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各地“炒雞”大比拼,未完待續,歡迎補充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精妙絕倫。在中國的各大菜系中,魯菜以其特有的傳統做法並加之與當地飲食文化的巧妙結合,品相莊重而味道醇厚;當然,山東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樣繁多,讓人垂涎欲滴、欲罷而不能。

魯菜中有很多經典大菜,比如九轉大腸,亦或是蔥爆海參。但是在山東老百姓的飲食觀念裡,無雞不成席,但凡宴請貴客或者朋友家中小聚,雞總會是一道少不了的大菜,各種炒雞更是受到廣泛歡迎。

山東各地“炒雞”大比拼,未完待續,歡迎補充

1、萊蕪炒雞。萊蕪炒雞是山東萊蕪當地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魯菜系列。萊蕪人宴請賓客時,對雞頗為青睞,寓有大吉大利之意,並且雞的吃法名目繁多,也是頗為講究。萊蕪炒雞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有近40年的炒制歷史,某些當地炒雞也已漸漸打出名氣。萊蕪炒雞一般採用散養的優質萊蕪黑公雞為主要食材,悉心加工後,色澤紅潤、味美而醇香,吃後總有意猶未盡之感。另外,這道菜很關鍵的一點是在配料中放入了泰沂山脈特有的紅袍花椒,此花椒麻辣而味香,與當地黑公雞巧妙搭配、相得益彰。

山東各地“炒雞”大比拼,未完待續,歡迎補充

2、臨沂蒙陰光棍雞。光棍雞所選食材為本地散養公雞,雞齡1年左右,公雞中的戰鬥機。臨沂蒙陰光棍雞的特點是,醬油用的是當地農家散裝的醬油,當地的做法是儘量不放鹽,只放鹹度夠大的醬油。這樣的做法原因有二:一是為了突出雞的爽嫩,加了鹽的雞塊煸炒時多少會使肉質發緊;第二點,農家散裝醬油製作過程中很少放各類添加劑,醬油本身就帶有濃濃的豆香,出鍋後,包裹在雞塊外面的一層汁液會非常的鮮美。現在好多做蒙陰光棍雞的店家,都是將灶臺和桌子合二為一了,見下圖。

山東各地“炒雞”大比拼,未完待續,歡迎補充

3、棗莊辣子雞。棗莊辣子雞起源於山東省棗莊地區,有“中國辣子雞之鄉”之稱。棗莊辣子雞秉承了魯菜最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鹹鮮的口味,加之名叫“一窩蜂”的辣椒,自成炒雞中的一派。這種辣椒叫做“一窩蜂”,盛果期長達6-7個月,表面含有皺褶,形如蜂窩。這個辣椒在別處是見不到的,是由棗莊地區農科所的研究人員引進別地品種,經過很多年雜交改造而成的。此辣椒微辣,所含水分少,香郁脆爽,且皮肉相連,用這種辣椒做辣子雞,正是這道菜的靈魂。

山東各地“炒雞”大比拼,未完待續,歡迎補充

4、微山湖地鍋雞。微山湖地鍋雞起源於山東微山縣,最初的做法是由湖上的漁民所創。關於起源是有這樣一種說法:因為很多湖裡的漁民要整日生活在船上,船上的條件不好,所以漁民在做飯時,就用泥做一小泥爐,爐上置一口鐵鍋,下面用乾柴生火。做菜的同時,將和好的麵餅順帶著貼在了鍋邊,等到菜做好了,麵餅也熟透了,有菜有飯,甚是方便。另外,地鍋菜裡面的汁液熬到一定的程度,味道非常鮮美,餅借菜味,菜借餅香,這是這道菜最大的特點。據說微山湖當地人頗愛吃喝,在吃喝上很講究,這道菜在當地很受歡迎。

山東各地“炒雞”大比拼,未完待續,歡迎補充

5、蒙山炒雞。這道菜選取的是當地的蒙山紅公雞。上好的食材往往不需要複雜的後期加工,因為吃的就是食材本來的味道,燉雞也不例外。燉這樣的散養的老公雞,吃的就是雞的原味,所以能不用的調料儘量不用,這是蒙山紅公雞的最大特點。當然醬油是少不了的。醬油最好買那種最普通的農家自制的散裝醬油,一個是基本上不含什麼添加劑,最主要的就是這種醬油醬香味要小一些,不掩蓋雞的味道,最能突出散養雞的原汁原味。

山東各地“炒雞”大比拼,未完待續,歡迎補充

歡迎各位吃貨們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