村振興目標努力的村黨支部書記王亞軍,用火一樣的熱情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的人民公僕王小康等,他們擁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和選擇去施展才智,為民服務。

頒獎典禮上,這些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青年,感染了每一位在聲觀眾,他們勤於學習,勇於實踐,用頑強奮鬥、自強不息為大美榆林添磚加瓦,在他們的身上,奮鬥是青春最厚重的色彩,辛勤努力是精彩人生永恆的主題。(來源:榆林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