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坑了烏克蘭?為何今日的烏克蘭在國際社會上如此尷尬?

靜夜史


從表面上來看,讓烏克蘭陷入今天這種貧窮,動盪個支離破粹地步的就是現任總統波羅申科,誠然,波羅申科在位期間,肆意挑釁俄羅斯的權威是造成國家分裂的一個重要因素,貪汙腐敗為一己私利罔顧國民死活,是導致烏克蘭淪為歐洲最貧窮國家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說烏克蘭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這種糟糕得地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波羅申科錯誤的對外政策,以及在其位不謀其職所造成的一種必然結果。

但是,這僅僅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其實,烏克蘭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的這種可悲下場,波羅申科只是前臺的小丑,真正的幕後操縱者就是美國。實際上,美國之所以在烏克蘭挑起顏色革命,扶植波羅申科上臺,本身就是在將烏克蘭打造成為一個反俄前線的炮灰。

很顯然,波羅申科所有的反俄極端政策,本身都是在替美國歐洲戰略服務的,美國利用烏克蘭收回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基地,以及挑起刻赤海峽衝突事件,主要就是在利用烏克蘭要

切斷俄羅斯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以及為美國在東歐駐軍提供藉口。就是這種結果直接導致烏克蘭失去克里米亞,以及東部頓巴斯地區戰火長期燃燒。

跟坑爹的是,美國一直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其實就是為了避免與俄羅斯發生正面衝突,畢竟,一旦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國,美國就有義務在烏克蘭遭到攻擊的時候提供軍事保護,相反,在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的情況下,即便是俄羅斯兼併了克里米亞,美國也有一萬個理由袖手旁觀而不用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了。這等於就是說,美國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在為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以及挑起烏克蘭內戰打開方便之門。

因此,烏克蘭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的這種可悲下場,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於,烏克蘭就是一條不屬於美國軍事保護範圍內的看家狗,既要死心塌地為美國遏制俄羅斯戰略賣命,又無法享受美國軍事保護的待遇,加之波羅申科對民生經濟的不作為,因此才造成今天烏克蘭支離破碎,以及貧窮動盪的結果。







行走在雲端上的人


按理說應該是烏克蘭人自己坑了自己,可是烏克蘭人也有他們的堅持和難處。事情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並不是烏克蘭人想變成這樣,他們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
烏克蘭人對俄羅斯其實是充滿仇恨的,縱觀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歷史,它們之間有被佔領、被殖民、甚至被壓榨的經歷。尤其是在前蘇聯時期,為了發展工業化趕英超美,烏克蘭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現在的烏克蘭人之所以沒有天然氣,就是因為在前蘇聯時期自家的天然氣被俄羅斯開採供應莫斯科,以及賣給歐洲賺外匯了。烏克蘭一直是歐洲的糧倉,但是在前蘇聯時期,每到收穫的季節,蘇聯高層就派來收糧隊,他們挖地三尺連農民的種子都收走,造成百萬人餓死的烏克蘭的大饑荒。

當時前蘇聯在烏克蘭東部產煤產鋼的地方就地建立煤礦企業和鋼鐵廠,然後再建造船廠和發電廠,把它們作為前蘇聯工業化的一部分。而廠裡的工人很多就來自俄羅斯,那些工人又帶來了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因此烏克蘭東部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俄羅斯,這也是東烏克蘭非常親俄的原因。

烏克蘭西部的人非常渴望遠離俄羅斯加入歐盟,希望在歐盟那個俱樂部裡過上好日子。但是東烏克蘭人跟俄羅斯不分彼此,日常交流都是俄語,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說烏克蘭語。這種東西之間的巨大差別,造成了烏克蘭的東西分裂。
當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非常想立刻離開俄羅斯,過上自己獨立的生活,想投奔歐洲而去。但是它自己內部東西烏克蘭之間的民族對立和分裂情緒很嚴重。如果總統來自西部,想帶領大家加入歐盟的話,東烏克蘭就不樂意;如果總統來自東部,政策親俄的話,西烏克蘭人就不樂意。多年來,烏克蘭的內政一直這樣混亂的狀態。

2014年克里米亞變成俄羅斯的領土,以及東烏克蘭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武裝割據,自封為獨立的共和國和烏克蘭政府對抗,都是那種東西分裂的大環境下才發生的。

可是,烏克蘭是和俄羅斯接壤的國家,如果它加入歐盟甚至北約的話,那麼北約的勢力範圍就會擴張到俄羅斯的家門口,這是俄羅斯打死都不會同意的事情,為了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不惜付出戰爭。因為這個原因,歐盟和北約其實也不太樂意接受烏克蘭。
綜合以上這些因素,烏克蘭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內部分裂嚴重、外部不左不右,處境非常尷尬。

局勢君


誰坑了烏克蘭?這個還用問嗎?當然是俄羅斯了。如果沒有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俄羅斯族人再鬧再起義也絕對打不過烏克蘭政府軍,烏克蘭治國治軍再爛,但它的軍隊坦克能開的以千輛計,各種能發射的大炮以萬門計,還有各種能飛的軍用飛機。就算親俄起義軍再勇敢,面對這樣的烏克蘭軍隊,只有被屠殺的份,毫無反抗之力。

2014年6月,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上臺後對親俄起義軍展開軍事行動,起義軍打一仗輸一仗,被政府軍打得抱頭鼠竄,喪師失地。起義軍守一城丟一城,屢次出戰都痛哭流涕乞求俄羅斯救援,首府頓涅茨克市和盧甘斯克市皆被烏政府軍攻破,若不是顧及平民傷亡,烏政府軍早把親俄起義軍統統扔進糞坑了,還“獨立建國”個毛線。

2014年8月中旬,俄軍終於行動了,換裝入烏作戰,重創兵力分佈被俄軍掌握一清二楚的烏克蘭政府軍。換裝俄軍又於2015年初再次打敗烏克蘭政府軍,幫助親俄起義軍奪得頓涅茨克州東南部和盧甘斯克州南部接近兩萬平方公里的地盤。

誰坑了烏克蘭,若不是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很快就收拾親俄叛亂勢力,不管是克里米亞還是頓巴斯,沒有俄羅斯出兵幫助,想脫離烏克蘭純屬天方夜譚。

烏克蘭今日在國際社會上尷尬,當然是外國勢力干涉。原南聯盟塞爾維亞尷尬是因為北約飛機的狂轟濫炸,利比亞卡扎菲尷尬是因為法國、美國飛機的狂轟濫炸,伊拉克薩達姆的尷尬是因為美英等國軍隊殺了進來……。同樣,烏克蘭的尷尬,當然是俄羅斯出兵干涉。

當然,歐洲尷尬的也不止烏克蘭,肅清內亂易,抵抗外國入侵難。



豐都判官33號


烏克蘭現在在國際上地位如此尷尬,主要原因是從前蘇聯解體獨立出來後,沒有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尤其是街頭革命起家的政治寡頭,直接將烏克蘭帶入了親西方、反俄的立場上,加上政治寡頭只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沒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前蘇聯留下來的軍工基礎設施都無法得到繼承,遺失殆盡,而人才又各種流失,直接導致烏克蘭如今連一個過關的坦克都無法制造!

其他的基本上都有人分析過了,但是有一點:英武不認同所謂的是烏克蘭被俄羅斯帶到了溝裡的說法。

別的不說,從尤先科,亞才紐克,菠蘿申科,季莫申科,這幾個政治寡頭輪番上陣,完全不顧及烏克蘭的基礎,直接開始快步倒向西方,而且還將自己的軍工企業和人才都流失殆盡。前段時間有一個烏克蘭功臣——大飛機的首席工程師,在街頭直接被社會混混給打了!你說,這樣的國家,對於軍工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功臣,就這樣對待,還有希望嗎?

事實上,美國才是利用顏色革命挑起事端,扶植波羅申科上臺,活活將烏克蘭打造成了反俄的最前線!說白了,波羅申科在去年的刻赤海峽衝突中,就被美國蠱惑的,最終卻成為了炮灰!


英武


誰坑了烏克蘭?要知道烏克蘭在蘇聯邦中,是數一數二的加盟共和國。赫魯曉夫曾是頓巴斯礦工出身,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時把克里米亞送給了烏克蘭,以慶祝俄烏結盟300年,但禮尚往來,為什麼不讓烏克蘭把基輔送給俄羅斯表示慶祝呢?蘇聯有15個加盟共和國,聯合國成立時,斯大林堅持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單獨加入聯合國,理由是這三個加盟共和國為二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什麼斯大林不讓格魯吉亞單獨入聯合國?斯大林可是格魯吉亞人。僅此就可以看出,烏克蘭在前蘇聯的地位是不受岐視而受重視的。


造成烏克蘭今天這樣的狀況,應該說是蘇聯的解體,解體後的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是沒方向的國家,兩國都想得到西方世界的垂愛,只不過烏克蘭的步子太快了,很快把自己“脫了個精光”。俄羅斯出了個葉利欽,烏克蘭出了個庫奇馬,兩個人都把自己國家帶入了“寡頭時代”,但葉利欽選了普京這麼一個接班人,而使俄羅斯“軟著陸”,而庫奇馬善於“騎牆術”,誰也不支持,卻讓美國趁機介入,把烏克蘭帶入動盪不安。美國在烏克蘭的選舉中派了近百名街頭“革命”的顧問,讓“橙色革命”在烏克蘭成功,關魔鬼的瓶蓋從此被打開,十多年來,烏克蘭的政壇上演的就是鬼魅魍魎。


烏克蘭的東部緊靠俄羅斯,烏克蘭的西部緊靠波蘭。靠俄羅斯的親俄羅斯,靠波蘭的想入歐盟。從歷史上講,烏克蘭的西部和波蘭有一定的緣由:同為斯拉夫人,疆域在歷史長河中也有更迭。波蘭曾經被滅國,大部分土地是被普魯士佔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波蘭復國後,除了割去德國的大量土地,又開始借帝國主義武裝干涉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時,佔領了俄羅斯的一些土地。當時蘇俄革命剛剛成功,力量還弱,只得吃點虧。但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波蘭自然就得把“欠下的帳”還了。時過境遷,蘇聯解體,緊靠波蘭的地方,民粹分子的力量就大些。再加上這些地方受到加入歐盟的鼓惑,離心力就大了些。那麼,究竟是誰坑了烏克蘭呢?我們只能說,是瓶子裡放出來的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